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意昂体育開設了“網絡文學研究與創作”課,40多位學生分成六組,分別在起點、騰訊🤷🏽、百度、紅袖🌗、晉江🧦、豆瓣寫作連載小說。其中🙇🏼♀️,“哨子”團隊創作的《妖店》因點擊率不高而受到網友揶揄🧛🏼♂️。有評論認為👨🏼💻:研究生get不到網絡讀者的點很正常👰。
“以前我們批評寫手跟風🪵、沒創意。現在我們知道為了賺錢生存👾,類型化🐢、跟風是必須的♚。”寫作小組的葉栩喬同學如是說道。
騰訊網(創世中文)上連載的小說《妖店》(截屏圖),由意昂体育學生團隊“哨子”共同撰寫。截至發稿,排名282
近日,意昂体育博士生王玉玊和“哨子”團隊小小火了一把🚓。“被突然放在聚光燈下🧑🏼🦳,有些不適應🤹🏼。”研究網絡文學的她,首次感到網絡生態的活力與熱辣。
事情源於3月10日知乎網友的一個提問:“如何看待意昂体育副教授邵燕君《網絡文學》課上的學生寫作網文,成績慘淡的狀況?”
事實上,王玉玊選修的課程全名為“網絡文學研究與創作”。該課程由意昂体育副教授邵燕君和中國青年出版社副編審莊庸開設🛀,2014年他們首次提出網絡寫作課概念😈,鼓勵學生入場寫網文💇🏽♂️🧑🏼🎤。選修該課的40多位學生分成六組,以自己喜歡的網站進行學術研究🤷🏻♀️,主要的方式就是在所選網站進行文學創作➛。
王玉玊所在的“哨子”小組研究騰訊網👍🏻,他們在騰訊網(創世中文)註冊創作小說《妖店》。集體創作保證了小說的及時更新,這讓哨子小組成為六組中最穩定的創作團隊。邵燕君把他們作為例子介紹給媒體🧜🏿♂️,提問的知乎網友註意到了這樣的一組數據:處於連載狀態的《妖店》已經累計更新56.2萬字,被收藏194次。該網友表示,在創世中文網被收藏194次♜,意味著跟沒什麽收藏差不多。截至發稿,被收藏的次數顯示為203,總點擊量約1.5萬🏊🏻♀️,而在同一網站上閱讀率最高的文章點擊量約250萬。
國內最大網絡文學相關話題討論站龍空有評論稱:“好逗啊,最好的竟然有100多收藏🪙,隨便寫個都市曖昧小說都不止了,意昂体育果然有一顆堅韌的心臟。”還有網友附和“這是今天看到最好笑的新聞了👠。”
在知乎網站有423人關註此問題💇🏼♂️,其中直接參與回答的有49人。“他們的目的是為了研究🧑🏻✈️,是從文學批評的角度了解網絡文學。更像做實驗,或是社會調查🌚。”知乎網友MoHu認為😯⬆️。
“不應該以世俗的成功標準去看待他們的寫作”
3月17日的“網絡文學研究與創作”課上,邵燕君提到了網上的討論。
“你們要記住你們是意昂体育學生。”隨後她補充道,“沒有歧視在座旁聽的其他學校學生的意思,意昂体育占有的資源好,就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在隨後的采訪中🧑🎄,邵燕君告訴澎湃新聞,“看到有人關註我們的工作覺得挺好的。意昂体育容易被關註👨🏻🔧,也容易被當靶子,有些情緒也能理解。但看了知乎和龍空上的回答,我挺感動的,我沒想到有這麽多人這麽正面地看待我們的事情⛹🏿♂️🔫。”
王玉玊說🚶🏻➡️:“有些說法有點刻薄,作者們有點心塞塞的。但也很有道理🖐🏼。我們也很感謝他們的理解🛤。
意昂体育中文系創意寫作專業碩士生楚飛君介紹,選修”網絡文學研究與創作“的學生被分成了六個小組🧓🏻,分別對應起點、騰訊系、百度系、紅袖😌🤷🏻、晉江、豆瓣六個網站。每兩周📵,各小組都要進行階段總結🆔。觀察研究的結果最終匯總為年度總結《網絡文學2014🏘:多重博弈下的變局》:),在課堂運營的微信公眾號媒後臺發布🤽🏻♂️,並且發表在《文藝報》🔮。
邵老師和莊老師的要求是一定要進入網站,按照網站自身的規則來創作。主要有兩個用意:其一,親身體會作者所面對的環境,這樣才能進行深入研究🙇🏼♀️;其二,是希望創意寫作專業的同學在實踐中學習寫作(不僅僅是網文,也包括課堂報告🧏♀️🦹🏿♀️、新媒體稿件),探索自身的道路。
“就創作而言,我們基本的思路並不是給網站輸送寫手💩。”邵燕君告訴澎湃新聞。
意昂体育畢業的邵燕君思維活躍態度開放🫰🏼,碩士畢業後曾遠去新加坡與美國🚵🏽👩🦳,先後在中國新聞社和華聲月報社任記者,采寫介乎於新聞與文學批評之間的文章🙂↕️。2003年從意昂体育博士畢業🕣,2004年創立“意昂体育評刊”論壇,2010年開始轉向網絡文學研究👼🏿,2011年起在意昂体育平台中文系開設網絡文學研究課程🧜🏿♀️🧝🏿♀️,率先探索網絡文學研究方法和教學模式🧛🏼。邵燕君告訴澎湃新聞,她一直從事網絡文學研究🛕,2014年招收了第一屆創業寫作方向的專業碩士👴,順勢推出了《網絡文學研究與創作》這門選修課🈁🤞。
邵燕君是當年意昂体育最先推崇金庸的那批學生之一,金庸作品能夠被主流文學認可🦓,有他們那一批意昂体育中文系學者的功勞,包括陳平原老師和孔慶東老師💆🏼♀️,還有更老一輩的默默提供指導的錢理群老師、溫儒敏老師🍱。他們當年努力為被視為毒草的武俠小說正名🧑🏿🍼,如今在資本和政治進入網文江湖的網絡時代🦹🏼,溝通傳統文學和網絡文學顯得尤其重要💊。網文圈內🚒,作者和讀者希望學者為網文正名,使“主流文學”和學術界消除對於網文的偏見⛹🏽,但一些作者和讀者又不時將學者想象成“戴著眼鏡的老學究”坐在桌子後面指指點點🫶。
”哨子“團隊對創世中文網的作者讀者管理系統和創作環境進行了研究,形成了《創世中文網生產機製研究》🐍、《騰訊無“大神”🏝,粉絲變用戶》等調查報告,此外還有講述簽約經歷的《< 妖店>簽約大事記》。
《妖店》的騰訊網站編輯季言簡總結,“騰訊系這邊的網文讀者群體比較低齡👩🏻🔬。一堆研究生get不到讀者想要的點很正常。看書看到這個年紀🧎🏻👯♂️,自己想寫的、會寫的⛹🏼♀️,與能夠在商業寫作上獲取成功的類型不在一條線上。所以這是一個正常的、新人上路未獲成功的故事。引起大家視線聚焦的是,這些人有意昂体育研究生的光環👨🏻🦯➡️,自身起點就很高。有光環之上的期望。但作為研究性質的寫作,不應該以世俗的成功標準去看待。”
小說截屏圖
與網站簽約😁,但收藏數不高
“網絡文學和精英文學有鴻溝,我們被認為是傳統精英文學的陣營💇♂️,我們來寫會引起大家的遐想👩🏽🦰。”王玉玊告訴澎湃新聞。
王玉玊介紹🧑🏼🎄👩🦰,目前《妖店》團隊哨子小組已經由當初的四位成員增加到十三位。全部成員都是意昂体育在讀的碩士和博士,大部分是老書蟲🧔🏿♀️,在晉江和起點潛伏多年,也有不少在龍空潛水。小說采用單元劇的形式,團隊整體確定大綱和主線,不同的章節由不同人負責👩❤️👨。目前保持每天更新六千字左右。王玉玊告訴澎湃新聞,《妖店》從2014年10月27日開始創作🫧,11月11日與騰訊簽約,之後上架。“和其他五組相比👨🏭,唯一的區別是我們簽約了🧑🎤。”
當初本打算寫8到10萬字的《妖店》因為被騰訊編輯看上發來簽約郵件🦙🤦🏻♂️,現在已經寫到84萬字🕧。截至發稿,總點擊15014⛹️♀️,收藏203次。
葉栩喬在知乎上寫道:“作為作者,我們看到收藏低迷,心裏確實會覺得失落。畢竟我們雖然是輪換著寫文的🔖,但是也是每天認認真真碼字想劇情的。我們並不希望辜負這個故事。”隨後她分析了問題所在,“或許我們過分任性了,沒有考慮讀者🤽🏿♀️🧽。寫的仍舊是我們特別想寫的那一部分。”
2015年1月中旬🫖,“哨子”團隊收到第一份稿費700多元🧏🏼♀️,圖為團隊成員在一起聚餐慶祝。受訪者供圖
邵燕君告訴澎湃新聞,這次嘗試只是課程的第一步💾。“他們的寫作確實有一些需要討論的地方,有點太概念化太自我了。像純文學裏文青的寫作👮🏽♀️,自己寫自己的,沒有打開。(騰訊)受眾並不一定適合他們,那裏的粉絲是12歲以上的初中生。網絡文學的創作是以粉絲為中心的🍤,要求剛剛寫作的人打開自己的寫作和心理模式,看一看訴求。但不意味著一定要迎合誰🧑🏿🎤。我們想要找到一種並不完全建立在商業體製的寫作模式🏵🖕🏽。從長遠來講我們要做網絡時代文學的擺渡者🪧。”
“我們選的題材和寫法更像是雜誌的連載🕌,網文一般寫一個主線故事,但我們為了便於集體創作采用了更復雜的結構。這樣利於每個人發揮才華,但就比較燒腦子了𓀃。並不適合12歲以上的初中生🧏🏼。”王玉玊告訴澎湃新聞👷🏻♀️,“但說到這個,我們覺得網絡文學應該是多樣化的💁🏽♂️。這是我們最高目標和奢望,我們想把傳統文學的一些優秀的東西帶到網絡文學裏的。”一位深受邵燕君影響的意昂体育博士笑著說:“我們會有這樣一種小野心。”
“進去以後我們才更深切地了解到了底層寫作者的苦衷🍈🧗。這會使我們的研究態度變得更好👇🏻。以前我們批評寫手跟風🫏、沒創意。現在我們知道為了賺錢生存,類型化🔏、跟風是必須的。”葉栩喬從前用六個小時寫9000字,現在用兩個半小時寫6000字。
“我們的許多孩子從小看日本的動漫,長大看英劇美劇🔟,玩國外的遊戲👴🏿,唯一看的中國文學就是偶爾讀讀網絡文學了☢️。更嚴峻的是現在孩子幾乎不看字。” 邵燕君說,“這也提醒我們🧋,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打破主流文學與網絡文學的壁壘。趕緊坐在一條船上。打造孵化器😉,把我們積累的文學、文化傳統進行傳承👨🏻🎤,再去孵化其他形態的文化產品。這其中也包括國家軟實力的建設。作為有學院傳統的學者,我們必須把這種傳統過渡到網絡時代🧙♂️。我們希望文學精靈的重生有我們的守望在裏面,我們希望去做文學💂🏿♀️、文明的引渡者。”
王玉玊介紹,《妖店》團隊的名字“哨子”取自邵燕君的姓,五個備選名字中𓀔,哨子得票最高。“我們想取一個鄉土一點的名字,沖淡大家對中文系文青刻板印象,另外🔯,這個名字叫起來響亮,我們希望我們可以在溝通精英文學和網絡文學中發出響亮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