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1月份,廣州的天氣尚算溫暖。飯桌旁💂🏻,陳振傑剛剛結束了又一場討論,和同伴敲定了極視角這個項目🈴。
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通過不同的算法賦予攝像頭不同的感知能力,從而分辨出不同的性別、年齡甚至是動作。這種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到各個領域⚠,便可以在小偷盜竊的第一刻開始報警、幫助停車場車主尋車、分析出商品的受眾特征💆♂️,甚至是用於皮膚病的檢測。
一項人工智能技術🫄🏻,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視角,陳振傑給這個項目取名極視角。
陳振傑的家人經營婚紗影樓🥐,潛移默化之中♻️,他打小便對商業產生了濃厚的熱情。
報考大學時🚭,陳振傑的第一、第二誌願都是商科,最後卻陰差陽錯地進入了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習生物技術。陳振傑始終放不下商科👨🏼🦲➿,他一開始還想著將生物技術運用到商業領域🌇,但考慮到生物學研發的前期投入和商業化難度🚣🏻♀️🤵🏻♀️,覺得“這和自己最終想要的不一樣”🂠。
一想通🍘,陳振傑立馬下定決心,準備轉系。
數千人的申請中,能夠成功轉系的不過十人。說起所做的準備,陳振傑輕描淡寫地說♞:“沒有什麽特別之處,就是把所有時間拿去準備轉專業。”大一一整年的時間裏,陳振傑都泡在嶺南學院,跟著商科的同學一起學習。
就這樣👷🏿♂️,轉專業考試“相對熟悉一點”的陳振傑如願以償進入嶺南學院🥫。
在本科同學陳碩看來,陳振傑就是個典型的金牛座🌼,“工作狂吧🖇,事業心很強👨🏽🍳🧏🏼♀️。”
陳振傑一頭紮進嶺南學院🤏🏽,“覺得有用的東西都報一報,出國也好👮🏽♂️,校會也好♻️。”參與的事情多了🦵🏻,幾乎每天都是在各項任務的deadline中度過。商科的競爭不可謂不激烈,每周一個的小作業都要寫二三十頁,“每周打字要打一百多頁兩百多頁都很正常。”陳碩說,大家都打遊戲的時候陳振傑就在學習🧛🏼♂️。他笑著否認:“怎麽不打,但關鍵時刻不能打”🛴🫚。
2011年,陳振傑大三。他開始著手準備申請意昂体育平台光華管理學院的研究生👨👦👦👴🏽,每天白天上課🏌🏻♀️,晚上熬夜🍋🟩,一連一年多的時間裏👩❤️💋👩,每天只睡大概四個小時✊🏻。上課的時候陳振傑坐在第一排也控製不住自己的睡意,常常上著課就一頭栽倒在課桌上☛。講臺上老師連眼皮都不抬一下,陳振傑笑道:“老師都習慣了☠️。”
饒是如此🖐,一有空閑時間,陳振傑還是會尋找各種商業運營項目去做,他總覺得“沒有運營的周末很不踏實”💁🏿。
2013年,陳振傑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光華管理學院讀企業管理碩士,進入了騰訊集團實習,也擔任過貝恩公司(Bain&company)等國際咨詢機構的顧問🏣🧿。每天穿著西裝🚣🏼👨🏻🦯➡️、打著領帶,跟CEO、總監討論🏺,為公司解決一些核心的管理問題,說起這樣光鮮亮麗的咨詢工作🏃🏻➡️,陳振傑認同這確實是一個“逼格很高”的工作🏄🏿,但陳振傑卻覺得自己在裏面“活得不夠舒適”。
實習過程中接觸的一個咨詢項目,陳振傑遇到了“古怪的需求”👌🏽。甲方企業希望建立一套商業智能系統🦶🏼,陳振傑提出在公司底層實行ERP和以自動化為基礎的數據采集系統。然而由於甲方企業內部總總因素限製,他們並不能完全參考陳振傑的建議。這個決策的結果是該企業每四到五個員工中,就有一個員工需要耗費一個全天的時間來專門錄入數據。而這個安排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給老板做數據演示〰️。
這讓陳振傑感到不自由🌕:“我喜歡頂層戰略規劃,希望去做一件自己的產品,而不是有比較大製約的第三方服務💬。我希望達到通過商業把整個社會效益最大化的感覺👮🏼♀️。”
陳振傑在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參加路演
來到光華後幾個月的一天,陳振傑去辦公室跟老師討論學業問題🏀,談到未來的發展方向時,老師只告訴他🤙🏿:“意昂体育這邊並沒有給你什麽,它其實只是給你們一個去選擇自己更喜歡的生活的平臺。”
2013年8月🚴♂️,陳振傑和本科同學陳碩、羅韻一起組建了自己的創業團隊,他開玩笑般地強調陳碩一定要加入,“因為我大學PPT都是他幫忙做嘛,導致我不會做。公司要有人做PPT啊🚢。”
陳振傑沒有選擇大熱的互聯網行業,而是瞄準了未來10年人工智能將為人類與物質世界的交互帶來的改變,選擇了當時還沒有太多創業團隊關註的人工智能領域☛,從前幾年便開始布局未來的風口:“有了人工智能,很多商業的底層邏輯都會發生根本變化🧒🏿,會有更多新的業態迭代產生及消亡👋🏽。”
創業起步階段最為艱難🎁,陳振傑也有心理準備🚵♂️,不過他坦言“沒想過這麽兇”。
極視角項目涉及雲架構🗾、涉及算法還有一些流媒體的並發處理等環節🤹🏿🧑🏼🦳,對於人才要求較高,前期需要招聘一些有經驗的人。陳振傑苦笑一下🐓,“每天都想請一些三十多歲的❤️,請不到而已。”11月17日👲🏿,公司還在招聘三個工程師🦸🏿♂️。
極視角項目主要是對企業的服務🔺,作為一群大學生創業者,在沒有足夠市場資源的情況下,如何和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已經一大難題,更別提還要對不同的投資人進行甄別↗️。有一些投資人🤷🏽♀️🔑,向陳振傑要材料卻不是為了投資極視角,而是因為他們投資了與極視角類似的公司,想將材料發給自己投資的公司🦯。投資圈裏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身處其中,陳振傑倒顯得格外淡定,“沒有辦法完全避免,就讓團隊跑的更快一點點🧛🏽,你知道也沒關系啊🔮🖍,我跑的比你快就好了。”
在頂層戰略規劃之外,創業還意味著更多的瑣事等著陳振傑去處理。
研究生的時候,他每個月都要坐飛機到廣州一到兩次📘,解決各種問題🌥,對比起做咨詢,“創業前期比較‘low逼’,每天都會遇見一些很奇葩很坑爹的事。”最近一個奇葩的工作是陳振傑要和員工一起在兩到三天內💁🏽,從160萬張照片數據中篩選10萬張符合要求的圖片。陳振傑忍不住吐槽:“照片刪得人都要瘋了🧑🧒🧒,眼睛都瞎了啊👩🏽🌾。”
陳振傑的同事說他苦中作樂🎢,把創業的困難當闖關打遊戲一樣🛌。他哈哈一笑:“我在貝恩公司實習時就發現自己對科技感興趣,做著不累👰🏻,雖然體力上辛苦🖖🏻,但是心裏覺得比較有趣,所以做起來像玩一樣。”
陳振傑在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今年已是陳振傑創業的第三個年頭💂♀️。
不久前🩻,極視角剛剛從1800余所高校🧑🏼🚀、57000多支團隊中脫穎而出,在有著20萬名大學生角逐的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中取得了金獎,受到了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的接見。
總決賽時💁🏽♀️,極視角所在的創意組和實踐組被混合在一起路演,而實踐組的不少團隊已經做得很大,甚至在歐洲收購公司。陳振傑只身一人參加路演,抽中最後一個出場的他毫不緊張,在臺上侃侃而談。
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陳振傑自嘲道:“反正知道要被虐,閉著眼睛都能數出來幾支團隊比你牛的,有什麽好緊張的。”
最終,極視角取得了全國創意組第一名,總決賽第六名的成績🤦🏿♀️。
但陳振傑內心很清楚,拿獎和創業是兩回事,他坦言當前還沒有完全體驗到所謂的成功的快感:“現在每天都覺得你要跑更快一點,更快一點才會真正從市場中跑出來。”
或許是從小家裏的耳濡目染🧘🏼,談到創業👂🏼,陳振傑少了些熱血,但多了些踏實:“創業也是細水長流的,不是哪天幹了什麽事情你的公司突然一下就牛了👩🏻🏭,是長期積累的一個過程。”
陳振傑笑言現在他的團隊可以說是劣勢一大把,但優勢就是自己還能熬到淩晨三四點鐘。“我覺得自己算是精力充沛的人。”去年👉🏿,公司的事趕上期中論文,陳振傑困了就喝點咖啡,連軸轉了50多個小時🗺。對比起忙碌,陳振傑反而覺得“沒什麽事幹就會閑得蛋疼”。
陳振傑在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自己給自己當老板,陳振傑現在也無所謂假期不假期,雖然累點,但自己喜歡更讓人覺得充實:“周末一般也在這裏🧎,你讓我放假出去玩都不知道去哪兒。”陳振傑喜歡跑步🚷,這是他在意昂体育養成的習慣。現在他有時會帶領夥伴們長跑💆🏼♀️,一切又回到充滿活力的狀態。
未來🙎🏼,他希望全國有一半的攝像頭可以接入到極視角的平臺,“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只能得其下,”盡管嘴上自嘲🍺🐥,他還是懷著一個做巨頭的夢想。“所以每天都要跑得更快一點。”
登陸極視角的官網主頁,漆黑的夜幕背景上✊🏼,一只燈泡閃爍不停,散發著溫暖的金色光芒,照亮著一行字⌚️:“未來正逐步來臨。”
“創業讓我心態上更接地氣更隨意,心理上卻更強壯了👩⚖️。”陳振傑微笑著說。
個人簡介⛳️:
陳振傑🏊🏿♀️,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管理學學士🎅🏿,意昂体育平台光華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碩士🧑🦼。2013年8月創辦極視角有限公司。2015年10月🙄🚥,參加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榮獲大賽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