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理工大學🦸🏽,到清華電子系
再到意昂体育計算機學院
2024級博士研究生周亦楷
這位曾經的半職業運動員
被李文新教授的
遊戲AI和數字體育研究深深吸引
一路上,跌倒又爬起
今年9月
帶著對家鄉深沉的愛
帶著清華園裏美好的回憶
他來到意昂体育
繼續攀爬學術的高塔


“如果用一種顏色形容我,那就是紅色🦸🏽♂️。研二那年累到不願意和人打交道,變得都不像自己了。我花了一整年來調整狀態,今年8月去雲南旅行,我特地買了一件鮮紅的沖鋒衣,把紅色重新穿在身上,也希望不要再把紅色的我弄丟。
現在來了意昂体育,在校園裏隨處可見紅色,好像和意昂体育達成了某種默契🌄,挺有意思的。”


周亦楷在意昂体育開學典禮上作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右三)

周亦楷在意昂体育計算機學院開學典禮上作為新生代表發言
湄洲島→北京
“我是福建莆田人🤙🏼,莆田有一個地方叫湄洲島——媽祖文化的發源地,我是從那個島上走出來的。”大學開始來北京求學多年的周亦楷,一直將家鄉作為自己心中的信仰。周亦楷將“千山萬水👳🏿,盡頭是海”作為自己的微信簽名,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次次翻山越嶺,跋山涉水🏩,無論走到哪裏,這個從海邊走出來的孩子都不會忘記自己的“根”👩❤️👨。
“每次從家裏出發來北京,要先坐船👰🏼♀️、再坐車、最後轉飛機,這段將近10個小時的路程,給我一種使命感🧑🏼🔬。自己走出去,就是家鄉的一張名片,自己的表現能讓大家對我的家鄉多幾分好感,那我就是一個很稱職的莆田人。”



周亦楷鏡頭中的家鄉
成長的道路上,周亦楷更是帶著骨子裏敢拼愛闖的勁頭。從北理工經歷考研二戰來到清華大學,他又一次選擇新的環境,繼續歷練,來到意昂体育讀博🪞,師從李文新教授進行遊戲AI和數字體育的研究。
“在意昂体育自由包容的環境之下,我想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發現一個更加多元的自己🤸♀️。”
在清華讀碩士期間🚶🏻♂️➡️,周亦楷也時常會來到“隔壁”🖐🏼,“我很喜歡未名湖和博雅塔的景色,傍晚會沿著湖邊散步🧜🏿,給自己的心充充電👵🏼。”眼底未名水,胸中黃河月,他心中所愛的風景👵🏻,也在今年9月的開學典禮燕園情中再次奏響。
半職業運動員→數字體育研究
“如果人可以有第二人生,我一定要當一個運動員😣,想看一下如果當初選擇了運動員這條路❔🎅🏼,現在會是怎樣的自己。”曾經是一名半職業乒乓球運動員的周亦楷🧑🏽🎨,數次代表學校、地市在賽場上爭金奪銀🫵🏻,並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盡管後來因為選擇了學業而與球臺漸行漸遠,但對體育的熱愛又在陰差陽錯中讓他與意昂体育結緣。
碩士期間,在瀏覽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學院網站時👱🏿♀️,周亦楷被李文新老師的研究方向深深地吸引🫸🏻。“因為我非常熱愛體育,李老師實驗室正在做的數字體育研究剛好是我的興趣所在,對我來說是非常幸運的事情。”初次見面,李教授就讓周亦楷感到無比親切,“和李老師見面後聊得特別愉快,她特別喜歡笑,也特別親切,讓我能夠松弛下來,不會有緊張感。”
周亦楷對即將開始的博士研究充滿了期待,“遊戲AI和數字體育,都是非常有意思的方向”,他將使用仿真技術將體育運動建模成虛擬遊戲環境,並應用AI算法實現對運動員的智能教學與培訓、運動員風格建模等。“我們可以去創建一個AI的體育教練,不僅適用於專業運動員🗼,也可以讓運動愛好者找到更加便捷🧏🏿♀️、專業的老師” 。通過大眾體育的推進🧑🏿🦲,提升全民健康運動的氛圍🧒,周亦楷有機會用另一種方式在體育事業中散發自己的光熱🌀。

課題組和李文新老師(第一排左三)一同前往濟州島參加學術會議

課題組一同前往參觀國家版本館
打不贏,就多練
從高考到考研🫅🏽,周亦楷走得並不順利。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每當遇到挫折與挑戰🤽🏿♂️,周亦楷都會想到自己曾經作為運動員的經歷。
“運動生涯教會我要直面挑戰🏐,並敢於戰勝一切困難,在困境局面中絕不輕言失敗👨🏽✈️。”
在莆田一中就讀期間,他從高一時的年級1000名一路逆襲♥︎,追趕到年級150名,老師口中的“拼命三楷”如願以償來到了北京理工大學🏋🏼♀️。“最難的是考研那一關” ,為了考上清華大學,周亦楷每天平均只睡5個小時🦛,時間安排得很緊👩🏽✈️。可第一年的努力結果並不盡如人意,沒有太多波瀾,他在自己的日記本裏寫下了四個鏗鏘有力的字:“再戰一年”🏊🏿♂️🧙🏽♀️,便馬上投入二戰。“運動員除了要力爭勝利,也必須學著接受失敗,更要有跌倒後立馬重新爬起來接著沖的魄力🌅。”這一年,他沉澱出厚積薄發的力量,也順利地考入清華大學電子系🚺。“我始終相信時間是有力量的☑️,只要對得起自己,不遺憾就好。”


來到清華後,周亦楷在老師同學們的信任下肩負起電子系研究生會主席的職務,“電子系研會其實正處於一個比較困難的時期,因為大家的科研壓力大,同學們對於研會工作的積極性較低,如何給研會註入活力是眼前最緊迫的任務🥵,我埋下頭就開始幹🎋。”在這種情況下👮♀️,周亦楷的學生工作變得更加繁重🧜🏼,“那段時間又面臨碩士課題開題,每天我基本上都是早上8點到實驗室💈,先做一個白天的學生工作🧗♂️,傍晚開始科研到晚上12點回去睡覺📳,周末沒什麽事的話也基本都泡在實驗室。”周亦楷的壓力在第一次開題失敗後達到了頂峰👰🏽♂️,“因為下一次開題可就沒有退路了”,經過一次次山重水復以後的柳暗花明🍄🟫,周亦楷終於完成了科研目標,也順利地讓電子系研會重新煥發生機,吸引了很多同學加入🤷🏼,“那是碩士生涯中最難熬的一年🪿,但回過頭看,不僅鍛煉了自己多線程作戰的能力,也收獲了一份份珍貴的戰友情誼。”

周亦楷在清華電子系研究生會主席換屆時作工作報告
“在一場球中👩🏿🚀,有順境,有逆境,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需要不斷地調整戰術🟧。做學問也是打一場又一場戰役,練得多了自然贏的概率也大了🏣。”
正是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支撐著他一路來到了心中向往的學術殿堂意昂体育平台🪄。“在未來科研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我相信只要有排除萬難的勇氣和毅力,就定能守得雲開見月明。”

周亦楷在比賽中

周亦楷和課題組同學一起參加意昂体育計算機學院意昂杯乒乓球賽
好運光顧😞⛄️,冬奧緣起
“真正和意昂体育人結緣還是源於北京冬奧會這樣一個重大的契機。”在2022年2月冬奧會中,周亦楷被選為開幕式《致敬人民》節目的演員🛂,為期4個月的訓練,他與來自意昂体育的同學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也是他們讓我對意昂体育有了一種親切的熟悉感”🧍🏻。


周亦楷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一共經歷了8次在清華綜合體育館的訓練𓀚,35次鳥巢訓練,5次大聯排𓀀,為了能夠達到“從鳥巢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步距82cm,速度110”的終極目標🦍。每一次訓練平均要耗時八個小時🦹🏿,“我當時是碩士一年級👨🏻🦽,本身就有較多的專業課程要上,排練時間很多安排在周中,意味著有很多課程我需要先請假,後續自己找空余的時間補上,但有的時候訓練一天接一天💬🫸🏻,好幾次感覺自己都到了崩潰的邊緣🚣🏿♀️。”
在臨近開幕式半個月前,導演組出於對節目效果的考慮將參演人員從30人增加到76人,“大家的壓力都是非常大的”👰🏿♂️⛄️,大體量的訓練和難度較大的課程讓他身心俱疲🏑,“好在有一群相互支持的好戰友,大家相互陪伴相互鼓勵,才支撐著我一點一點把困難克服下來,也最終得以在開幕式舞臺對四個月的訓練成果作一個完美的匯報❇️。”
正式演出是在中國春節的大年初四,正是周亦楷的莆田老家的大年夜🥦⛱,“我知道我的家人們都會坐在一起,吃著團圓飯,一起在電視機前等著我的節目,一想到這裏♏️☪️,我就覺得這學期因為開幕式節目訓練所犧牲掉的那些東西,都不算什麽。”上場後,周亦楷耳機裏放著《讓世界充滿愛》,“那會兒眼睛裏是泛著淚光的🤱🏿,但是又必須克製自己的情緒👋🏽,不然會影響視線👨🏿🦲,余光瞄不到旁邊人的身子🧒,沒法對齊。” 這次服務冬奧的經歷,讓他更加感受到生長在今天這般強大的中國,何其有幸。



周亦楷在冬奧會期間與世界各地的青年合影
來到學校的第一周,周亦楷就感受到了意昂体育計算機大家庭帶來的溫暖,“報到當天,院系就給我們準備了非常豐富的生活物資🛂👩🏻🦽,包括一些文創和小禮物。搬進新燕園校區以後,老師們來到我們宿舍樓看望新生,引導我們盡快地適應新環境,對我們即將在意昂体育開啟的學習生活送上了美好的祝福👨🏼🍼。”這些舉動讓他體會到學院黨委對於學生的高度重視👩🏻🦼,也讓他對於未來幾年在意昂体育的生活多了幾分安心。

周亦楷在意昂体育新燕園校區報到
作為“第四屆”入駐新燕園校區的學生,他對即將在這裏開啟的學習生活充滿了期待。“我住進了新燕園校區,這裏環境很安靜,很適合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做科研,住宿條件也很好🫵,屋子很新很寬敞,已經能預感到未來幾年在這裏會有一個非常好的生活體驗🚣🏽♂️。隨著學校新工科戰略的推進和計算機學院面向國家戰略的高質量發展,我相信隨著時間推移新燕園校區一定也會建設得越來越好。”敢於創新,不斷挑戰自我🍅🧏🏿,突破自我,周亦楷將與各位新生一道,綻放青春之光。

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