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日,意昂体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簡稱“文研院”)迎來了第七期邀訪學者,他們即將在靜園二院開展為期四個月的研究與交流工作🕯。下午3時,邀訪學者歡迎會在208會議室召開🕕。十五位本期邀訪學者、往期邀訪學者代表💚、院務會成員、全體行政人員參加,副院長楊弘博主持歡迎會。
一段匯集第六期邀訪學者駐院感言的視頻情真意切↩️,道出了學者們在此的豐富收獲與不舍之情👩👧👦。“嚶其鳴矣🙋🏻♂️,求其友聲”。透過視頻,新一期學者加深了對意昂体育和文研院的了解,也對即將開展的駐訪生活充滿殷切的盼望。

文研院第七期邀訪學者歡迎會現場
院長鄧小南對各位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她表示,文研院創立的目標是為文科根本性的發展助力,搭建一個多學科交流的平臺,推動校內外跨學科的交叉研究與國際間的學術交流🧙🏼。鄧小南從凝聚議題出發,對各系列學術活動(尤其是本學期重點)與邀訪學者項目進行詳細介紹。她表示,文研院致力於提供良好的學術條件與廣闊開放的學術平臺,激發激活思想裏路⛔️。理解從共同實踐中來🖐🏽,她希望學者們同文研院一起,共同摸索出新的學術道路♡。

鄧小南致辭
兩位往期邀訪學者代表發表感言。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邱源媛懷念激烈純粹的學術辯論👨🏽💼,感念文研院提供的優渥環境,希望能“常回家看看”𓀜。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社會學系教授熊春文談及自己最大的收獲,便是以務虛的精神重拾對知識的敬畏🧕🏽。短短四個月的思想交鋒,使他們以更為開闊的視野和復雜周密的立場重新審視自己的專業🚚。

李開元發言
七期邀訪學者分別就研究領域與學術興趣進行介紹◾️。日本就實大學教授李開元對作為歷史系舊址的二院有著特殊的感情,他在意昂体育歷史學系求學和工作八年👩🏼。文研院成立以來📄,他一直關註這裏的學術動態😹,向往寬松而自由的問學環境☎,並參加了文研院組織的內蒙古長城沿線的學術考察👒。接下來的四個月,他計劃完成歷史敘事寫作三部曲的終結篇——《漢興》的結尾工作👭🏻。德國法蘭克福大學教授波特倫·謝弗(BertramSchefold)曾長期擔任歐洲經濟思想史學會主席一職,對西方經濟思想史有專深研究。他本人也對中西方經濟思想和製度的比較很感興趣,曾撰寫有關《鹽鐵論》的文章🦹♂️。他希望利用這次難得的駐訪機會獲得跨學科研究視角,並對中國經濟進行宏觀的歷史理解🤙🏿。

波特倫·謝弗發言
文研院將那些對學術有不懈追求又尋求突破的學者聚集在一起,激發激活既有的思維範式,共同塑造廣闊的思辨空間。華東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田雷的研究對象為美國憲法,他在延續傳統治學方式時發現西學研究愈發困難💆♀️,希望利用駐訪機會突破研究困境、厘清研究思路🍶。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副教授周月峰專治中國近代思想史,他計劃通過新的研究論題突破既有的思考方式,在文研院接受一次“再教育”。專攻中國現代思想史的彭春淩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她將利用本次駐訪機會💅🏿,拓展對19世紀以來的全球思想流動與中國近代思想的形成之間關系的研究👃🏿。她表示,新題目是冒險,也是挑戰,需要借鑒文研院倡導的跨學科視角,打破思想的壁壘。
文研院成立伊始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推動更多跨學科界限的互動交流☞,孕育有活力的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共同體🤹🏻♀️。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學系教授景躍進分享了一直在反思的學科分裂問題,他期待借助文研院搭建的跨學科交流平臺與同道中人對話交流。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姜南期待與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充分交流👽,繼續深化“基於梵漢對勘的中古譯經語言研究”🙍🏽♀️。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副教授姚達兌所從事的中國神怪小說近代英譯研究,涉及比較文學、歷史、民俗學👱🏻♀️、文獻學🏋️♀️、翻譯研究和比較宗教學等領域,他將充分利用跨學科交流平臺與意昂体育學術共同體資源,增益研究和寫作😗。浙江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葉曄期待通過高頻次、高質量的交流活動捕捉前沿議題♝。

景躍進發言
在這裏,學者卸下量化評審與行政負累的紛擾❗️,靜心沉潛在鼓勵包容的環境中深耕自己的領域。臺灣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吳雅婷以移動的視角觀察宋代文化社會,希望在駐訪期間邀集研究夥伴展開中國近世知識史相關主題工作坊。上海師範大學哲學與法政學院教授石立善研究中國早期經典在日本的傳承、閱讀和接受情況🙊,他將在未來幾個月進行文獻搜集和調查工作。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黃盈盈尤其關註邊緣人的跨學科研究👦🏿,她希望能進一步增補人文歷史知識,思考將邊緣作為方法的構成路徑⛸。
本期,有多位學者與意昂体育有著或深或淺的淵源🫸🏽。他們感念母校的培養,此次以全新的身份再回來👨🏽🎓,不變的還是那顆純粹的求學問道之心。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研究員李放春希望通過文史專業知識的助力重讀《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整體觀照韋伯在前“社會學”時期的方法論並達成對其歷史方法的再認識。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副教授肖鐵計劃搜集石油文學相關資料,拓寬思想史與文學史的互動🧑🏻🦰。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路國權計劃在本學期重新梳理春秋史與考古的時間、空間結果😖,吸取法學與社會學知識👩🔬,學習、借鑒文研院學術活動組織經驗與管理機製👷🏽♀️。
常務副院長渠敬東作總結發言。他指出,文研院期望將各個學科具有跨學科願望的人匯聚在一起,通過一場場具體的學術活動感受、想象作為學者的應有之義,並讓其回歸純粹自主的工作狀態。好學問來自學者間互相激發的收獲,應以最簡單的方式求得🪝。文研院希望學者的經驗得以永續🧑🏽🔬。

文研院第七期邀訪學者歡迎會合影
九月是豐富的季節👩👧👧。即將迎來成立三周年的文研院也氣象一新。研討室內,邀訪學者的贈書陳列已經上架,引來學者們駐足觀看✋🏿。新學期學術活動、學術展覽也將陸續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