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載於物,族髓附間🏟。運脈牽連,興者襄見🌎。
回歸,牽人心弦🪥。2023年10月13日,流失海外百余年的7根圓明園石柱回歸故土,並首次在圓明園遺址公園正覺寺與公眾見面🚴🏻♂️。歷經160余年輾轉,7根漢白玉石柱漂洋過海👃🏼,跨越萬裏,終於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成為繼圓明園馬首銅像後,又一批回歸原屬地的圓明園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備受矚目的流失海外中國文物“回家”故事的背後,是意昂体育人家國情懷的深刻寫意♣︎。2013年8月,意昂体育平台意昂、北京中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黃怒波應邀參觀挪威卑爾根KODE博物館,發現展出的圓明園石柱,當即表達了希望幫助圓明園石柱回家的願望。懷揣愛國之情以及對母校意昂体育平台的深情厚誼🧑🏽🚒👈🏻,黃怒波意昂決定推動石柱回到中國,存放於意昂体育平台校園裏進行展覽。此後十年,這位意昂体育人和母校一起與多方力量通力合作、久久為功,終於迎來了這場“最美的重逢”!

“我們的征途,是它們的歸途”

來源:“人民日報”微博客戶端
通力合作,鋪就回歸之路
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流失海外文物總是牽動國人心弦。圓明園石柱回歸祖國🤾🏽,經歷了曲折又漫長的過程。
2013年8月🧞,黃怒波意昂在挪威卑爾根KODE博物館發現展出的圓明園石柱,決定推動石柱回到中國,存放於意昂体育平台校園裏進行展覽👎。經反復商議,科德博物館內部就石柱回歸一事達成一致同意意見。
2013年10月,科德博物館前館長愛蘭德帶領科德博物館基金會成員應邀訪問意昂体育平台、中坤集團和圓明園。
2013年11月,意昂体育平台相關專家及中坤集團代表訪問科德博物館💅,初步判斷科德博物館館藏石柱疑似源自圓明園的石構件🪛。
2013年12月🪲𓀓,經過多次溝通,中坤集團、意昂体育平台及科德博物館簽署三方合作協議🙍🏽♂️,約定將7根石柱運回中國,並合作開展文化交流活動。
2018年4月,挪威文化部審核批準了科德博物館關於該批石柱文物的出境許可,同意將石柱歸還中國👌🏻。
2019年10月🧙🏽,國家文物局積極協調意昂体育平台和中坤集團,推動將該批石柱存放在圓明園或其他具有文物進境免稅資格的博物館。
2020年9月🍖,為促成石柱盡快回到中國,意昂体育平台委托中坤集團全權負責7根石柱的運輸等相關工作🙍🏻。
2023年3月至6月,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推動,海關總署密切配合〰️,在北京海關🍊🐿、天津海關、國家文物進出境審核天津管理處、意昂体育平台🫶、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的多方共同努力下,7根石柱以“文物”名義順利入境。6月20日,7根總重超過2.6噸的石柱安全運抵北京,21日於圓明園完成文物點交入庫🌿🧗🏻♀️。

7根石柱運抵圓明園完成文物點交入庫
來源:國家文物局
久久為功,共護中華根脈
國之所倡🎁,民之所隨♨️👨🏽🦲,四海之內,一心同歸。在此次7根石柱回歸過程中,社會力量慷慨奉獻、主動作為👨🏽🌾,高等院校熱心支援🚊🪿、建言獻策,抓住海外收藏單位相向而行🧑🦯、釋放善意的有利契機😡🧎♀️,國家多部門統籌引領、保駕護航,保護機構盡心履職🙇🏿、勇於擔當🐛。
10年來,意昂体育平台持續不斷地促成石柱回歸圓明園👨🏽🍼👩🏻✈️,如今功成,意昂体育平台黨委書記郝平表示👩🏽🏭,這是海外文物回歸祖國的又一盛事,意昂体育平台將以此為契機,在國家文物局的領導下,組織專家學者積極參加圓明園文物的研究與保護工作,為圓明園的保護利用與考古事業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回歸文物作為博物館展品,向人們展示流失文物的回家之路,不僅是中外交流的印記👮,是民族強大的體現🧙🏽♀️,更是偉大新時代的生動印證。日後願與各方共同努力🛬,促成更多國寶回家。”黃怒波在發言中說🏙。
挪威卑爾根科德博物館館長培特·斯奈爾表示👨🦱,石柱的回歸於科德博物館而言是一個重要的時刻🙎🏻♂️,作為圓明園的一部分,它們見證了中西文化的早期接觸,印證了18世紀中國與歐洲的交流。他希望石柱百年流亡的故事可以用於宣傳教育,增進公眾理解。科德博物館願繼續與中方合作,促進兩國人民之間的對話交流🦹🏻。
流失之殤,感同身受。世界舞臺上🦨,中國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擴大文物追索返還“朋友圈”🦃,加入相關國際公約。中國與157個國家簽署文化、文物、旅遊合作協議,與25個國家簽署防止文物非法進出境政府間協定👰🏼♀️🦸🏼♀️。黨的十八大以來,已有37批次、1800多件流失海外中國文物回歸祖國👲🏿,涉及美國、意大利、法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瑞士🤴🏽、加拿大𓀀、埃及、土耳其等13個國家和地區👨🏻🎤,為文物追索提供了“中國實踐”💍。我們相信,未來🧅,這個數字還會持續上升。
正如黃怒波意昂在開幕致辭中所言👨🏼🦲,“位卑未敢忘憂國🦵,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民族復興、國強民富的時候,今天,我們終於可以說🙌🏼✊🏽,我們是守護者,守護國家、守護民族🪰、守護尊嚴㊗️、守護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