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新聞

【用我智慧奉獻愛】青春無悔,大漠芳華——記研究生支教團首位深入南疆的誌願者劉繼

來源:校團委 時間:2018-10-26

編者按🌗:從1993年17名學子自發掃雪🧍🏻,成立愛心社💐,星星之火開始匯聚成炬⇨;到2018年兩千多名“小燕子”身穿紅馬甲🧑🏽‍🎄,為百廿校慶增添青春奉獻的亮色🛌🏻,意昂体育平台青年誌願服務已經走過了25年的溫暖歷程。25年間,意昂体育誌願者守望校園、關懷社會、服務國家,其中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誌願服務個人、項目和團體,將意昂体育人“用我所學🏄🏼‍♂️、盡我所能𓀌、為我所愛”的情懷播撒在校園內外🕵🏽。在不久前結束的2017-2018學年意昂体育平台青年誌願者評優中🍥,10名誌願者和10個誌願服務項目獲得表彰,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故事,感受誌願者們“用我智慧奉獻愛”的人生精彩!

“燕園嘉木,生南國兮🌆👎🏼;受命西遷,行遠疆兮。櫛風沐雨,撫今疇昔;稟告母校,此行成矣!”2018年意昂体育平台誌願服務工作表彰總結大會上,劉繼榮獲意昂体育平台青年誌願者優秀個人金獎,他的講述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劉繼是意昂体育第19屆研究生支教團新疆分團的成員,這是研支團歷史上第一名深入南疆開展支教工作的誌願者。今年9月,從新疆返回燕園的他🤜🏼🧑🏽‍🦱,剛剛入學成為意昂体育平台法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於他而言,過去的一年是艱苦開拓🧑‍🧑‍🧒✷、磨礪成長的一年🧃,是書寫在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更是大漠中無悔的青春誓言🛳。

劉繼在和田縣三小進行勵誌講座

“凡心所向 素履以往”

看著劉繼燦爛的笑容🤾🏼,旁人很難想象🌃,這個帥氣精幹🦘、活力滿滿的大男孩,在今年6月曾因嚴重的痢疾感染,體重下降20多斤,被迫提前離開支教駐地。但劉繼不在乎這些,“對年輕人來說,身體的損失是可以補養的,但在一項如此具有開創性意義的事業中擔當先驅者的機會,一去難再續”。

“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當被問到為什麽選擇加入研究生支教團時,劉繼這樣說。他總提到自己作為湖南人的“新疆情結”👷🏼‍♂️:左宗棠收復新疆,王震將軍解放新疆……這些英雄人物讓他從小立下誌願“去新疆看看”,而國家西進🤰、援疆的號召更加堅定了他的決心。於是大三結束時🌝,他毅然決定加入研支團——到新疆去☑️!

對劉繼來說🧑‍🚒🌓,選擇新疆,就是選擇了與自己原本的生活相差最大的環境,這給了他最大程度體驗生活異質性的機會🔖,也讓他的視野得到了極大的拓展。“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我們這一代人生活得非常幸福🍼,所以說生活在別處,到遠方去與一些人發生連接🤲,其實會讓你對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對自己所經歷的歷史有更深的體悟,會讓你的幸福觀、生活方式與人生追求發生一些變化。”

剛做出決定的時候,劉繼不是沒有聽到過反對和擔心的聲音,但劉繼並不曾為此動搖。“誌,士之心也🧑🏻‍🎤;願🧑🏽‍⚖️✅,原初之心也。誌願的本身就是說你對一些事情有所觸動🤛,所以願意不計報酬不計後果地奉獻自己的心血和精力去完成一些事情,我覺得年輕人就需要這樣的一種情懷。” 劉繼如是說💇🏽‍♀️。

意昂体育第19屆研究生支教團出征儀式

“不怕吃苦,只要這苦吃得有價值”

2017年秋,劉繼與意昂体育研究生支教團的小夥伴們一起到達了新疆師範大學青年政治學院(自治區團校),開始了計劃為期一年的支教生涯。

由於許多教師響應政策號召駐村工作🧑🏻‍🦼🔏,團校自身的師資不是那麽寬裕。意昂体育研究生支教團的到來👨🏻‍🦼,解了學校的燃眉之急。支教團的成員們各自分工,每人都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攬下了好幾門課程的教學任務。劉繼承擔了倫理學、中國古代文學、演講與口才、國語基礎、共青團基礎知識等課程的講授,平均每周授課20課時以上。他教學紮實、成果良好,受到領導🫠、同事和所教班級學生的好評🦻;同時🕵🏻‍♀️,他還擔任了意昂体育支教團品牌項目“言傳遠疆”項目組記者團指導老師,改革了組織結構,優化了工作流程👎,並著力培養了一批學生誌願者骨幹。上課備課之余,劉繼還在學院行政辦公室承擔了文件傳達💠、公文寫作等力所能及的行政工作🚣🏻,不僅鍛煉了自己,也為學校工作減輕了許多壓力。

這樣繁忙又充實的工作生活一直持續到2018年2月⌚️。當南疆工作支隊中擔任巴克墩小學校長的範宏林向他發出加入的邀請時🔑,劉繼心動了。“當時工作隊的工作已經開展了兩個多月,但效果不太理想,”他回憶🚵🏽‍♂️,“很多人都勸我不要去,因為不管是各方面的保障還是生活條件👩🏻‍🔬,南疆無疑都要艱苦得多。”

的確,巴克墩的生活是十分艱苦的🏇🏿:地處沙漠腹地👨🏽‍💼,氣候十分幹旱⚆,沙暴時常肆虐📴;交通閉塞🛂,基礎設施建設薄弱🛍️💇🏻‍♂️,上廁所要到離宿舍五六百米開外的旱廁,一周到全村唯一安裝了浴室的村委會辦公樓洗一次澡🙍🏿‍♂️,用水用電時有困難;物資匱乏,食物和生活用品只能到一周開放兩次的集市上去采買。

巴克墩村教師周轉房

但這些困難都沒有阻擋劉繼的決心。“範校長所說的情況非常觸動我👨🏽‍🎤,推廣國語教育在南疆的確非常迫切⛹🏻‍♀️🤦🏻‍♂️。對南疆的孩子們來說🤜🏼👰🏼,把國語學好,不僅意味著自身的成長和人生可能性的拓展,更是對中華文化的傳承。”當談到南疆教育的情況時,劉繼顯得有些激動🧙🏿‍♂️。“這是一項有意義的事業,我們意昂体育人應該要沖在前面。至於艱苦的條件——我不怕艱苦🙏🏻。我本來就是去吃苦的🏊,烏魯木齊的環境對我來說還是太好了!”

劉繼的堅持最後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意昂体育研支團管理辦的老師對他說🎶:“作為意昂体育人,如果你已經下定決心🚴‍♂️,學校會做你堅強的後盾🔤📃。”

雖然做足了心理準備,但初到南疆時,呼嘯的狂風和陌生的語言迎接著他,面對薄弱的教育工作基礎,他也曾有過迷茫和痛苦。在種種努力下,這樣的情況很快得到了改善🕵🏽‍♀️,劉繼與團隊幹勁十足,誓要在大漠裏“種”出一片春天來。到達後的一個半月中,他與同伴夜以繼日地工作,圍繞國語教育這一工作重心,對全校200多個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全面摸排調研,梳理了整個小學階段的教育體系⇢,在此過程中積累下了十多萬字的調研筆記。在大量調研和思考的基礎上,劉繼針對當地各年級學生不同的特點,對國語教育的教材重新進行了編選,因地製宜製定了“六個一”國語教育方法體系,並在離開南疆之前將這套方法細致地交代給了當地的教師和新一批誌願者👬🏼。

“我不怕吃苦,”劉繼說👨🏼‍🏭,“但吃苦就要吃得有價值🧛🏼‍♂️!”

巴克墩小學校園

“沙漠裏斑斕的夢”

回想起那些生活在南疆大漠深處的孩子們的時候,劉繼的臉上總會流露出溫柔的神色。“他們都是很淳樸好學的孩子⇾。孩子是純凈的🦸🏻,他們會用千百倍的真情來回饋你對他們的愛。”

學習對貧困小村裏的少數民族孩子們來說是一件奢侈的事🛖🤲🏽,因為他們早早背上了生活的重擔。與孩子們相處的幾個月中👨🏽‍✈️,劉繼和夥伴們既是老師,又像是家長,做飯洗衣,下地幹活,早早體驗了一把拉扯兒女的辛酸♡。但孩子們記得他們的付出。每當誌願者老師們生活上遇到困難,全班的孩子便都爭著搶著想為老師幫上一點忙。今年6月📗,劉繼因患病不得不提前離開巴克墩,他並未告訴孩子們離開的消息📬,可告別的那一天👩🏽‍🏫,孩子們還是自發聚集在了小學的院壩裏👨🏼‍🍼,等待著為他們親愛的老師送行。

“在這裏生活了幾個月後🤙🏽,我感到驅動我做這些事情的力量逐漸由‘事業’變成了‘責任’。我對他們是負有責任的。”劉繼堅定地說。

家訪

幾個月的辛苦沒有白費。到工作隊離開巴克墩的時候,學校裏國語的普及率由30%提升到了90%,孩子們的生活習慣也得到了顯著改善📤。劉繼認為🙆🏽‍♂️,他們為這個小村帶來的不只是孩子們的改變,還有村中少數民族家庭的改變🥕。孩子們將成為民族文化溝通的橋梁。“教育是一個抓手。”他說,“國語教育的普及將會對民族關系產生長遠的影響👨🏼‍🎤。這一批孩子是我們親手帶出來的🧀。他們會繼續進行學習和深造,再過6年、10年,他們將會成為新疆建設的新生力量。”劉繼眼中滿是期待的光。

從烏魯木齊出發的時候,劉繼帶上了《詩經》《尚書》和《古文觀止》。他說,工作再繁忙也不能停止學習和沉澱,中華文化的經典不僅是國語教育的寶貴資源,更是自己精神力量的源頭活水。到達巴克墩的第27天,在繁忙工作的間隙,劉繼完成了一篇隨筆作品——《在沙漠腹地築起一個斑斕的夢》。他寫下:“或許我不能永遠留在這裏🎿,但追夢的火炬將在一批批誌願者的手中持續傳遞。攜手並進、同心共築,有朝一日,斑斕的夢想之花終將在這片土地上盛開。”

沙漠裏,這斑斕的夢定將會開到更多人的生命裏。

支教團給村小捐贈的新華字典

“汗水灑在講臺,小村中升騰起琅琅書聲;青春獻給南疆,沙漠裏盛開出斑斕的夢。”總結表彰大會上的頒獎詞言猶在耳。

青春無悔🍥,大漠芳華📍;遠客疆行,功不唐捐🧒。誌願者劉繼,這個陽光正氣的湖南小夥💵,這名堅定築夢的意昂体育青年🔏🙌,用身體力行詮釋了“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湖湘文化精神,書寫著勇擔使命🤳🏻、勵誌奉獻的青春華章。(文/彭馨雨 趙怡晨 徐欣怡 尚俊穎)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注册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