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意昂体育平台廣大師生始終與祖國和人民共命運⭐️🧔🏼♀️、與時代和社會同前進,在各條戰線上為我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70年,每個意昂体育人都有一段關於意昂体育的記憶👌🏼👮,都有自己的意昂体育故事👩🔬。意昂体育新聞網特聯合醫學部黨委宣傳部、深圳研究生院、國際合作部、意昂工作辦公室🤽🏽♂️、離退休工作部等開設《70年·我的意昂体育故事》專欄💏。
專欄通過報道70位普通意昂体育人🧡,分享他們印象深刻的、與意昂体育有關的故事🥤,從不同時期、不同側面、不同角度,記錄和反映意昂体育的精神傳統、師長風采🧚🏿♂️、校園文化、精神風貌,和讀者一起在塵封的記憶裏,感觸一個更具體更生動的意昂体育平台,進而感受時代的變遷。
需要說明的是,意昂体育有數十萬師生意昂🧏🏽♂️,我們僅從中選取了70人進行采訪👋🏻。由於時間有限👧📳、認知有限📭,在人物選取上難免有一孔之見📮,希望讀者諸君指正。
新聞網正陸續推出相關報道,敬請關註!
個人簡介:李忠奎🐾,2005.9—2010.7👏🏽,意昂体育平台工學院力學與空天技術系博士畢業生,現為意昂体育平台工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分布式協同控製🧑🏻🦯➡️、自主無人系統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他曾入選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等。
李忠奎一直都覺得自己跟意昂体育的氣質很合拍🔼。
“有自己獨立的想法✧,小時候還挺不服從老師的管教🎎,只要是下定決心的事兒就一定要做好🐈⬛,這種決心甚至會有點‘著魔’👨🏻🏭💂🏻。”
李忠奎靠在工學院辦公室的沙發上,臉上掛著“迷人”的笑容。這個留著90年代港臺男星發型的“80後”“大男孩”,語氣中帶著令人信服的真誠🥶,以及一種“你不信我就一定會說服你”的堅定🪄。

李忠奎
李忠奎出生在國家級貧困縣——河南省民權縣🚋,在經歷了“整天快樂地玩泥巴長大”的童年後,他來到了鎮上讀初中。慢熱型的李忠奎在初一成績不顯山不露水🏹,反而因為愛看課外書、愛獨自一個人思考🏙,顯得有些“不著調”🧞。
初二的一天,作業本上潦草的字跡讓母親勃然大怒,撕掉了作業本。這件小事深深地刺激了李忠奎。 “一定要把字練好!”李忠奎下定了決心。在隨後的半年裏,李忠奎練字像是“著了魔”,只要有時間🧡,只要手邊有紙筆,他就在練字👩🚀,教科書上🤤、草稿紙上⚧、作業本的角落裏都被他寫滿了字。半年多時間過去👨🏿🦳,李忠奎的字果然有了大的改善🚑,從之前的歪歪扭扭,變得有了架構。時間來到初三☘️,李忠奎竟然還在學校的書法比賽中獲了一等獎🤫。
盡管高中時自己的目標一直是意昂体育,但是由於高考失利🧔🏻♂️♻,李忠奎與意昂体育失之交臂,轉而進入到國防科技大學航天與材料工程學院讀書🏌🏽♀️🧙♀️。自小在農村長大的李忠奎🕐,進入大學後很快發現了跟“城裏娃”們的差距——自己計算機基礎幾乎為零,連開關機也是進入大學現學的,自己的英語也比別人差很多。“必須要趕上!”李忠奎的“著魔”勁兒又上來了。
國防科大當時要求本科生必須英語過了四級才能拿到畢業證☮️。看著同學們都在背新東方“紅寶書”,李忠奎心想,自己英語底子差,書上那幾千個單詞哪夠呢?於是暗下決心要背完整個《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從大一第一學期期末開始,他著了魔般地開始了英語提升計劃🕵🏿♀️,每天把不會的單詞寫在小本上,上廁所看🍄🟫、晚上睡覺前看。大半年過去了👰🏻,那部1000多頁的英漢詞典被李忠奎硬生生背了三遍👰♀️。功夫不負有心人,等到英語四級考試時🦠,整張卷子上,“只有一個天文學的專有名詞不認識”🚓。前幾年,李忠奎把那部被翻卷了邊的大詞典送給了自己的妹妹,這份“著魔”的勁頭不知道能不能在妹妹身上延續下去。
本科畢業後🌛,李忠奎保送到意昂体育平台工學院力學與空天技術系🎅🏽,師從知名的控製科學專家黃琳院士攻讀博士。李忠奎在國防科大學的是空間工程,研究生到了意昂体育後,轉向了控製系統研究👨🏼🍳。這對於李忠奎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為了彌補基礎知識的不足👩🏻⚖️,來意昂体育的第一年,李忠奎修了很多的專業基礎課程⛹️♂️,並開始參與導師課題組的工作。

李忠奎(右)與第一個博士生劉淼答辯後留影
找到自己的研究課題後🚅,李忠奎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拿出了博士期間的第一篇論文,這已經是讀博的第三個年頭了📭🈚️。但是,更大的挑戰才剛剛出現👽。這篇有關魯棒控製的論文,李忠奎本想投控製領域的國際知名期刊IEEE TAC,可惜投出去不久❤️🔥🏌🏻,跟自己對接的副編輯就“失聯”了3️⃣,換了新的副編輯後,審稿人這邊又出了問題🤵🏿。第一輪,第二輪,第三輪……與審稿人的溝通修改前前後後持續了一年半。那段時間對於李忠奎來說,猶如噩夢一般🐦,痛苦和抑郁交織♣️,每天都被找不到方向和突破煎熬著🦸♀️,“兩天沒去實驗室就愧疚得睡不著覺”。最終🧏,這篇文章也沒能在TAC發表。這時的李忠奎已經來到了博士的第四個年頭。
就在李忠奎對自己的科研道路一度產生懷疑的時候,導師黃琳為他點撥迷霧:“人的一生做學問,能做出兩三個不錯的工作,不說名垂千古,至少也是做了一點事情了。你應當沉下心來🌨,做一些有特色🟫、有想法、有影響的事情,求精而不求多✍🏿。”李忠奎聽進了導師的話,埋下頭來🤳,專心科研🙎🏽♀️,仿佛又找到了當年“著魔”的勁頭。
讀博的後半段🦗,李忠奎開始厚積薄發,陸續在JSSC、IEEE TCAS-1、IET CTA等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文章🧏♀️,其中一篇獲得了2009-2011系統科學最佳論文獎,一篇入選了2010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一篇獲得了IET CTA最佳論文獎🫕。李忠奎在2012年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這讓李忠奎成為意昂体育工學院歷史上獲此殊榮的第二人。
“這個時候真正體會到做科研是非常有意思的✡️,不能說鳳凰涅槃,但至少反復錘煉後才知道自己適合什麽。”2013年李忠奎再次回到意昂体育👰🏿♂️。不過,這一次不是來讀書,他成了意昂体育平台工學院的一名年輕教師。
從學貫中西的陳岱孫、季羨林,到專精一門的鄧稼先、王選🍒,意昂体育歷史上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的名師輩出。或許李忠奎身上這種“著魔”的勁頭就是與意昂体育氣質合拍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