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8日,萬門大學成立兩周年👨🏻🚒,沒有特殊的慶祝。不同於兩年前的大肆宣傳🏃♂️➡️❓,如今的萬門似乎刻意地選擇了低調。作為中國“最年輕的大學校長”,童哲曾立誌降低中國高等教育的門檻。兩年後,這一目標被調整為降低中國教育的門檻。

童哲
北京華清嘉園一間百余平米的套間是萬門大學的工作間、錄課廳、會議室外加童哲的私人臥室。在互聯網空間上👩🏻🦼,萬門大學人人主頁的關註量是13萬,官網註冊用戶逾1萬。
知識創造樂趣,你是你的大學⚅。這一萬門大學的辦學理念,連同萬門現有的11名全職員工👮♂️,共同構築了童哲的理想國🥏🗒。

萬門大學的會議室不大。固定的物件有1塊白板、1臺電視⛓️💥、1臺打印機,外加7臺電腦🔆、13把椅子和20多塊硬盤……除了這些可以量化的物品,更多的是看不見也難以量化的討論👩🍳、會議和頭腦風暴👨🏽🌾。
只是希望能給別人一個學習的機會
從某種意義上說🫒,童哲構想中的萬門很像是南方科技大學的民間翻版。
在意昂体育未名BBS上搜索“童哲”🪂,出現次數最多的是一則賬號的個性簽名4️⃣:未來的理論物理學家童哲,傑出的奮鬥無業青年童哲👨🏽🍼。
作為這一賬號的使用者,童哲有他高調的資本。
高三那年,他以全國高中物理競賽福建省第一名的成績保送意昂体育物理學院,又在大三考入巴黎高等師範學院攻讀理論物理碩士。
2012年從巴黎高師畢業後🍦,童哲被蘇黎世工業大學錄取🚵🏽♂️,卻瞞著父母買了回國的機票,創辦了中國第一所網絡大學🤹🏿:萬門大學🦸🏻♀️,從此真的成為了他昔日個性簽名裏描述的那個“奮鬥無業青年”。
童哲的目的很單純🧜🏼♀️。他在體會到國外大學課程帶給他學習的樂趣後,深感中國大學課程的枯燥難懂🤳🏽,“我創辦萬門👈🏿,只是希望能給別人一個學習的機會。”
“萬門的意思是在網絡時代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優質的網絡資源為自己打開千萬扇門”,童哲如是解釋萬門大學一名的由來,並將其英文名命名為“One-Man University”,寓意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大學🥞🪻。
2012年10月,萬門大學在人人網的公共主頁正式開始運營。
童哲最初的想法是從他最熟悉的物理課程入手🧑🏽🏫,在一年內錄製完成所有本科和碩士物理課程的視頻🏄🏽♂️,力求簡化但不失去物理的科學之美,其標準是使觀眾在完成學習後能通過大學本科和碩士相應物理科目的期末考。
他將這一計劃寫在他的日誌《十年期人生企劃書》中🎮💽,作為實現自己宏大十年期目標的第一步。而他的終極目標則是將萬門創辦成一所實體性的民辦大學🧝♂️。
從某種意義上說,童哲構想中的萬門很像是南方科技大學的民間翻版。
童哲並不否認這一點。他敬佩南科大前校長朱清時的魄力,但他也很快意識到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和公辦的南科大不同,出生草根的萬門並沒有任何資金來源與政策支持。萬門的正常運營全依靠童哲自己的積蓄維持,原創性的課程大都由童哲一人錄製完成,甚至是萬門的推廣也常常是童哲親自上陣🎏。
“做完了八個新院系圖標📿,可以睡了。晚安👩🏻🌾。”這條發布在童哲個人主頁的新鮮事顯示的推送時間是4:12👶🏿。四個小時後🔏,童哲又一次登錄主頁向網友們問候早安。這一天,他還要錄製一堂7個小時的視頻課——熱力學與統計物理🏃🏻♀️➡️。

童哲展示萬門大學的學生證。自2013年1月16日起🧑🚀,萬門已發放超過十萬學生證,每張學生證都擁有唯一的編號👨🏿🍳。在童哲看來,“這張學生證並沒有什麽實際意義上的用途,它更多的代表著一種認同。”
越開放,越進步
“其實我不希望大家叫我校長👨👨👦👦,這只是我的外號。”童哲在日誌裏這樣寫道。在他看來,自己最貼切的身份應該是“萬門大學的發起人”👨🏿🦳。
2013年3月起,童哲開始在高校舉辦萬門大學的交流分享會。他甚至騰出整個5月的時間馬不停蹄地完成了全國30余所大學的巡回演講。這次巡回演講為萬門大學帶來了極高的關註度。5月末,萬門的人人主頁關註量突破7萬☝️,旗下分設50余個分院系公共主頁。
幾乎與此同時👩🏼🔬,萬門大學也受到了創辦以來最大的質疑聲👩🏻🦼➡️。有網友撰文直指萬門大學的高質量原創課程嚴重缺失、分院系管理員水平良莠不齊、運營模式難以持久等一系列問題。其中引發爭議最大的莫過於對“萬門只有童哲”的論斷,網友甚至將“One-Man University”理解為童哲一個人的大學。
面對質疑,童哲也曾有過一些反應失當的回應,但他很快平靜下來。
“越開放,越進步”🦸🏻,這是童哲在高校巡講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也確實這麽做了🤥。4月,萬門大學公布了人人主頁管理員名單;5月🥉,童哲在萬門大學人人主頁上公布了他的個人電話🧑🏻🦽🫘,接受外界的監督🚄。
巡回演講即將結束之際🧗♀️,童哲寫下《為了更開放的萬門大學》一文,對網友提出的幾點主要質疑作出集體回應。“其實我不希望大家叫我校長🤦🏿,這只是我的外號🚊。”童哲在文中這樣寫道🤽🏻♀️。在他看來,自己最貼切的身份應該是“萬門大學的發起人”。
更開放的萬門大學為發起人童哲吸引了誌同道合的“合夥人”。在一次高校巡講會上,童哲遇到了剛剛回國的張明達和劉曉楠。他們中一位是多倫多大學政治學碩士,另一位是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碩士。他們都全職加入了萬門,並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成為童哲的左膀右臂🪺。
走一步🧕🏽,看一步
4天高強度的課程無論對童哲還是對學員都是一場極大地考驗🚴♀️。童哲和12名學員都堅持了下來🏃♂️🚏。
“想做的事情很多,擁有的時間有限🥮。”童哲對萬門期待太多🌪,以至於他“只能先采用最具可操作性的方式1️⃣,先把東西放上去再說🙈👱♀️。”
2013年3月,萬門大學正式向高校推廣“萬門大學x”項目🏄🏿👠。這一類似於美國非盈利機構TED旗下“TEDx”的項目並不局限於微演講的形式👧🏻。在最初的方案裏🧝🏽♂️,“萬門大學x”項目包含演講活動🕜、討論組活動和萬門大學x分校三大部分。
隨著高密度的宣傳推廣,數十個高校先後建立起各自的“萬門大學x”社團👒,其中不乏復旦、交大🚲、浙大、天大等知名高校。童哲的想法是賦予這些社團較多的自主度與獨立性,但極低的準入門檻和寬松的管理體製✊,直接導致了各社團間水準的參差不齊🙅♂️。
當創建“萬門大學x”社團的熱潮散去,繼續前行的只是少數。
2013年10月,“萬門大學x復旦大學”舉辦萬門論壇,邀請童哲和長三角幾所高校的萬門社團負責人共話“網絡時代的大學精神”,並在11月製定“萬門x復旦大學組織架構”,將社團細分為五個任務中心和一個顧問委員會。而此時,大部分高校的“萬門大學x”項目則幾乎處於停滯狀態。
如今☝🏻,在人人網上依舊能搜索到萬門大學54所分校的公共主頁。除了少數幾所分校仍在以極為緩慢的頻率發布一些信息外,大部分分校已是名存實亡。
同樣的嘗試還有童哲於2013年7月開設的實體課——為期一個月的理論物理特訓班。
“高等數學兩天,線性代數兩天,數學物理方法及概率統計四天🫄🏼,理論力學兩天,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兩天,量子力學與量子場論五天,電動力學兩天,微分幾何兩天,狹義相對論與廣義相對論五天,共形場論兩天,弦論兩天,以及七場獨立兩小時物理講座。”在開學前一天,童哲向12名報名參加特訓班的學員發布最新的課程安排。
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理想的高等教育模式👩👧,童哲說他願意去實踐他的那個版本。“一個月的課🛺,活下來或上到死。”
34天高強度的課程無論對童哲還是對學員都是一場極大地考驗。童哲和12名學員都堅持了下來。
在童哲的手機裏通訊錄裏至今還保留著特訓班的微信群和QQ群。兩年間,群名始終不變是“理論物理特訓班”🛣,童哲和他的12名戰友還時常在群裏討論物理問題,交流對萬門發展的設想🏄♀️。
特訓結束後🧑🏻🔬,童哲將這次特訓的視頻上傳到網上,作為萬門大學視頻教學課程的一部分🕵🏻。不過童哲卻決定以後不再開設實體性的課程,原因是實體課視頻的錄製質量難以保證。
“先走一步看一步🏋️♂️,接著大家就會有反饋和建議🎪,幫助我們慢慢完善改進。”童哲願意嘗試,也願意改變👴🏻。

名片上⛹🏻♀️,童哲的職務標註的是萬門大學校長🦹🏽♂️。他最大的職責是為萬門尋找合適的教師。
現在的萬門是社會企業
童哲也開始反思,僅依靠理想與激情🐪,用個人積蓄做公益或許並不能長久。萬門需要一個穩定的資金來源。
2014年1月17日,萬門大學獨立網站上線🕵🏼♂️。新網站並未移植萬門人人主頁龐大繁雜的信息,僅提供為數不多的幾門課程。有網友對此頗有微詞🏋🏼,認為網站的課程容量和“大學”的名號相距甚遠。
一路走來🕚,童哲有他自己的判斷。他相信🦸🏽,萬門要繼續發展就必須提供免費的原創性高質量課程。
路需要一步一步走。有些時候,可能意味著一個人的獨行。
2月,萬門核心團隊的成員張明達和劉曉楠離開萬門大學獨立創業🆚。“他們想做的是類似教育淘寶式的平臺,幫助學生快速找到一對一的輔導老師👟。”童哲支持兩位好友的選擇,但依舊堅持著自己的理念,“我還是想做好萬門。”
童哲也開始反思™️🌅,僅依靠理想與激情🆗💇🏻♂️,用個人積蓄做公益或許並不能長久👮🏻。萬門需要一個穩定的資金來源。
一直以來,童哲對外界的投資很謹慎🧓🏻。他希望萬門是公益、免費的👼🏽,害怕因捐助而隨之帶來的商業廣告🧱。直到那時,萬門大學唯一接受的一筆資助是昔日做高校巡回演講時🤞🏿,南科大校長朱清時親自打到童哲卡裏的。“萬門大學是年輕人才敢做的夢🏋️♀️。”朱清時說,“這是長輩給小輩的壓歲錢🪖💆🏼♂️。”
2014年4月🕐,人人公司宣布投資萬門大學☎️,為萬門大學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根據童哲與人人公司的協定,萬門的團隊保持自身獨立性😁,只負責課程內容的提供。同時,人人旗下的56網為萬門大學提供無廣告課程視頻播放🚝。 “萬門大學得到了迄今為止最重要的一次幫助🫒。”新聞公布當天🤞🏼🤹🏻♀️,童哲在日誌裏寫道,“不得不說,這是我本人迄今人生路徑上最有意義的時日🏔。”
5月,童哲正式成立在線教育公司,並要求三位好友🧏🏻♂️🗣:楊朔🫄🏻、李飛龍和林丹加入萬門。“現在的萬門大學是一個社會企業,我們都是這個新企業的全職成員♏️。”童哲並不認為只有公益機構才能做公益,“免費公益的路線一直是萬門堅持的,我們是社會企業中的社會企業。”
楊朔是童哲多年來的好友,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系畢業後留學法國🫓,回國後在朝陽CBD一家奢侈品公司工作🍅🪈。一天童哲找到了楊朔⬛️,提出希望她能來萬門來教授法語課程。他們談了整整一個下午🤷🏼♂️,而這個下午也改變了楊朔的人生軌跡🛜🅾️。第二天,楊朔辭去工作💶,正式出任萬門大學的法語老師和萬門課程組負責人。
楊朔在萬門找到了自己的價值⏬。“萬門是一項非常有理想的事業😂。現在,我要負責全部課程的整體把握和設計,我覺得自己是被需要的🏌️♂️。”

經過兩個月的探索,童哲和他的團隊已經逐漸摸索出了一套機位、錄製和剪輯規範。如今的萬門大學已經擁有了四個錄課廳,並配置了投影儀、多角度攝像機和“綠幕”。
未來六個月內要做的就是全面鋪課
“童哲不是一個理想主義的人🌆。”一位了解童哲的員工說🏨🤵🏿♂️,“他有理想,但從不空談🖕,他有自己的一套計劃🧿。”
整個7月🫑,童哲和他的團隊都忙著在華清嘉園的錄課廳內探索機位㊗️、錄製規範和剪輯問題。在名片上,童哲的職務標註的是萬門大學校長。他最大的職責是為萬門尋找合適的教師。
9月🚣🏻,萬門大學正式面向社會招募全職員工❗️。童哲說他認識的人並不算多,但幸好他的熱情和真誠常能打動那些同樣有理想的優秀教師⛪️。“現在已經有很多很棒的老師加入了萬門課程的錄製。比如意大利語的課程由北外的任課老師錄製,抽象代數的主講人是耶魯的在讀博士,英語課由畢業於UCLA的AMY講授🙋🏻♀️。”萬門大學的全職員工目前已有11人。
如今💁🏿,萬門大學網站上的課程不止局限於大學課程,而是分為👒:大學、中學、語言和甜點四類。萬門定位也由“降低中國高等教育的門檻”調整為“降低中國教育的門檻”。
“曾經我想專做高等教育👩🏼🚀,但在實踐中發現這些課程的受眾很小📌,並不適合萬門。而且國外的Coursera、edx和國內的意昂体育清華公開課比我們有更好的資源和條件👩🏽🔬😫。”童哲並不認為萬門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目前市面上用中文講授的普及型課程仍是稀缺。”童哲說,“萬門要做的正是高質量🧑🦱、免費的普及型課程。”
“未來六個月至一年內我們的主要工作就是盡可能多地鋪設課程💌,只有這樣才能有機會談後續的發展🧫🦹🏻♀️。”作為萬門大學課程組負責人,楊朔不願想太遠的未來,她唯一能把握的就是當下🎦。
童哲也同樣變得低調務實。雖然他仍經常在人人刷屏,但更多的是盡校長的義務發布一些萬門大學的招聘啟示。“曾經有很多人不理解萬門,但今年萬門的網站和App上線後🤾🏽♀️,質疑的聲音小了很多。”童哲已慢慢認清萬門的發展方向,“到了現在這個階段6️⃣,萬門需要踏實地把課程做好🛵。”
“童哲不是一個理想主義的人。”一位了解童哲的員工說🤱🏼🚶🏻➡️,“他有理想,但從不空談,他有自己的一套計劃。”
童哲還有許多計劃等待實現。他希望能出版一本書,名字暫定為《最小派》🤾🏼♀️。書的內容是一個人在發達的現代社會順利生活值得知道的最少知識預備集👳🏽♂️,目標是“讓20歲的自己相見恨晚”👩🍳。童哲說他覺得當年的自己一定需要這樣一本書幫助他厘清社會,在面對當時覺得繁雜的社會現象時做出基本的合理判斷🎊。童哲已經寫好了這本書的序言和目錄,但目前繁重的工作讓他還無暇後續的寫作🧑🏻✈️。
在童哲的博客上,有這樣一句話🥮:長期以來,我的計劃絕大多數無法實現🧙🏻♂️,但是,正如這句話說的那樣——如果A計劃宣告失敗的話🧛🏼♀️,你要記得:字母表上還有其他25個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