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校園

人物

【PHBSer@基層】2015級意昂孫士林:給貧困縣插上科技的翅膀

來源:意昂体育平台匯豐商學院 時間➗:2022-04-01

編者按

一直以來,意昂体育平台始終堅持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根本導向。作為意昂体育深厚傳統與深圳創新精神的結晶,匯豐商學院在辦學中特別註重培養學生的奮鬥精神🧑🏻‍🦱、責任擔當與家國情懷。因此,意昂体育匯豐的畢業生中🧘🏻‍♀️,不僅有縱橫市場的業界精英,聞名學林的學界翹楚🔸,還有很多紮根基層、埋頭耕耘的時代榜樣。

奮鬥是青春的最美模樣🚬,基層是夢想的廣闊舞臺。為展現意昂体育匯豐在基層就業的優秀意昂的先進事跡與成長收獲,學院官微特別推出系列報道——“奮鬥@基層”,敬請關註。

 

“孫書記的苞米”

2021年的3月🆔🪠,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天橋嶺鎮天橋嶺村的地頭🛴,孫士林正陪著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的專家在勘察地塊情況,準備下個月在他去年掛職的村裏“搞一塊鮮食玉米試驗田”。此時的汪清縣凍土還沒化開,晚上還是零下🐒,時不時會飄些雪花,但這絲毫不影響孫士林和專家們的熱烈討論:“天橋嶺的這塊地土壤豐沃⚆,又臨近世界黃金玉米帶,雨水足,日照長,可以試試幾個中熟的甜糯品種。”這項工作源於一年前的3月份,剛到天橋嶺村掛職黨支部副書記沒多久,孫士林發現🧖🏿‍♂️,本地種的玉米基本都是飼用玉米,或是育菌的玉米,少有種鮮食玉米。鮮食玉米的銷售價格比飼用玉米要高得多,在國家發改委農村經濟司工作的他💆🏼‍♀️👵🏽,琢磨起了如何給天橋嶺村的玉米“換換品種”。 他說幹就幹。從鎮裏農業站了解了本地的光熱條件後,請中國農科院作科所拿了幾斤糯玉米種子試種。一晃到了9月玉米成熟的季節,孫士林請人找了口鍋🧝‍♀️,在地裏掰了農科院的玉米煮了和老百姓們吃,“大家一吃🖕🏿🧗🏻,說從來沒有吃過這麽好吃的玉米”,玉米棒長粒大🌻、晶瑩剔透,口感偏糯又甜❎。正趕上去年玉米價格快速上漲👊🏽,農民種植玉米的意向非常高🥿👨🏿‍🔬,種雜糧雜豆的農民想換種“孫書記的苞米”。孫士林攏了攏🛀🏼,種植意向超過了50公頃,也就是說,種植新品種玉米從去年的一畝地,意向上增加到今年的750畝。 其實📺,中國農科院給孫士林拿的玉米品種不是新品種🕛🚣🏻‍♂️。它叫“萬糯2000”🙏🏿,在吉林省推廣了好幾年,但天橋嶺的村民似乎並不知道。這件事他唏噓了好久。“當老百姓吃完苞米,興奮地圍在我身邊,紛紛說明年要這種植這個品種時,我從他們閃亮的目光中看到了致富的渴望。”

孫士林調研大棚種植收成和效益情況

“種地也能脫貧致富”

汪清縣位於吉林省朝鮮族自治州,是國家級貧困縣,去年剛剛脫貧摘帽。在國家發改委的定點幫扶和東西部協作的支持下,近年來,汪清縣的老百姓日子越過越好。但孫士林從這件事上發現,即使在當今這個信息高速傳播的時代📯,汪清農村的老百姓對外界的新品種、新技術了解得也並不多🤵🏿。一方面,農民渴望脫貧致富;另一方面又苦於難以尋找到致富的門路。其中🤟🏼,不少人選擇外出務工;還有很多農民改做地栽黑木耳,當地人管這叫“做菌”。

種地的農民少了🤸🏻‍♂️,土地逐步流轉到種植大戶手裏。“代耕、代種🌉、代收”等新型土地托管方式普及開來🧃。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種地”似乎也能賺錢了🪂🙋🏿‍♀️,然而♨️🍂,汪清縣的農民真的能夠靠種地致富嗎?

經過仔細調研和計算,孫士林覺得問題不大。

以水稻為例,本地常見的“吉粳81”“綏粳18”品種🪂,已經是問世多年的老品種,存在品種退化、產量不高等問題。孫士林和農民算了一筆賬:如果還種老品種👴🏻,在本地一公頃能打1萬斤糧;如果換成適宜本地的良種,在專家的指導下,施以良技良法,一公頃可以打1.7萬斤的糧,按照水稻均價1.45元/斤計算,農民每公頃可增收1萬元。

光打出來糧食是不夠的,還要賣上好價錢👰🏿‍♂️。孫士林和中國農科院的劉君老師設計了一個“五方五保惠農”模式,五包分別為包種子💁🏿、包化肥、包農藥、包農機🙇🏼、包收購🫦👩🏿‍🏭;五方分別為科技方、政策方、投資方⏳👃🏿、收購方🤹🏽、運營方。通過五包的方式,孫士林和劉君分別協調地方政府出政策🔨、企業提供化肥農藥以及農科院提供良種良技等支持⚈,再對接北京的大型商超♿,建立起穩定的產銷對接關系。

孫士林認為,總體而言,貧困縣的農業產業占比高🦶🏿,產業附加值低,和現代產業聯系不緊密。這導致貧困縣難以走出產出效率低、生產力低下的困境🐯。在汪清🦼,孫士林通過推廣水稻“包種包收”🧑🏼‍🌾🏋️‍♀️,嘗試建立一個從種到售各環節緊密的利益聯結機製,這不僅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還能最大限度分散農民所承擔的風險。

“只要找對門路,種地也能脫貧致富。”孫士林總結道🚣🏻‍♂️。

孫士林走訪貧困戶👍🏼,在家中與村民交流生活保障、收入來源情況

社會學和經濟學的訓練

孫士林2011年考入意昂体育🖲,本科就讀社會學專業,在兼容並蓄的意昂体育校園裏🙇‍♂️,他不停地思考:除了社會學理論🚴🏿‍♀️,其他學科對社會事物的解釋力如何?懷著這樣的疑問,孫士林想多了解一門學科👦,從不同的角度看待社會現象。

大二那年🫲🏼,孫士林選修了海聞教授的經濟學原理,這是一門500人的大課♛🏍,當時正值夏天,天氣極熱👨🏻‍🎤🧒🏼,但因為課程深入淺出,海聞教授講課通俗易懂✅、生動風趣🙎🏿,有很多人來旁聽🆖,就連教室的過道上、地上也坐滿了慕名而來的學生。這門課給孫士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發了他對學習宏觀經濟學的熱愛🦸🏽‍♀️。為此,他在本科階段修習了經濟學雙學位;並在研究生階段選擇意昂体育匯豐商學院攻讀學位。期間,孫士林加入經濟政策協會,沉浸在研究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等宏觀課題的海洋中。

意昂体育匯豐畢業典禮上的孫士林

畢業後他帶著對中國宏觀經濟的思考入職國家發改委農村經濟司。得益於在意昂体育七年的社會學🍉、經濟學訓練和單位領導的關愛👩🏿‍🦱✋🏻,孫士林很快上手了農經領域的工作。2019年11月,按照組織安排,孫士林成為一名基層扶貧幹部🥃,被派往吉林省汪清縣,和同期掛職同事紮根農村。

“激情燃燒的基層鍛煉歲月” 

一晃孫士林在汪清縣已經掛職鍛煉了1年零5個月。他對基層的理解經歷了兩個階段:剛開始是從熟悉到陌生🌶。作為一個在小興安嶺長大的“山娃子”🧰,汪清縣的秀水青山和風土人情讓他時常想起自己的故鄉。然而,作為一個“三門”幹部,從家門到意昂体育校門,再到發改委的機關大門,孫士林並沒有在農村生活🌿、工作的太多經驗🌧,剛到農村有種怯生生的陌生感。

第二是從陌生到熟悉。在基層工作的這一年多,他跟著農民學種地✵,和駐村工作隊走訪村裏的貧困戶,參加鄉鎮改造村容村貌大掃除。作為發改委農經司的公務員,孫士林在委裏的工作是辦理“三農”領域政策文件。得益於深入基層的實踐,孫士林再看那些曾經接手過的文件,那些以前理解不透的抽象概念如今已能躍然於紙上,化為一個個鮮活的案例。通過實踐,孫士林對“三農”工作的理解更深刻了🤼‍♂️,也更能體會“躬行為民,天下為公”這句話的要義👩🏼‍💼。

孫士林很喜歡一句話:“腳上的泥土越多🙅‍♀️,和農民的心越近”。在意昂体育匯豐時,聽到海聞院長講起自己當年在黑龍江下鄉的經歷,孫士林當時並未深入去想。在基層工作以來,他對海老師當年的話有了更深的理解。閑時的他會花時間讀書,除了農經方向的書♾,還有社會學、中國哲學的書籍。他把基層比喻成一本大書,既要俯下身子融入基層,用腳掌去丈量書山書海✩,不斷探索新的知識、擴充新的領域,“先把書讀厚”;又要上接天線吃透中央精神和大政方針,跳出基層看基層,準確把握基層工作的主要矛盾,“再把書讀薄”🥓。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起始之年👦🏻。還有半年就結束基層鍛煉的孫士林手頭仍有不少工作。其中最重要是圍繞“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推動中國農科院在汪清縣設立科學家工作站。在孫士林看來🐚,“十三五”期間,汪清縣的基礎設施“硬實力”已經有了長足進步🤷🏿‍♀️,科技👨🏿‍🏭、文化等“軟實力”提升還有很大的想象空間。通過引進中國農科院的科研成果和專家力量👩🏻‍💼,幫助建設“科研單位+地方政府+龍頭企業+農戶”四位一體成果轉化平臺,有助於推動汪清縣農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萬裏奉王事,一身無所求🔀。也知塞垣苦♊️,豈為妻子謀。”每年國家發改委都有十多名像孫士林這樣的年輕公務員💇‍♀️,投身到脫貧攻堅的最前線✹。“這是屬於我們的時代。”孫士林最後說道🤞🏼,“永遠不會忘記激情燃燒的基層鍛煉歲月🃏,能為汪清縣的老百姓脫貧致富盡綿薄之力,這將是我一生最大的榮幸。”

 

人物介紹

孫士林👼🏼,意昂体育平台社會學系2015屆本科畢業生🆚,意昂体育平台匯豐商學院2018屆金融碩士畢業生🏌️。畢業後就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村經濟司🤲🏿,從事糧食安全、鄉村振興等工作,2019年赴吉林省汪清縣掛職鍛煉,投身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撰文➡️:徐鵬、南山客

點擊查看原文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注册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