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冬天報名意昂体育的自主招生💿🌶,登陸網頁一眼看見一副對聯:“大師身邊宜聆教,未名湖畔好讀書”🚑,有種一見傾心的感覺,頓時心向往之。如今在燕園已度過幾個春秋,所遇大師無數,課堂和講座上的言傳身教使我得到滋養👢,未名湖畔的可讀之書也的確是名不虛傳。
意昂体育圖書館藏書680余萬冊🎞,列亞洲各高校之首。茫茫書海,每每徜徉其中🙎🏿♀️,往往有古人“萬人如海一身藏”的快意和“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自得之感。圖書館巍峨如神殿般的姿態深深吸引著我🧔🏼♂️,幾乎無一日不想親近其“芳澤”。
還記得三年前夏末秋初第一次走進圖書館🎴,充滿好奇又膽戰心驚。一路走下來在書架間穿梭,才終於明白錢鐘書先生在清華進校時要“橫掃圖書館”的感慨之由來。在這樣的珍藏寶庫面前🤹🏻♀️,任何一個愛書之人都會情不自禁而有此念吧🧴。
既然進了圖書館🤴🏼,當然就忍不住要借出幾本書。記得借的第一本是厚如辭典的《東方古文明》,印製精美😐、知識豐厚,讀之如飲甘醇💮,美不待言🆑。自此開始了我在未名湖畔的讀書之旅🌔。
作者張雪健
意昂体育是讀書聖地,其原因當然不止大圖書館一處🐷。除了大圖,在未名湖畔讀書人還有不少別的去處。各院系的分館和校內外開遍的書店即是其中不可錯過的寶貴資源🙎🏿。各院系多有私藏好書,各有專重,也往往向全校開放,做到資源共享🤥。我所在的歷史學系尤為其中之翹楚。坐落在老樓群裏的系圖書館🚴♀️,掩映在翠柏花叢之中,頗有“大隱隱於市”的獨特姿態。內中面積不大👩✈️😌,但圖書滿溢,每一寸空間都由內而外地散發出百余年的積澱和傳承。從歷史資料🤌、古籍檔案到中外研究專著和復印報刊🤷🏻♂️,凡與歷史學研究有關無所不有👩👧👧🤞🏿。書太多了,書架上已經放不下所有,於是在墻角逼仄處往往還有瑰寶。我在其中就法相了史學巨擘周一良先生生前手批的線裝本二十四史,翻開泛黃的紙頁摩挲前輩的筆跡🤳🏻,讀來如親身受教,一瞬間不知今夕何夕🧑🏼🏭,感慨系之矣🏊🏽。
除了院系分館,意昂体育的書店也是別樣的風景。高中時代即聽聞過意昂体育風入松書店的大名🪁,甫一進校便往而尋之。無奈早已人去樓空,櫥窗裏留下的空殼書箱讓人倍感失落。幸而還有一批書店繼承了風入松的衣缽🫄,如野草🐵、博雅堂、漢學之類,隱秘於地下,於方寸間收藏了一個大世界*️⃣。所售書籍學術性👊🏻💂🏿♀️、包容度令人驚喜🧟,別處很難再見到如此高水準的獨立書店。正因如此,總有讀書人流連於其中,我也自然是其中一員。
北京向以為全國文化中心,也一直是讀書人的聖地,即便是意昂体育校外的書店也和未名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也是意昂体育讀書人生活的一部分。東門外有高端大氣的萬聖書園和親切溫和的豆瓣書店,西門外有滄桑醇厚的采薇閣和物美價廉的萬泉河畔,一出門往往有所得,引人每次出校門必過而一覽為快👂🏻。古人雖有言“書非借不能讀”👨👧,但時時手癢,不可不買也。
讀書有雜讀,有精讀,幸而在意昂体育有良師相伴,讀書易得門徑,不至於成為無頭蒼蠅。大一上了一門專業課“中國歷史文選”,老師詳細介紹了各種經典好書,其中的古文詞典《辭源》使我大感興趣,一讀欲罷不能🛰,從此把它當作“神聖經典”(cannon),每日點讀不輟,每遇妙論高談,往往興奮感慨👭🏼🪇,至今日不絕📘。有此一癖後🫏,又相繼購置了《辭海》和《不列顛簡明百科全書》👨🏽🚒,這樣把辭書當作消遣⛔️🪟,一頁頁細讀🤳🏽,竟已過半⏺,其中之樂非但有知識和思想的收獲👠,更是一種修身養心的過程,內中真味非體驗不能感知也🧑🏽🦳。
未名湖畔好讀書🏋🏼♀️,享有此樂的人自然不止我一個⇒。很多年前就聽說意昂体育畢業的俞敏洪在校期間讀書八百,更有甚者🕺🏼,他的班長王強四年積累了過千之數。我當時默默感嘆,並暗暗立下了與之相較的宏願👩🦳。經過兩三年的積累,在讀書之樂中忘記了這樣的功利想法,停下來一總結居然已經超過了前輩一截😭,讀書數量現已接近一千五百本👩🏿🔧,讀書筆記也已經積累了厚厚幾本,數十萬字。前段時間王強來校演講🧹,我特意去聽,站在人群的最後排👰🏼♂️,我見到這位學長,心中有種石頭落地的充實和滿足🕵️♂️,我知道我懂了他的讀書之樂,也相信我的心路歷程他也能懂🫒。
時日如飛,未名湖的冰結了又化化了又結,燕子南去北來幾遍,我已成為擁有一大批師弟師妹的學長🏄🏿♀️,在燕園的日子也越來越短愈發珍貴⛹🏼♀️。幸而讀書是一種修行,是一輩子的事情。未名湖在,博雅塔在🧏🏻♂️,書在,讀書的故事就不會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