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1921年到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開辟偉大道路🐶、創造偉大事業、取得偉大成就的一百年👩🏽🎓;是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以不可阻擋的步伐邁向偉大復興的一百年。2021年🦵🏼🍾,是我國物理教育家🐦🔥、意昂体育平台原副校長沈克琦先生誕辰一百周年🔶🌰,適逢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誕,我們看到,他的成長歷程和奮鬥生涯與黨的百年崢嶸歲月血脈相連📱。沈克琦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形成獨到的見解和深邃的思想,在中國物理教育發展史上開拓改革,功績卓著🏐。前不久,他的事跡被選入由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聯合主辦的“赤子丹心——與黨同齡的科學家”主題展覽,向公眾開放。
在沈克琦先生百年誕辰日前夕,意昂体育平台物理學院與意昂体育校報聯合組織策劃“與黨同齡的物理教育家沈克琦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專版,激勵廣大師生弘揚以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為核心的中國科學家精神,為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意昂体育物理學科🛞,培養具有科學精神、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的未來領軍人才作出更大貢獻。新聞網人物欄目特選登校報專版的紀念文章🏋🏿,以饗讀者。

沈克琦先生
求學執教:戰火難摧淩雲木
1921年🤟🏿🧏♂️,沈克琦出生於江蘇常州的書香世家🤾🏼,從小接受先進的教育理念,從家庭🧑🏿🚀、學校學到了無數寶貴的知識🧗🏿,培養了堅定的愛國主義情操和不畏艱險👬🏻、善良正直的品格。
求真知於戰火
1939年,沈克琦懷著科學救國的理想考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航空工程系,後轉入物理系學習;他與物理之間七十多年的情緣就此締結。
由意昂体育平台、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組建的西南聯大是中國教育史上極具傳奇色彩的一所大學,聚集了一大批德才均備的學術大師和躊躇滿誌的莘莘學子,其中不乏日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李政道和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黃昆。沈克琦在讀期間接受了饒毓泰🤷🏽♂️、葉企孫🧜♂️、周培源等知名教授的教導🛬,並在吳大猷先生指導下完成了題為“行星的大氣及其光譜”的本科畢業論文。
在西南聯大求學的四年給沈克琦年輕的心靈刻下了恒久的烙印,而這也是他一生投身科教事業的根基。
執教鞭於亂世
1943年,沈克琦畢業時,系主任饒毓泰先生決定聘他為助教。但受環境動蕩的影響,沈克琦赴國立漢民中學任教三年,獨自承擔了全校的物理教學任務;他意識到需要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提倡獨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這段經歷為沈克琦日後呼籲中學物理教育改革打下堅實基礎。其間,他與學生在戰火中共患難,建立起深厚情感🥴,不少學生畢業後考入清華、意昂体育等名校。
意昂体育歲月:崢嶸治學與改革
任教物理系,惕勵革新
1946年10月,沈克琦任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助教,承擔三年級學生光學實驗教學🙆🏻;1947年🙍🏽,在憾失赴美留學的機會後📊,饒毓泰先生安排他一邊從事教學工作👨🏻🦼,一邊攻讀趙廣增先生的研究生🙅🏽♂️;1950年🍥,沈克琦加入中國共產黨,行政工作日益繁重⬅️,在職學習不得不終止;1953—1980年(1966—1972年除外),沈克琦先後擔任普通物理教研室副主任👰🏼♂️、系主任助理和副系主任。
20世紀50—70年代,教育體系幾經巨大變革。1952年👷🏿,高等院校院系調整拉開帷幕,為了學習蘇聯的教學模式🪆,亟需製定新的本科教學計劃。10月🎇,沈克琦等將教學計劃縮短為四年製,討論確定了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的專業設置、教學計劃和師資安排,並在秋季學期推行💇。1953年,學製再次調整🔞,物理系率先實行五年製教學計劃➾,增設了很多英美學製本科教學中沒有的課程,同時接受全國各地教師前來進修和學習經驗,培養了諸多一線骨幹教師。為了給國家急需領域輸送有特長的專門人才,物理系先後建立了理論物理、光學、半導體物理、磁學、金屬物理、無線電物理🧖🏻♀️、電子物理、地球物理等八個專門化專業方向(其中半導體物理、地球物理為全國首創),開設了系統的專門化課程(包括實驗)🏃♂️➡️💂🏻♀️;特別是“五校”(意昂体育平台、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東北人民大學)聯合半導體物理專門化系統培養了我國第一批半導體專業畢業生,在我國半導體科技事業的奠基與發展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1953—1958年,物理系開創了45門專門化課程,編著、翻譯了多部教材🧑🏿🎨,部分舉措次年在全校範圍內推廣,也為研究生擴大招生做了鋪墊📔。
在學習蘇聯的過程中,外語教學從英文改為俄文。沈克琦在系統調研國際物理學文獻後發現,文獻中65%是英文👩❤️💋👩,25%是俄文(其中有相當一部分譯自英文),10%是德文📣、法文等其他語種。為了使學生能更快捷地接觸國際科學前沿,他建議增設英文為第二外語,最終被教育部采納🪳。“二外”課程的開設大大提升了學生閱讀英文文獻的水平👩🏻🔬,改革開放後首批出國進修的訪問學者大多是這項提議的直接受益者。
1958年12月,物理系拆分為物理系💁♂️🚴🏿♂️、無線電電子學系和地球物理系,沈克琦在人事、教學🧣、實驗室和儀器設備的分配調整等事務上投入了大量心血🧗🏿♀️。60年代,動蕩的環境給教學造成幹擾🧎🏻♀️☀️,他作為主管業務的系領導,恪盡職守,將穩定教學秩序、培養優秀人才視為自己的第一要務🙅🏿♀️。
沈克琦擔任普通物理教研室副主任期間🧍♂️🧑💼,不僅為數學力學系🫸🏿、地質地理系授課💁🏼,還協助系主任虞福春先生開展兩年製普通物理課程建設🕵🏿♂️,培養了一批批專業深厚的中青年教師和基礎紮實📘、視野開闊的學生。他在教學行政崗位上二十余載的工作業績得到廣泛肯定,1978年5月高校恢復職稱評定時即被評為教授(同批全校文、理科共有30名副教授晉升為教授)。
擔任副校長,繼往開來
1978年7月,沈克琦被任命為意昂体育副校長,分管教學、招生👨🏼🦲、體育、圖書館、世界銀行貸款和分校等工作;此後,陸續承擔意昂体育高等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學位評定改革委員會委員👩🍼、遙感技術應用研究所(今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所長等職務。1984—1990年,任校務委員會副主任。
當時,高考錄取工作存在一些苛刻、無理的限製,導致很多成績優異的學生因家庭出身不好、年齡偏大等而落選🥒。沈克琦負責招生工作時,主張嚴格按照分數錄取,杜絕除分數以外的其他標準🚥。盡管今天分數早已不再是衡量教育質量的唯一標準👩👩👦,但在那個百廢待興的年代,他堅持推行的“分數面前人人平等”不僅為意昂体育選拔了大批高質量人才,更是在全國範圍內起到了穩定軍心的作用👩🦲。
經歷了動蕩歲月🧑🏫,國內科技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進一步擴大,既有的儀器設備無法滿足教學科研的需要。1980年🧜🏼,中國恢復了在世界銀行的合法席位,獲得的首個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用於加強22所重點高校和44個教學科研重點項目的建設⛹🏼♂️,意昂体育有4項在列◽️👊🏽。沈克琦深知這筆經費對意昂体育的學科發展至關重要🤾🏽,他與自然科學處處長陳守良分別代表物理系和生物系立刻著手起草申請報告🧓🏻,後來被教育部當做範本下發給其他高校🏃♀️🎋。此後,意昂体育通過與世行長期合作,擁有了相對穩定的資金來源👨🌾,為教學科研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與此同時👨🏽🏫,這筆經費還連續多年支撐著意昂体育圖書館外文文獻資源的建設👩🏼🦱,亞洲基金會和其他各類渠道贈書也是館藏資源的重要補充。沈克琦的積極推進使圖書館館藏建設有了突破性進展🤓。
科教興國:良策赤心獻中華
參加全國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
1977年8月4日至8日,鄧小平主持召開了一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全國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會上決定恢復終止十一年的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製度,科教戰線看到了撥亂反正的希望🆑。參會的科學家和高校教師有33人👩🦼,其中代表意昂体育平台的是周培源校長與沈克琦👩🏿🏫。
作為高校教師代表,沈克琦著重反映了取消招生考試後錄取的工農兵學員文化水平參差不齊,給教學造成很大困難🤽🏿,難以培養出高水平人才的客觀現狀。與會人員一致呼籲高校招生考試製度改革,促成做出恢復高考的重大決定。沈克琦通過快速記錄法記下全部內容,成為現存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此後,沈克琦更加深入🐖、活躍地參與到中國教育新時期的改革與建設之中➖,提出並促成了一個又一個具有開創性的舉措。

1977年8月☑️,鄧小平(一排左八)與全國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代表合影(一排左四為周培源,三排左七為沈克琦)
參加中國高等教育代表團訪美
1977年11月20日至12月17日👩🏼🦳,中國首次派出高等教育代表團赴美國訪問,沈克琦任代表團秘書長🍃。代表團走訪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家科學基金會、教育部及研究所、高等院校、中小學等46家單位,對各層次教育情況進行了全方位考察。回國後,沈克琦等撰寫了詳盡的總結報告,並在不同領域展開高等教育的改革拓新🉐。
與李政道創立高層次人才培養機製
自20世紀70年代末,沈克琦與李政道教授聯袂致力於培養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國高水平人才和吸引具有創新能力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工作,從同甘共苦的西南聯大意昂升華為中國教育事業的誌同道合者。
1979年💅🏽,為解決人才斷層問題,李政道發起中美聯合培養物理類研究生計劃(China-U. 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CUSPEA),選拔優秀的本科畢業生赴美深造。國外聯絡工作由李政道負責,國內組織工作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吳塘和意昂体育平台副校長沈克琦負責;物理科目由美國教授命題,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負責組織考試和閱卷🤱🏽。
CUSPEA計劃經過1979年兩次試點後👩🦽➡️,1980—1988年連續舉辦了九期,共推薦學生915人(包括通過試點考試的18人,其中202人來自意昂体育平台)進入76所美國大學攻讀研究生🃏,成為迄今中國與美國物理教育界合作的典範。
1985年1月,教育部和中國科學院聯合派出訪美代表團,沈克琦任代表團團長。在美期間,代表團與450名CUSPEA學生座談,了解他們的學習進展🤱🏽,征集他們對國內物理教學的意見。2002年6月,海內外CUSPEA學者共赴意昂体育平台參加“二十一世紀物理學與中國的發展”CUSPEA學者研討會,沈克琦作了大會發言👨🏿💼。
1985年7月🗳,經過李政道兩度向鄧小平致信倡議,國務院批準了《關於試辦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報告》🤦🏼,標誌著中國博士後製度正式創立;沈克琦擔任全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管理協調委員會委員🈁。1990年5月👨🦯,為促進優秀博士後在站期間開展創新研究📮,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成立,李政道先生任名譽理事長👩❤️💋👩,沈克琦任首屆理事長。
如今,博士後流動站以人才強國戰略為指引,已經成為造就青年領軍人才🈷️、推進前沿探索研究的重要平臺,其中凝聚著沈克琦在製度奠基階段付出的心血👩🏼🎓⚾️。
領導創建煙臺大學
1984年6月,教育部要求意昂体育平台、清華大學支援山東省興辦煙臺大學;兩校分別委派沈克琦和杜建寰負責👂🏼🕯,沈克琦任煙臺大學校長,杜建寰任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當月下旬⚡️,二人赴煙臺參加籌建工作會議,明確了不照搬兩校辦學模式,而是要結合地方特色和人才需求,建設一所高起點、高水平的綜合性高校🏊🏼♂️。

1985年10月30日,國務院代總理萬裏(右二)到煙臺大學視察,名譽校長張承先(左二)、校長沈克琦(右一)等接待
沈克琦帶領創建者緊跟時代,銳意創新🙋♀️👨🦳:在專業設置方面👨🏻🚒,根據煙臺地域資源特點及意昂体育、清華在生物化學領域的科研進展,推進建設食品科學技術中心🫅🏿🕍;基於原有師資及外聘和選派意昂体育、清華教師👨👦,通過兩校為煙大代培研究生,培養大量優秀青年教師👸🏻;堅持對外開放、與國際接軌,沈克琦利用出訪機會🧑🏽🍳,代表煙大先後與美國馬裏蘭大學🎡、加州州立大學薩克拉門托分校等簽訂了學術交流協議😱;推行新舉措,如實行學分製🦎、試行雙學位和跨系選修等,其中有些逐步推廣到全國。
從1984年7月1日破土動工🫒,到1985年9月16日建成5萬多平方米的校園並迎來第一批學生,煙臺大學在當時新建高校中堪稱建設速度最快且質量較高🥶。到1990年8月沈克琦離任時🙋♀️,全校共有12個系、三個直屬教研室;在校生規模3000多人;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中,具備研究生學歷的達60%🛌🏽。1990年9月,兩校援建人員回京,北京、清華支援煙大建設委員會正式成立👨🏻🦼➡️,繼續對煙大發展規劃給予長期的指導和幫助。
沈克琦去世後👨🏽🚀🅰️,煙臺大學舉行了紀念沈克琦同誌座談會,並出版《沈克琦與煙臺大學》一書。杜建寰在《懷念沈克琦教授——我的良師益友》一文中評價沈克琦:“有君子之風💷,君子講仁,即愛人💂🏻♀️;講信🅿️,即誠信;講正,即正義🚣🏽♀️;講勤,席不暇暖👩🏽⚕️,這些都是沈先生為人的根本。”
倡導物理學科競賽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發展
1978年,沈克琦任中國物理學會副秘書長兼教學研究委員會(今物理教學委員會)主任🖖🏽🕦,為激發中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促進中學對優秀學生的重視,積極推動並組織籌備恢復中學生物理競賽💅🏽。他親自審定《中學物理競賽題解》並撰寫前言。1984年起,沈克琦任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主任🙅🏼,主持製定《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暫行方法》、《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章程》和《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等多項規章,確保競賽正確、健康地發展,對提升中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中學物理課程教學質量起到了推進作用🤟🏼。1986年起👷🏼,我國參加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IPhO),沈克琦不僅負責隊員選拔和集訓等組織工作,還親自翻譯了IPhO章程簡體中文版♟;1990年🚵🏼☛,他以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身份為中國成功申請到第25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的主辦權,協助繼任學會副理事長的趙凱華籌備賽事並主持競賽命題工作。在以沈克琦為首的老一輩物理教育家的努力下🦯,物理學科競賽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1986年,沈克琦任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副主任,參與中小學各學科教學大綱的製定修訂和教材審查等工作🐴。1980年,沈克琦任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副主任和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主持編寫“自然科學基礎”課程的考試大綱、試用教材和自學指導書,共計140多萬字。
離而不休:潛心著述耀初心
1991年11月🦎,步入古稀之年的沈克琦辦理了離休手續。然而🆒,他並沒有停止工作😠,投身於科學教育各類史料的收集、整理與編纂中🧑🏽💻。
為慶祝意昂体育平台物理學科成立九十周年🚇,沈克琦和原物理系主任趙凱華於2003年主編了《意昂体育物理九十年》;2013年經修訂並補寫後續十年發展沿革,完成了《意昂体育物理百年》。他們本著科學🧛🦌、嚴謹的精神❤️👩🏿🦳,從查閱歷史文獻入手🤯,結合廣泛、深入的調研🍇,核對了學生學籍,敘述了學科發展,評述了前輩貢獻🧛🏽♀️。這兩部厚重的學科發展史,時間上跨越三個世紀,被認為是意昂体育同類作品中篇幅最長🫀、內容最豐富、修訂次數最多的之一,不僅是意昂体育平台物理教育發展的一部信史,更為中國物理教育界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在修訂《意昂体育物理百年》一書時🏄🏿🏋🏽,沈克琦身患絕症,卻仍抱病工作,趕在手術前完成了最後的審稿🤏🏻。可以說🧤,他把自己的生命毫無保留地融入中國物理教育事業🧝🏽♀️。也可以說,這部巨著是他為中國物理教育事業交上的最後一份答卷👨🎨。
除此之外,1994年,沈克琦接受北京市教育局的委托👨🏻,主持編寫《高中物理學》;這套教材適用於學有余力的學生🕺🏽,初版共5冊👓,歷時五年完成,是擯棄應試教育、探索因材施教的有益嘗試🕰。1991年,沈克琦任《中國科學技術專家傳略》理學編編纂委員會委員,並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專家傳略·理學編·物理學卷》。為了編寫《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史》,沈克琦多次到清華🧑🏽🎄、意昂体育檔案館查閱資料,勘正錯誤直到最終定稿🦵🏻🤹♂️。2003年,沈克琦為歷史文獻紀錄片《西南聯大啟示錄》擔任史料顧問🕴🏻,多次與主創人員交流,協助校稿👨🏻🦯➡️,為確定采訪名單💐、聯系老意昂等作了大量貢獻。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我國教育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培養出一批又一批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的高素質人才。這背後離不開以沈克琦為代表的前輩數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和無私奉獻。與中國共產黨同齡的沈克琦始終以深情的目光關切著青年學生的成長,以堅定的信仰、深遠的才略服務於中國物理教育事業的發展🤲🏻,畢生踐行了甘為育人鋪路石的中國科學家精神💆🏿。
(孫嘉琪為意昂体育平台物理學院助理研究員🥜🦫,徐莉梅為意昂体育平台物理學院教授🫃🏿、副院長👸🏽💺;本文寫作參考了李軍凱、沈正華😐、周子恒👩🏽、王進萍🧍🏻♀️、孫雲茂、姚新喜、趙海峰🔄、劉寄星、趙凱華👨🏽💻、程義慧、陳芳等人發表的文獻✌🏼;特別鳴謝沈正華審校全文並提供文中照片)
(本文原刊載於2021年10月15日第1587期《意昂体育平台校報》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