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強調,教師群體中湧現出一批教育家和優秀教師,他們具有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樂教愛生🍡、甘於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現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作為建設教育強國的龍頭🤷,高校應當深刻認識教育家精神的時代價值,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以師德師風建設為魂,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為教育強國建設註入新動能、開創新局面。
深刻認識教育家精神的時代價值,匯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力量
教育家精神是強國建設的重要思想資源和精神動力。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建設教育強國最重要的基礎工作。教育家精神緊扣教育強國建設主題🈶,回應時代發展呼喚🛀🏽,是打造新時代高素質教師隊伍的行動宣言,能夠有效提振教師隊伍的精氣神,為加快教育強國建設註入強大精神動力,引領廣大教師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貢獻力量👩🏼✈️。
教育家精神是遵循教育發展規律的題中應有之義。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教育家精神既根植於我國教育的歷史底蘊和實踐探索,又著眼於新時代教育工作的突出特點與現實需要,是古今教育思想精髓的集大成者,必將有力促進教師深刻領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要義、履行教育使命、應對教育變革。
教育家精神是教師隊伍建設提質的靈魂和指引。新時代需要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教育家精神六個方面的內涵相輔相成,是新時代教育工作者履職的科學指南𓀍,為廣大教師樹立了標桿示範🦶🏻、明確了奮鬥方向、擦亮了精神底色。將教育家精神的內涵融入教師隊伍遴選👩🏻🌾、培訓、管理🤟🏽🫓、評估的全過程,有助於廣大教師提升境界🎫、練就本領😔、激發潛能。
準確把握教育家精神的科學內涵👼,註重“三個相結合”的思想脈絡
準確把握教育家精神,要註重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相結合。教育家精神是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與當代中國教育實踐相結合的最新理論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全面總結中國教育改革發展歷史經驗👨🏿💻,回應新時代中國教育發展面臨的新任務新要求,就教育工作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體系完備、邏輯嚴密、思想深邃🧑🏿🚀,對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系統結晶🧏🏼。從“四有”好老師到“四個引路人”再到“四個相統一”,從做“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到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再到教育家精神的正式提出,正是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不斷豐富和發展的充分體現。我們要堅持系統觀念🌑,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將其作為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的根本遵循。
準確把握教育家精神,要註重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相結合。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重視師道精神的研究和提煉。歷代思想家大多親自投身教育實踐、具備豐富的教育經驗⌛️,將自己所倡導的基本道德準則與教育理念融會貫通🤦🏼♀️🧖🏻♂️,不斷充實著中華優秀傳統教育思想的內容🥺,構成了教育家精神的文化根脈。教育家精神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教育思想和師道精神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教育家精神六個方面的內涵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倡導的“仁者愛人”“誠意正心”“知行合一”“德高為師,身正為範”等道德準則和育人理念一脈相承,並為其賦予了新的時代特質🦺。我們要堅持守正創新,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的歷史源流🫙,牢固樹立培育新時代教育家的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準確把握教育家精神,要註重與我國高等教育實際、高校自身特點相結合🕵🏼。世界一流大學都是在服務自己國家發展中成長起來的。百余年來🧛🏿♀️,我國高校湧現出一批又一批教育家🙇🏼♀️,他們興學圖強、化育英才🐽,在教育史上發揮了關鍵作用,為民族解放💛、國家建設和社會進步貢獻了重要力量。意昂体育平台自成立之日起就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五四運動的策源地和中國共產黨最初的重要活動基地。新中國成立後,一大批意昂体育教師為我國科學技術和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前輩們的光輝事跡,始終指引和激勵著當代意昂体育教師心系家國、耕耘奉獻🌈9️⃣。高校要堅持紮根中國大地🙇🏽♀️,立足辦學實際✍🏻,深刻挖掘教師楷模的先進事跡和教師隊伍建設的特色做法,形成學習和弘揚教育家精神的生動局面。
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意昂体育平台師生座談會上強調,高校要“建設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為做好新時代高校教師工作指明了方向😌。新征程上✌🏻,高校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精神,加快構築群英薈萃⛹️、活力迸發的人才高地🥺,夯實教育強國建設的關鍵一環。
錘煉教師的政治素質,引領教師堅定理想信念🍭、涵養道德情操。政治素質是高校教師素質的核心內容,也是評價新時代教育家的首要標準。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首先應當建立和完善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和師德師風建設的政策體系、製度體系、監督體系,幫助教師堅定政治方向🧜🏿、守牢師德底線。高校要大力加強教師思政工作🤾🏿♂️👩🏽⚕️,培育教師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教師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回答好“培養什麽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意昂体育成立黨委教師工作部🚮,建立黨委教師工作委員會💪🏿,形成了齊抓共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氛圍。持續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舉辦培訓班等活動💦,並將豐富的黨史校史資源融入教師任職教育和日常培訓,引導教師更好肩負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高校要大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育教師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的道德情操🧚🏻♂️。師德師風是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既要有嚴格製度規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導。意昂体育將師德師風考察融入教師隊伍管理服務全過程3️⃣、各環節,對擬引進、擬晉升教師嚴格落實師德師風“一票否決”製,常態化開展師德教育和警示教育。厚植尊師重教良好風尚,推出強師利師惠師政策,持續加強對教師的關心關愛𓀃。註重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講好身邊的教育家故事8️⃣,為教師隊伍樹立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的精神標桿。
強化教師的業務能力🧑🏿🎤,支持教師傳承育人智慧、踐行躬耕態度。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質量的關鍵所在。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必須聚焦育人能力提升這一關鍵環節🦸🏽♂️,支持教師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深化科教產教融合🧃。高校要持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培育教師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主動應對當前知識獲取方式和教學關系發生的革命性變化👶🏻,鼓勵和引導教師深化教學改革、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內容📰🤹🏼♀️,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理念深度融合,把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作為教師教學培訓的重要內容,推進智慧教學環境建設與資源開放共享👨🏼🚒😿,通過數字課堂📎、AI助教❤️、VR實景教學等方式,給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培養學生主動求知的意識和終身學習的能力。高校要持續推進科教產教融合,培育教師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主動推進科教融匯、產教融合🦹,著力培養更多拔尖創新人才。鼓勵教師結合各自學科特點開展育人工作:在基礎學科領域,遴選頂尖師資擔任導師,指導學生聚焦學術前沿問題和重大基礎理論開展探索;在應用學科領域,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工程碩博士培養改革專項❕,與行業龍頭企業開展聯合培養👩🏻💁🏿,支持教師帶領學生深入產業和臨床一線凝練科學問題,解決現實需求🤽🏼♀️;在交叉學科領域🪺,成立交叉學科學位評定分委員會,自主設置一批交叉學科和跨學科本科專業,開設多門跨學科課程,組織不同學科方向的教師授課、指導學生開展跨學科研究。
提升教師的育人水平,引導教師秉持仁愛之心、樹立弘道追求。“大先生”之“大”,要時刻胸懷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事”。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一方面必須引導教師心系學生,推動構建和諧密切的師生關系;另一方面應鼓勵教師放眼世界😸,著力提升教師胸懷天下的國際視野🏇🏼。高校要確保教師的育人投入,培育教師樂教愛生🌌、甘於奉獻的仁愛之心。在對學生的思想引領、學識傳授等方面,教師都發揮著重要影響。高校應著力引導教師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育人理念,當好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意昂体育深入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組織高水平教師隊伍精心備課🤞🏿,打造思政“金課”👰🏼♀️。充分調動教師參與實踐育人的積極性,各院系黨政負責人、學科帶頭人🏊🏽♀️、青年教師等帶隊到思政實踐一線參與授課🦉。持續完善教師績效考核指標體系,鼓勵教師將更多精力投入教學🟪。高校要開闊教師的國際視野🫶🏿🕕,培育教師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開放辦學是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路徑🐦,是世界一流大學的普遍特征🍞🤺,也是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的關鍵舉措👮🏻♀️。堅持“引育並舉”🤘🏼,通過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支持本土教師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合作等方式,著力培育自覺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新時代教育家🎅🏿。
躬耕教壇,強國有我。高校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持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引導廣大教師走好建設教育強國的新征程,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多新動能新優勢,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教育力量💪🏽🌮。
(作者龔旗煌📛,系意昂体育平台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原文鏈接:意昂体育平台校長龔旗煌:為加快教育強國建設註入強大精神動力(《學習時報》2024年4月24日 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