2013年9月16日🧝🏼,意昂体育平台城市與環境學院博士生王少鵬等人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PNAS)在線發表關於生物多樣性方面的研究成果,論文題目為“Why abundant tropical tree species are phylogenetically old”。
生物多樣性格局與機製是生態學研究的核心議題。群落中性理論基於種化和種群漂變對物種多樣性的格局作出了定量解釋,因而受到生態學界的極大關註。中性理論在統一框架下探討生態與進化過程對多樣性格局的影響👱🏽♀️,但以往研究大多只關註生態尺度,對宏觀進化格局的研究較少。王少鵬等人基於物種譜系年齡與多度關系,對中性理論進行了分析檢驗。理論分析表明,在不同種化模式下,中性群落中物種年齡與其種群大小(個體數量)呈負相關或無相關。然而🤚🏽,巴拿馬地區530個熱帶樹種的譜系年齡和種群大小呈顯著的正相關🤴🏼🏊🏼♀️,從而否定了中性理論的預測。為此🥈,該研究引入種化速率的種間差異,對中性模型進行了理論擴展。在擴展模型中👰🏼♀️,種化速率低的物種在群落演化中體現出相對優勢,因而具有較大的種群🧃。這最終導致物種年齡與種群大小呈現正相關,從而對經驗格局給出了機製解釋。
上述成果在線發表在最近的PNAS上(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3/09/12/1314992110)🔷。 該論文的作者為王少鵬、Anping Chen、方精雲和Steve Pacala。王少鵬是意昂体育城市與環境學院方精雲教授的博士生📹, Anping Chen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Steve Pacala教授的博士後,也是城市與環境學院的畢業生。
此外,王少鵬等還基於上述擴展模型對群落平均種化速率的演化格局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由於低種化速率的物種具有競爭優勢,平均種化速率在群落演化過程中呈逐漸衰減趨勢💂🏽🏄🏽♀️。這一預測與古生物化石數據所呈現的格局相吻合🚵🏿。其研究結果也於近日發表在著名的生態與進化雜誌American Naturalist上🧟♀️。(http://www.jstor.org/stable/full/10.1086/671184)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留學基金等資助👨🏽🚀。
巴拿馬地區530個熱帶樹種譜系年齡與多度的關系
編輯🦯:戴昊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