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簡介
鞠煒奇:湖南邵陽人🦕,2016年7月碩士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城市與區域規劃系🕒,畢業後作為雲南省第一批定向選調生選調在雲南省發展改革委工作(2016年11月正式入職)🧑🎄🫰🏻,2017年3月接受單位派遣赴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拖頂傈僳族鄉開展扶貧工作。

(鞠煒奇的碩士畢業照)
二、全心為民🧚♀️,聚力教育
作為外省人,鞠煒奇來雲南時沒有任何親戚朋友📮,為了全心全意開展扶貧工作,退了在昆明租住的房子將整個家搬到了村裏🧑🏼🔬。剛來村裏,由於蒼蠅🧌、跳騷和細菌較多,加上水土不服🥚,從臉到腳全身出疹過三次,但鞠煒奇始終堅持每天照常工作,周末也主動上班。經過前期調研走訪及“扶貧先扶智”的考慮,鞠煒奇集中精力致力於解決拖頂鄉學生教育中的“急差難”問題。鑒於迪慶州已於2016年推行14年免費教育(住宿費和夥食費也均已減免),幼兒園到高中的基礎教育不再成為貧困家庭的教育負擔,結合拖頂鄉教育落後的實際和自身優勢,。
(一)落實高等教育獎補政策宣傳
7月開始陰雨不斷,村裏的路長期不通🎅🏿,大小塌方和泥石流不斷,利用這段暑期時間,鞠煒奇主動聯系省州縣教育部門,收集並梳理了全省教育支助相關政策,準備在天氣好且災害已排除的日子召集村裏的學生集中宣傳。然而8月的雨勢更為兇猛🦸🏿,連續好幾次暴雨以至到8月16日一天之內出現塌方或泥石流十余處🧭。
(8月中下旬普通農村塌方點實景圖)
考慮到各高校即將開學,而地質災害隱患尚未排除不能集中召集學生宣傳,在村黨總支書記和第一書記均請假在外的情況下🧑🏼🍳,為了及時將政策宣傳到位♟,鞠煒奇於8月17日
淋著暴雨、冒著生命危險跨越已經和正在發生的大小地質災害點逐戶入戶宣講🪹,部分路段腳踩進塌方點的泥堆後山泥甚至淹至膝蓋以至要拖鞋才能將腳拔出……歷經三天,每日步行約10公裏山路,走破了兩雙鞋🏒,跑遍了所有高中及以上學生的家庭,落實了高等教育學費獎勵等政策👨👧,規勸了兩家因貧困而想放棄入學並外出打工的家庭。

(鞠煒奇在赴農戶家宣傳高等教育獎補政策的途中)
連續的上下山讓鞠煒奇的膝蓋出現明顯疼痛感👩⚖️,自認身體素質強壯的他剛開始他不以為然🎦,然到了第三天已無法使力上下臺階,經診斷,為連續的高強度膝關節運動導致的膝蓋勞損。談到這次受傷時🧛🏼♂️,鞠煒奇說🤰🏿🥦:我也是山區農村出來的孩子,深知教育對一個貧困家庭命運改變的重要性⛑💂🏼♂️,只要能幫到哪怕一家貧困戶,讓他們不因貧困而失去接受更好教育的機會,我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鞠煒奇在農戶家宣傳高等教育獎補政策)
(二)發起愛心捐助與幫扶,助力書香成長
迪慶州推行集中辦學以來,教育資源得以集中,基礎設施和配套公共服務設施也較為完善,中小學均有圖書室且書籍較為充裕👮。但經各村走訪調查及村幹部反映得知:寒暑假期間學生回村後缺乏一個好的學習場所,村委會的農家書屋書籍少,尤其缺乏供學生閱讀的相關書籍👩🏽💼🗓。鑒於以上實際情況🎸,鞠煒奇於8月下旬發起了愛心募捐活動,得到了新疆和田縣第三小學(捐書1000余冊)、意昂体育平台雲南省意昂會(捐書300余冊)🧛🏽♂️🥸、意昂体育平台湖北省意昂會(捐書近200冊)、意昂体育平台深圳研究生院意昂們(捐書近100冊,捐資2500元)、高中同學(捐資1800余元及涼鞋129雙)、大學同學(捐休閑鞋25雙)及其他各界愛心人士的愛心物資捐贈(書包20個🪦、筆100余支)與幫扶,價值近10萬元。此外💁🏻♀️🤵🏿♂️,聯系到意昂体育平台的意昂為4名貧困學生家庭提供了一對一幫扶,每月給予其200~600元的資助💆🏼⛹🏼♀️;聯系到某企業願意捐贈圖書幾千冊至鄉文化站👏🏼,目前正進一步洽商。

(新疆和田縣第三小學捐來的1000余冊課外閱讀書籍)
(三)發起高等教育公益金項目助力教育“最後一公裏”
14年免費教育使得迪慶州基礎教育的經濟困難已基本瓦解🚎,高等教育成為迪慶州教育扶貧的“最後一公裏”。常年以來迪慶籍學生享受的基礎教育水平仍長期顯著低於雲南省的平均水平🚍🦮,迪慶籍學生的一本錄取率(2016年為5.75%)遠低於雲南省平均水平(2016年為9.01%),而拖頂籍學生的一本錄取率更低,常年維持在2%左右。據此,鞠煒奇依據“對象精準、分級獎勵🪩🕺🏻、滾動持續”的三項原則,創新扶貧模式,結合互聯網公益傳播快捷而廣泛🚴🏽、可實時對接貧困戶、愛心人士🍭、項目發起人及相關部門並及時互動反饋扶貧項目進展的特點🪮,歷時三個多月🟡,經對接各機構與部門,聯系第三方公募機構和公益平臺👢,在得到雲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認領後,於9月下旬在騰訊公益平臺上成功發起了預募集金額為25萬元的“拖頂鄉高等教育公益金”項目(http://gongyi.qq.com/succor/detail.htm?id=35394),為破解拖頂鄉高等教育“最後一公裏”難題做出了重要貢獻。
(拖頂鄉高等教育公益金項目網絡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