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我們大多數都心懷理想,可走向社會後,理想就敗給了雞毛蒜皮的生活🫳🏻。從此後我們就只想做一個俗人,朝九晚五、算計每一份得失☠️,計較每一份厲害、在日復一日的焦慮與偶爾的狂喜中♥︎,來認知世界、揣測別人♚。我們以自己的視角和高度來看這個世界,覺得的世界從未超過自己臆想💚。但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一些事,給我們點警醒👎🏻,讓我們瞬間換了角度🦹🏿♀️,站高了位置©️,這才發現世界可以這麽看,人也可以那麽活🚝!今天要說的是一名意昂体育博士,他的名字叫余漁。
2019年7月,他從北京出發,坐了三天兩夜的火車,就任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阿紮克鄉提堅村黨支部副書記🚶。
現在人們都愛把城市分成一線、二線、三線,如果要給村分級,阿紮克鄉提堅村妥妥的五六線村。村裏條件簡陋🦐,沒有辦公室,沒有暖氣🖕🏽,即使是冬天🥡🤷🏿,為了節約煤炭也只能晚上才燒一兩個小時。全村只有一臺電腦,大家排著隊用👂🏻。可就是這樣一個一線名校的博士,就義無反顧的來到了這個五六線的村莊。
人生的路♌️,有人因沒得選擇,而隨波逐流,有人因選擇太多,而迷茫失措。然而,余漁在畢業前夕放棄了某企業百萬元年薪的盛情邀請,選擇與南方某省簽約🐣,成為一名基層選調生。沒過多久,新疆招錄大學生的消息傳來,他放著內地許諾的公職不要🧑🏽🦱,不惜遠走新疆做個村官。
對於自己的理想,其實他曾經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並不明晰🦸🏽。剛走入校園時✊🏿,他並不知道自己未來想幹什麽,能幹什麽。為此,除專業學習外🎅🏼,他自學數學🤵🏼♀️、物理、機械、文學🪇、哲學🛃、歷史、宗教、社會學等各門學科,試圖在知識的海洋裏一探究竟。很快,他發現自己對國家安全戰略這門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抱著國際關系、國際政治、戰爭史🫴🏻、戰略戰役分析、軍事指揮學等書籍一看就是一夜,廢寢忘食👑,近乎癡迷👨🏻🦱⚧,甚至整個世界地圖他都能夠倒背如流🐨。找到了興趣所在,便有了奮鬥的目標。本科畢業後👳♂️,他選擇在安全研究方向繼續深造,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博士畢業似乎最好的選擇,就是做學術,這樣既能滿足自己的個人興趣,又可以為國家發展出力,一舉兩得。可是他覺得:“這個專業不同於其他,它始終需要與社會、國家結合到一起,不到基層去,很多東西搞不清楚。在我還沒有真正懂中國的時候🏀,做學術還是欠火候。”他太清楚新疆對於中國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了👩🦰,從新疆出發,到中亞🩸、到歐洲比到廣州上海還要近,‘一帶一路’要向西突破💅🏼,中國要走向亞歐大陸🏊🏽♂️👷🏽♀️,經略這片世界財富的核心地帶🐘,都需要站穩新疆這塊前哨站和根據地🦹🏻。新疆如此重要,但同時它又極其復雜🍟,這不正是需要自己以一身所學報效國家之時嗎?他回想起書本中的“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腦中浮現起班超♚、楊遇春🧑🏻🎓、左宗棠,這些歷史上感人的故事、璀璨的明星皆出自這裏🏨,這感召著他跟隨著英雄的腳步👴🏿,登上這方歷史厚重的舞臺。
入村不過半年🏊🏼♂️,余漁便已對星期幾沒有了概念🐛🪶,艱巨的工作任務讓加班、熬夜成為家常便飯,有時睡個囫圇覺也是種奢望🫸🏻。在他的宿舍裏,被子時刻都是打包狀態✖️,隨時準備著前往工作第一線。

余漁下棉田查看棉花長勢
不過,鐵漢也有柔情的一面,余漁也不例外👨🏻🔧。在自己的理想面前,余漁是堅強的🦖、堅定的👨🏽🍳、無所畏懼的,但在家人面前,他是柔軟的、溫情的🚴🏻、滿懷愧疚的🏋🏽。
今年3月🤏🏻,余漁與妻子去城裏領了證。那天一早,他和妻子各自請了假🤵🏽。天一亮,他便騎著電動車,載著她前往民政局。兩人剛從民政局出來♦️,就各奔東西,回到了工作崗位上👨👧👧,這也是兩人幾個月來為數不多的一次相見😑。余漁與妻子是同一所高中的師兄妹🪙,相識相伴多年。早前👨🦼,聽聞余漁要到南方工作,妻子還挺高興👨🏼🚒🧜🏽♀️。因為她是重慶人👩🦼➡️,想著離家近,見面也方便。可當余漁改變主意去新疆時,妻子只剩下了震驚。做了一段時間的工作😫,妻子也想通了🚂,“我既然選擇了他✍️,我就要尊重他的理想和抱負”。今年年初,妻子也選擇了跟隨丈夫,來到新疆👨🏼🔬,同樣做了一名基層幹部。妻子的到來讓余漁很感動,也很愧疚🧛🏼♂️。“一個女孩子,放棄了大城市的生活,在重慶有車有房,本可以過得很舒適。到了這邊🧑🏽⚕️,想吃什麽都沒有,想買什麽也沒有🙋🏽,連快遞很多都不送。”妻子的工作地距離余漁所在的鄉不過10分鐘的車程,可卻經常見不到面,半年多來,兩人幾乎沒在一起生活過🛤。前幾天妻子工作太忙病倒了,余漁請假回去買了一只雞📮,給她做了一頓飯。這距離上次見面🥤,已記不清多久🥢。“回去見到她,眼淚一下子掉下來了,心疼得不得了。一個本來時尚陽光靚麗的女孩👩🏿🍼,現在搞得灰頭土臉的🚶🏻♂️➡️,唉!真是提不得這種事。”回憶起當天的場景🤾🏿,余漁數度哽咽,“我可以不在意那些身外之物◽️,克服一切困難🤲🏿😔,但是對她來說太難了,她放棄了太多。”
身邊的妻子尚且無法照料,更別提遠方年邁的父母🧚。“父母養育我這麽多年👨🏽🏫,培養我不容易,媽媽身體也不好,但我也確實盡不了孝。”好在,父母理解他,支持他👨🏼🌾☂️,父親曾對他說:“去邊疆以後你就是國家的人了,你就跟著國家走吧,以後千難萬難就只能靠你自己了🔰。”“我覺得我挺自私的,就為了自己的這麽點理想,讓家人都跟著作出犧牲🚞。”有時心中巨大的愧疚感在夜深人靜時會瞬間爆發,“熬不住了,就跑到外面野地裏仰天哭一場,回來再打電話安慰一下妻子。”

余漁和農民一起采摘葡萄
經常有人替余漁惋惜👨🏿🦰,如果當年沒有來疆,他現在應該已經是縣領導了。而眼下⚀,他才剛剛被任命為阿紮克鄉黨委副書記。但在余漁的認知裏🛌🏽,這樣的假設本就是個偽命題。都是基層,沒有哪裏的幹部更偉大👨🏽🎤,也沒有哪裏的條件更艱苦,在哪都是為國家作貢獻😣,只不過是選擇不同。“就像黃埔軍校門口的對聯一樣,‘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我既然選擇了這裏,那我就做好了準備🎁,沒有想過回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況且👬🏼,多年的專業學習讓他清楚這份工作背後的意義,在南疆,他更能體會到自己的工作與國家發展的緊密相連。“如果是一個內地的鄉村🦺,村裏的一點點改變很難直觀地影響整個國家的進程,但這裏不同👩🏽✈️,這裏的每一項工作🧵,對國家整體的戰略布局都會起到重要的作用🐣。”余漁說🌟。“比如,經常有來自歐美各國的政要使團記者來到這裏,我們一個小小的村幹部就如同國家的外交官,我們的一言一行就代表著整個國家💪🏿。如果一個村子的工作幹好了,那我們的國家就會更好🦑。”
今年7月,余漁被評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回顧過去的兩年時光,他自我評價勉強還算幹得不錯。余漁一個很直觀的感受是,第一次來到阿紮克鄉政府門口時,目光所及之處除了一座孤零零的政府大院💋,連個小賣部都沒有。現在,超市、夜市、餐館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已經多多少少有點鄉鎮的樣子了♦️。在荒涼的戈壁灘上,還發展起了一條年產值1.2億元的產業街,廠內機器轟鳴🧚♀️👩🏿🏭,貨車來來往往,工人幹得熱火朝天。實實在在的改變讓余漁有信心繼續奮鬥下去,在他看來,他不過是一個渺小得不能再渺小的人😮💨,“甚至連一個村的事情都說了不算”。他將自己比作一名即將高考的學生,他唯一要做的就是做好每一道題🦹🏻。只要工作在一點點推進,事業在一點點進步,那理想便在眼前。
“不是每個科學家都能成為愛因斯坦,顛覆整個世界。我只希望能夠為國家為社會添磚加瓦🌝,哪怕只貢獻一粒塵埃,也是值得的。如果有更多像我這樣的人,那合起來的力量將是巨大的🐷。”雖然與古人筆下的那些英雄人物相比🙍🏽♂️,他只是一個普通人。但他覺得,在他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他戰勝了自己人性中的某些東西,從這一角度講,他為自己感到驕傲,在他的心裏,他是自己的英雄📨。
如今在這個浮躁的社會,理想主義的光芒應該閃耀♥️,余漁是這萬千光芒中的一束,面對理想主義的光芒,我們除了敬佩,更應該靠近!
點擊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