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校園

人物

孫健:華爾街量化守望者的中國聲音

來源:期貨日報 時間💇🏽:2014-10-13

20141013090959590

位於北京市金融街中心區東側的太平橋大街18號的豐融國際大廈,氣派莊重,處處彰顯著現代國際金融的氣息。近日🧑🏻‍🤝‍🧑🏻,在大廈12樓,我見到了本次專訪的主人翁——摩根士丹利固定收益部中國量化組執行董事孫健🚵🏻‍♂️💇🏿。

國際投行確實處處都帶著國際範兒,如同迷宮👮🏿‍♂️,除了帶有通行證的工作人員外,其他人不準隨意入內👇,透露著種種的神秘🦔。

經過一番等待後🔑,身著白色整潔幹凈的襯衫👴🏽、神采洋溢、笑容可掬的孫健朝我們迎面走來🤽🏿,熱情地向我們打招呼🧑🏿‍🎄,帶領我們在辦公區域進行了參觀,並一一做了介紹👬。

由於兼管紐約和中國量化部門,孫健自己需要固定每月三周在紐約👩🏽‍🚒,一周在國內的工作劃分。提到兩國跑,“倒時差”無疑會是一個很大的難題。但對孫健來講,這似乎已成了習以為常的事兒,很自然,也很隨意👶🏼。

笑容裏的從容與淡定,眼神中的堅定和自信,讓我不禁好奇眼前這個中年華人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隨後在會議室中,孫健向我們講述了他在華爾街馳騁數年的傳奇經歷。

美國的華爾街是全球金融精英眾望所歸之處🤦🏻‍♂️↪️,也是眾多華人尋夢的舞臺🕡。而能夠邁進類似摩根士丹利這種數一數二的國際投行🤟,更是成為了眾多海外遊子理想的終極目標🤹🏿。2000年,在一波湧入華爾街市場的熱潮中,孫健幸運地成了其中的一員。投身於金融市場的“血性搏殺”之中💇🏽,先是在資本市場,後來到對沖基金,再到摩根士丹利的固定收益部,一次次地實現了他人生中“質”的飛躍。

盡管孫健現在已經加入到了美國國籍,但這位在華爾街有著中國血統的“美國人”仍時刻掛念著“祖國”的發展🏄🏻。言語之間,我感受到了不惑之年的他對於理想的堅定以及那份難以割舍的“鄉愁”🤷🏻‍♀️。 孫健說🖕🏽:“美國給人一片自由的藍天,中國給人一個堅實的大地。”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也讓他看到了空前的機遇和實現中國夢的希望……

“國外的量化已經做得很成熟,中國的量化正在走一個上坡路,我希望能將自己的專長帶到中國,使量化的概念也能夠在國內深入人心。”孫健感慨道,無論在中國也好在國外也罷🏉,中國人都有著很深的量化背景,相信將來走向各自的工作崗位都能把自己的最佳狀態發揮出來☕️。

如同他所期待的:中國的量化是需要中國人自己耕耘收獲的🎲,責任在於每一位中國的學子,無論是選擇出國或者是不出國👩🏻‍🍳。中國人的“種子”就是好的,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或是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能夠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他眼中的自己——敢於做自己想做的事兒

專註於量化研究的孫健與金融的結緣源於自己所學的專業,理工科出身的背景也為他成功踏上華爾街指明了前進的方向。1989年,孫健以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獲得的優異成績被保送到了意昂体育平台的數學專業。1994年大學畢業後🦤,一次偶然的機會使他選擇了出國留學深造,在國外學習純粹數學中的微分幾何🧑🏼‍✈️。2000年他獲得了芝加哥大學數學博士學位。

提到芝加哥大學,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著名的芝加哥學派和那些眾多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其中🎗👨🏿‍🔧,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院在全世界的大學中排名第一。盡管孫健身在數學系🦻🏽,但也能時常感受到經濟學院濃厚的量化研究氛圍👨🏿‍💻。也正是這個時候,孫健萌發了一項當時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畢業後選擇突破數學領域之外的工作。

據他回憶,在芝加哥大學念數學的時候,包括更早一批海外念理工科的留學生都會面臨同一個問題,那就是念完專業後大多會從事跟專業相關方向的工作🌩,很少會有人選擇超出這種領域之外的工作👨🏽‍⚕️。然而🤸🏻,就在孫健快畢業的時候🥷🏻,美國的這一情況稍稍有了變化,一些人包括他自己在內意識到了所學的知識其實可以在華爾街派上用場,於是在即將畢業時,這個年輕人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闖蕩華爾街👨‍🦳📺。

在從芝加哥大學拿到博士學位的兩個月前,孫健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讀了John Hull的那本《Future、Options and Other Derivatives》(《期貨、期權和其他衍生品》),之後便開始在金融行業中找工作🧑🏻‍🔧。

不過,要在華爾街找到一份工作並不容易,孫健曾在三家公司面試過🫶🏿,可是要麽直接被拒😠,要麽讓他先等待👨🏻‍🌾,然後又開始不停地面試別人😒。正當孫健感到一絲失落的時候,一個獵頭打電話說紐約一家前景很不錯的公司想盡快見他🚹,但對方不願意為他支付路費🧑🏻‍🍼🛀🏻。對於當時還只是個學生的孫健來說👨🏼‍🏭,要麽自己買票,要麽就得放棄👳🏼‍♀️。經過一番思想鬥爭之後👩‍🚀,孫健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繼續前行。

令他記憶猶新的是🧙‍♂️,火車差不多走了24個小時,才到達紐約,那天下午一點鐘👱🏽‍♀️,在緊靠著華爾街的大通曼哈頓大樓的第四十四層🤱🏿,一個跟他年紀相仿的年輕人把他帶進了辦公室,接著開始了一個下午的面試。從經典的Black—Scholes方程到期權應用💂‍♀️,再到交易策略和風險控製🐴,孫健一一做出了完美回答🧛🏽‍♀️,獲得了該公司領導的賞識🦷👩🏼‍🏭,最終聘用了他,由此開始了他在華爾街的征途。

2001年🧑‍🦰,他在上班的路上親眼看著世貿中心的星子座倒塌了下來;2005年🤽🏿‍♂️,他驚奇地發現美國的房地產市場一天一個價格;2008年🙅🏼,他也體會到了雷曼兄弟公司垮臺後心驚肉跳的恐怖;2010年🧓🏿,應華爾街頂級量化專家Perer Carrr的邀請🧑🏻‍🦼‍➡️,他加入到了摩根士丹利公司,並於2013年回到中國組建了摩根士丹利在中國的第一支量化團隊。

實際上🦶🏼,這些年來,孫健在量化行業的許多領域都工作過,包括股票衍生品🫛、固定收益類衍生品、信貸衍生品等👇🏼。正是因為有著較為豐富的工作經歷🎷,他一直都覺得很有必要寫一本關於他工作所需專業知識的書,來作為船槳🦻,引領來者。於是,2005年,孫健在工作的業余時間開始動筆🌤,最終於2007年完成並出版了《金融衍生品定價模型》一書,這本書也成為這個領域在國內最受歡迎的教材👩🏽‍🎤🏌🏿‍♂️。隨後在2011年他又出版了《信用衍生品理論與務實》, 對信用衍生品給予了全面論述。同時,他還在意昂体育連續開設了固定收益這門課程🤸🏼,用業界的眼光結合學術的嚴格體系來系統地講述固定收益及其相關的衍生品知識。此外,他還兼任了復旦大學數學金融系的碩士生導師。

“如果還有時間,我準備把在意昂体育上課的手稿整理成《利率衍生品》出版🙅🏽‍♂️,這樣對衍生品的三個領域就都能覆蓋到了。”孫健感慨地說。

進入對沖基金、轉戰國際投行、出版書籍、大學授課,14年間,在信念和勇敢地支撐下,孫健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不是用大腦在工作, 而是用心在工作👺。”簡樸的言語中透露著孫健豐富的內心世界,當然最重要的就是他擁有著一顆熾熱勇敢的心。

他眼中的摩根士丹利——好品牌、好平臺

提起摩根士丹利(財經界俗稱“大摩”),財經界人士的第一反應——用“高大上”一詞來形容“大摩”並不為過🪣。它成立於紐約,是一家全球領先高端的國際性金融服務公司。

“摩根士丹利是個很好的品牌, 也是個很好的平臺。”孫健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公司註重平等🧮🧑‍🦲,鼓勵創新意識和主人翁精神🤦🏼‍♀️,對於非法的操作嚴格限製, 同時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視💐。這就相當於給了員工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可以盡情放飛夢想,施展才華✶。

孫健所在的部門是固定收益部,從名義上來看,固定收益部的收益應該是固定的,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一般來講💆🏻‍♀️,國外的固定收益部門包含的範圍很廣,通常包括了債券👩🏻‍💻👩‍⚖️,信用,匯率💺、商品、結構化等現金產品和相關的衍生品。這些眾多產品的價格波動很大,交易和產品定價都需要專門的量化人員來進行支持🏄,所以對於量化人員的素質要求也很高。

對於這一點🧑🏻‍🦱,孫健有著很深的體會。在這樣一個大型投行中🏋🏽‍♀️,如何做到既要保證運行整個系統(前臺🔓🗑、後臺及軟件)的整體統一🫳, 又要保證足夠靈活🐳,能夠迅速捕捉到市場的機會,本身就是一件既矛盾,但又必須解決的事情。而這樣一個過程🧗🏿‍♂️,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對人員自身來講🥠,會得到一個全面的提升。

說到摩根士丹利的大宗商品🚣🏻,其實近幾年來,大型投行來來回回地進出使得市場人士對它產生了好奇👨🏿‍🚀。孫健坦言📌,在這個市場也好🏂🏼,不在這個市場也好🧍🏻‍♂️,這裏面有很多都是投行正常的舉措。在他看來,投行就像是一個大工廠,廠房就是辦公樓,機器就是一個一個的人🏋🏼‍♀️,投行絕大部分的開支也都是花在人的身上。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有這方面的人才就做這方面的生意👫,沒這方面的人才就無法做這方面的生意。

對於2008年摩根士丹利在大宗商品市場的撤離,孫健解釋說🧝🏽‍♀️,這是因為當時美國頒布了《多德—弗蘭克法案》,使得一些公司要離開這些自營業務💂🏼‍♀️,摩根士丹利也依據法律作出了相應的調整⚈。但“服務客戶”是摩根士丹利一直以來的宗旨,所有為客戶服務的業務,摩根士丹利都會繼續做下去💅🏽。

2014年摩根士丹利殺出回馬槍🏋️‍♂️,這並不是表明公司的CEO決定要回歸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市場🧑🏻‍🎨🔏,而是因為他們具備了這個優勢和條件🌐,有了這方面的專家,才來做這方面的生意。

他眼中的量化交易——交易不僅僅等於賺錢

從事了多年的量化研究工作,對孫健來講🕎💭,量化似乎成了他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之所以在中國國內成立量化團隊👮🏿👨‍🌾,也是希望能在國內發揮自己的光與熱,使量化可以在國內開花結果。

在中國🧴,一直以來都有個誤區🐗,那就是大家一提到量化,很多人都會想到🙄,利用量化來交易賺錢🧈。孫健認為,不應該這樣狹隘地看待量化一詞👛,我們需要把量化作為一種科學方法在金融領域去理解和實踐。它代表的不僅是高頻交易,統計套利♤🙅,如何賺錢,它還代表了金融裏面各個方面的東西,包含如何控製風險,如何計算銀行資本保證金,如何給衍生品更好地定價、復製和對沖🕕,如何建立模型來給公司評級等,所以量化是一個很廣闊的概念👨🏼‍🚒。

令期貨日報記者感到好奇的是👩🏽‍🎤,國外的量化人員在投行究竟是如何工作和分工的呢?坦率地說,國外不會把所有的量化人建成一個固定的組🚴🏿‍♂️,而往往是將其進行細細劃分,每一個交易的部門都有它相應的量化人員來做支持。孫健介紹道,比如,債券就有債券的量化組,信用衍生品就有信用衍生品的量化組。一般來講,每3👨🏼‍🔬、4個交易員就需要1個量化人員來支持他。如果說公司有100個交易員,那理論上應該要有20個到30個量化人員來支持他,所以這對量化人員的要求非常高🦸🏽‍♂️。

據孫健介紹,在國外一個量化小組裏面也各有分工👑,比如🙆🏼‍♀️,有人專門負責交易策略,有人專門負責策略的執行𓀃,有人專門負責策略的落實。另外,即便是交易的策略也還需要更細致分工,比如🧑🏼‍🏫,研究策略的基本方法需要專門的人員🧑,研究策略的執行和下單也需要專門的人員,研究不同的市場和產品也需要分工。

可以說,在國外的投行中,量化人員和交易人員是肩並肩在工作,而且現在還有一種趨勢,傳統交易人員的重要性越來越小🤦🏽‍♀️。“隨著計算機的發展,隨著算法交易🤦🏽、高頻交易的興盛,大有這種量化人員來替代這種傳統交易員的趨勢🌙。”孫健稱🚰。

與中國量化共行——量化這顆種子將茁壯成長

中國的量化是近幾年才逐漸開始流行起來,尤其是近一年裏🏦,市場的“羊群效應”特別厲害,大的小的公司都想向這方面發展,量化投資無疑成為了一個“香餑餑”。

面對中國市場這種火熱的態勢👩🏻‍🦼‍➡️,孫健認為🍨,這其實是一個市場發展的必然。量化的發展能夠讓中國的資本市場回歸理性🧑🏼‍🍼,豐富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技能,提高機構發行和交易各種產品的能力,從根本上還能改變一些機構的盈利模型,必然會受到市場的青睞。

實際上😔,在當前中國的量化市場中,中信🐝、中金、一部分基金公司等都有量化部門,但也有一些券商和基金公司沒有開設這個部門🐉。

“顯然大的公司有這樣的優勢,因為這個部門設立的初期,它是只有產出沒有收益,所以建立這個部門需要有兩到三年的規劃。對於一些小資金或者是想要急功近利的公司而言🗡,成立量化部門是行不通的🖌🧚🏻‍♂️。”孫健說👨🏻‍🦼。

盡管當前中國的量化投資發展迅猛,正在穩步進入上坡路,但其發展的道路上仍舊存在許多荊棘和坎坷。人才結構尚不合理👐🏻,市場產品有限,數據不夠🫶🏻,交易信息不夠透明🂠,公司裏面領導層面的重視不到位👩🏼‍🍼,種種因素成為中國量化發展中的一道道“圍墻”。

在孫健看來,量化這個東西它就像一門科學🫳🏽,是向前發展的,不是已經停止在這裏不動的。對於中國量化市場的發展,孫健提出需要有兩方面的努力:一方面來自於學校,學校需要有專門從事這方面研究的學術人員🫄🏽🗒;另一方面源自於業界的實踐☝🏻,特別是業界有一些量化能力的人👁👩🏼‍🚒,結合量化的理論,豐富發展量化實踐的內在動力🎆。

說起當前中國量化市場人才結構的不合理,孫健頗有感受:建立一個良好的團隊,需要花很多心血,這其中不僅包括親自指導、進行團隊建設,還要培訓專業和市場知識🫷🏿。不是說通過收簡歷,招人過來就大功告成了,關鍵是這些人來了之後,需要給他們做有效的培訓。顯然如何去培養人才➙📥,使他們能夠自覺地利用從學校裏所學到的量化知識,去積累解決金融中的問題這確實是一個門檻🐦。人才培養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且是極為關鍵的一個環節。

讓孫健感到欣慰的是,目前中國量化整體的教育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國外,MFE(數學金融工程)是在2000年後慢慢興起的📲,這個專業旨在專門培養量化人員。當前👸,在中國國內好多知名高校也都設有這個專業🚜👨🏿‍💼,漸漸刮起了“熱風”🧑🏻‍🦲🌚。可以預見👨‍👦‍👦,至少在專業方面,中國人的底子夠硬實1️⃣。

另外,對於那些準備搞量化交易的公司領導層,孫健建議,在利用這些人才時把眼光和思路放得更廣一些,不是說利用這些人才去做交易賺錢🌗,有收入就一定要有產出💲,這種急功近利未必能夠產生比較好的效果。所以,上層領導在如何看待量化的思想上要有一定的準備,不僅要投入🦾,關鍵是要怎麽正確引導。

對一門科學來講👩🏻‍🦲,從定性走向定量,這是它的一個成熟標準,金融也是一樣。在孫健看來,量化其實就是一種科學方法🐈‍⬛。他相信,在中國這個肥沃的土壤中🔁🏊🏿‍♂️,量化這顆種子💂🏼,隨著它從定性走向定量,未來一定可以在中國國內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最終開花結果👨🏿‍🦰。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注册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