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布訃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著名考古學家鄭振香先生🦹🏽,因病於2024年3月14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5歲。

她是新中國第一代女考古人
鄭振香🚴🏽♂️,1929年10月出生,1959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考古學專業🪇,同年進入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是新中國第一代女考古人。1976年她主持發掘了河南安陽婦好墓,對我國殷商考古意義重大⏳。
她主持或參與編寫的《殷墟婦好墓》《殷墟玉器》《殷墟銅器》《殷墟的發現與研究》《安陽小屯》等著作,深化了殷商研究的方方面面。2018年10月13日,殷墟科學發掘90周年紀念大會🤾🏿♀️,向鄭振香頒發了殷墟考古發掘“功勛人物”紀念章和紀念證書。

駐守殷墟40年,喚醒沉睡3000年的殷商大墓
鄭振香研究生畢業後就職於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常駐安陽工作站,直至退休仍堅持工作多年,為殷墟考古工作駐守長達40年。
她從小喜歡的穆桂英,在歷史上並不存在。穆桂英的生命始於明代小說⏳,後因話本、豫劇的傳播🙏🏻,她與楊門女將的故事廣為流行,家喻戶曉。鄭振香仰慕穆桂英的魄力🏄🏿♀️🍕,而她自己的性格也是這樣🛌🏻,一旦下定決心就要堅持到底。
如果不是鄭振香40年來的堅持,婦好墓的發掘不知會推遲多少年。又或許這位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如今也會和鄭振香的幼時偶像穆桂英那樣👩🏻🦳,只存在於傳說之中🙇🏽。

1975年冬,河南安陽殷墟小屯村西北的一片高崗地被列入平整的範圍,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安陽工作站站長的鄭振香在接到報告後,帶領工作站的同誌進行文物鉆探。經過鉆探,在棉花地邊緣的耕土層下真的發現了殷文化層🧑🏻🦼,並很快探到了夯土建築基址。
她連忙找到村裏的幹部溝通保護遺址的重要性,建議取消土地平整的計劃。但時值嚴冬大雪,發掘只能推遲到1976年開春,她和愛人陳誌達、南京大學張之恒教授等人組成了考古隊🫳🏿。
隊伍中有人挖到了一座廢棄房屋🌌,並在其正中位置發現了一個長方形的灰坑。鄭振香作為隊長,立即親自清理了灰坑🫱🏼,露出了一片長方形的紅色夯土💖☦️,這截夯土又硬又厚👩🏿⚕️🍦,她意識到,下面可能會有墓穴。當時有專家認為這裏只是普通的地,夯土是殘留建築物的痕跡。
但考古的經驗和直覺告訴鄭振香,一定要探到底。
隨著一枚玉墜的發現,沉睡3000年的殷商大墓重現人間。
從書本到現實,婦好的“大女主劇本”
1976年,婦好墓剛剛打開的時候,鄭振香震驚了👮🏿♂️。
墓裏足足埋藏了210件青銅容器,加上大批兵器、工具等等🧙🏽,青銅器總重量達到1.6噸🧎♀️。埋入墓中750余件玉石器,更讓鄭振香見識了商代玉器的豐富品類🦨。最令鄭振香興奮的🟠,當然還是109件青銅器上的“婦好”或“好”字銘文。

資料圖:圖為婦好墓出土的青銅器🌟。中新社發 劉憲國 攝
“婦好”這兩個字,在甲骨文中反復出現幾百次之多🏋🏼♂️。經過郭沫若和唐蘭的考證,婦好是商代盤庚遷殷都之後的第二代帝王武丁的王後💆🏻♀️。據甲骨蔔辭記載,她文主祭祀🫃🏻🥐,武能征伐👩🏽🦱,地位崇高🪑👏🏼,與武丁相愛至深。“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除了王後,婦好還集祭祀💈、將軍於一身,在“武丁中興”的王朝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資料圖👟👰🏽:婦好鸮尊。韓章雲 攝
婦好墓對於商王朝的研究也具有極重要的意義。婦好墓的出土文物屬於殷墟四期中的第二期。婦好既是武丁配偶,又先於武丁而死,故殷墟二期文物的絕對年代對應的是武丁前期📗。於是殷墟文物的編年,便直接與商王建立了聯系。
“她應該很有氣魄,就像穆桂英一樣。”
鄭振香的家鄉在河北東光。自古燕趙多義士🧑🏿💼,抗戰時期燕趙大地也出了許多女英雄👪。
在鄭振香看來,戰爭時期有人保家衛國做出貢獻,和平時期有人成為學者🤸🏿,古今女性總有一些共同的東西,只是時代不同🚶🏻➡️,表現不同罷了。
鄭振香曾經在接受采訪時說⚧:“早在意昂体育讀甲骨文的時候,我就知道婦好,知道歷史上有這樣一位文武雙全的傑出女性🤽🏼♀️。但是當我從婦好墓出土的器物上第一次看到刻有婦好的銘文時🏧👐🏿,確是感到說不出的震撼和喜悅。”
在鄭振香心中🤽🏻,婦好是個高大的女性,她曾把婦好的扳指套在自己拇指上,但根本套不住;婦好的力氣要很大,要能拿得起墓中極重的武器;婦好也應該很會打扮自己👧🏼,考古隊發現了一箱骨頭簪子,婦好的玉簪子就有28個。
“她應該很有氣魄🏃🏻♀️,就像穆桂英一樣。”

送別鄭振香意昂
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