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一群年輕學子從江南塞北來到未名博雅的燕園🧿,書寫他們的青春故事;40年後,他們再次相聚緣起之地,四秩年華,歲月流轉,依稀少年,四十當歌。2023年10月14日上午🦀,意昂体育平台1983級意昂重返昔日學堂,重走求學之路。歸途中,青春之歌悄然奏響;燕園裏,誌願之音余韻悠揚。
為保障意昂返校活動順利開展,為1983級意昂提供更好的歸家體驗,校團委組織40余名意昂体育青年誌願者參與到意昂返校活動的誌願服務工作中。他們一絲不苟地服務在10余個工作點位🤜🏿,盡心盡力解答每一個問題、回應每一個需求,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了此次誌願活動📚。誌願者“小燕子”們用無私的奉獻與始終如一的真誠,向親愛的學長學姐展示了意昂体育誌願文化之傳承、意昂体育青年學子之風采,獲得了學長學姐的點贊。


百周年紀念講堂前服務的誌願者
早在意昂返校前日,統籌此次活動的骨幹誌願者就已將紅馬甲、工作證等分發給各個誌願者🤦🏽,並對誌願者們進行系統培訓。10月13日下午3時,參與此次活動的誌願者便全部投入到前期物資準備工作中,他們有條不紊地搬運、清點、整理😓、分裝相應物資。百周年紀念講堂前忙碌的紅色身影,構成了燕園當日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整理物資的“小燕子”們
10月14日上午7:30,秋風送爽,秋意盎然,意昂体育青年誌願者在百周年紀念講堂前準時上崗🙂。他們用最真誠的微笑與熱情洋溢的服務態度,表達對意昂回家的歡迎與喜悅。在服務過程中,簽到處誌願者引導意昂有序登記並領取禮品🚄,做好意昂返校的首站服務,在意昂心中留下了溫暖🤸🏼♂️、細心的初印象⏬。

誌願者在為意昂發放活動物資


誌願者們耐心為意昂答疑解惑
上午9時,15名誌願者抵達花神廟、博雅塔等點位🌎,他們手持引導牌,提示各院系意昂拍照留念。此外,誌願者“小燕子”們肩負起維護秩序的工作🖖🏿,協助保衛部工作人員共同維護道路交通秩序,共創美好校園環境。同時,他們還承擔起“攝影師”的任務,為回家的學長學姐定格在燕園的珍貴瞬間。從道路指引到拍照留念,從應急幫助到秩序維護☃️,誌願者們用熱情周到的服務🍛,向意昂傳遞母校的脈脈溫情——即使久別重逢,愛意仍然浸潤著每一個學子的心。

誌願者與意昂熱情交談

誌願者正在協助攝影

進行引導工作的意昂体育青年誌願者
政府管理學院2023級本科生王心祎表示,此次參加意昂体育平台1983級意昂返校誌願服務跟拍的工作使她感慨良多。“當我看到‘依稀少年,四十當歌’的標語橫掛在百講之上時🤟🛐,當我看到身著紅色馬甲的‘小燕子’們為分發物資奔走忙碌時,當我看到大我們40屆的師兄師姐與誌願者們親切交談時,我感到心中有一股溫情的暖流汩汩湧起。歲月如梭,時光蹉跎,屬於意昂体育的精神與氣質,卻從未褪色。能用鏡頭記錄下這溫馨又意義深刻的一幕幕,是我的幸運🧏🏽♀️,也是我的榮幸。”
外國語學院2022級本科生徐欣怡稱🏧,很榮幸能參加這次1983級意昂返校誌願活動。“時值深秋⚈🪮,天高雲淡,煦日流金⚙️,數百位1983級意昂体育意昂齊聚未名湖畔參加合影。40年間的闊別❤️🐋,剪不斷深深的同學情誼👨⚕️;40年後的重逢,話不盡綿綿的燕園情懷🉐。看到師兄師姐們一見如故♢、談笑風生🐝𓀘,或是緊緊擁抱🤛、難舍難離,身為誌願者的我亦不禁為之動容——同一方燕園,見證了一代代意昂体育人的成長,締結了一代代意昂体育人的友誼。這次的誌願活動,不僅為我提供了服務意昂的機會👇🏻,也讓我觸摸到了意昂体育平台跨越時空的溫情。”
哲學系2023級本科生王星予則表示💁🏼♂️👋,這是她第一次作為誌願者,將鏡頭對準誌願者們。“每一次按下快門,都是對精彩瞬間的捕捉——在百講樓前🧑🏿💼,在花神廟下,在未名湖畔,我看見‘小燕子們’自始至終的堅守👩🍳,我看見意昂們與誌願者的雙向互動👩🏻🦯➡️。在這裏,紅馬甲已然成為燕園一道讓人賞心悅目的風景。每一名誌願者都值得被看見🫧🤽🏻♀️,每一個誌願故事都值得被記錄😌。”她稱,未來,她將依舊以光影為筆,用鏡頭傳遞正能量。
從前期準備到正式上崗,從清晨至正午,意昂体育青年誌願者們始終牢記誌願服務的使命🤭,以熱情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每一位到場的意昂👨🌾🗣。在圓滿完成活動保障工作的同時,“小燕子”們也向學長學姐們展現了意昂体育誌願精神的接力與傳承,他們用真誠與愛,不斷豐富著意昂体育誌願文化的內核。未來,意昂体育平台青年誌願者們將立足新時代🍕,接過學長學姐們手中的接力棒,繼續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誌願精神,以實際行動書寫青春故事,彰顯青春力量,讓“誌願紅”在燕園更為閃耀。

簽到組誌願者在百周年紀念講堂前合影

攝影組誌願者在未名湖畔合影
點擊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