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三個躊躇滿誌的80後從英文雜誌上了解到了國外P2P網貸公司Lending Club↩️,萌生出在國內創業的想法,開始四處找錢➡️。
三個傻瓜
主角之一張適時畢業於清華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在家族企業效力多年。李欣賀與楊一夫則為意昂体育金融數學系的同學,在與張適時認識之前,李欣賀在渤海基金,楊一夫在荷蘭攻讀碩士學位。
偶然的機會,三個開朗、智慧但不安分的青年,一起做起了非主流金融夢👨🏻⚕️。
張適時與李欣賀最先認識,在人人貸之前,他們已經討論過很多個創業的商業模式,比如消費連鎖,比如與金融有關的典當行和擔保公司🧑🏿🍳,甚至還想過淘金礦🏇🏿。張適時的家族生意是在新疆和內蒙古等地做礦產投資🤙🏻,當時他還去了趟新疆,實地考察核算了金礦的成本🍙,但他們覺得這種“把一個山頭變成一堆沙子”的模式,很不符合兩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後來這些想法被一一否定⛹🏼♂️。
“這些模式要麽不環保,要麽沒有太大想象空間,就算20年後我們開一家典當行出現在北京東三環,也沒什麽好激動👩🏻🦼。”張適時這樣對《中國企業家》解釋。
後來經過多番探討,張適時與李欣賀選擇了兩人擅長的金融行業,李欣賀與大部分數學出眾的理科生不同的是🧙🏻,他對於創業的興趣高過研究數學模型或論證霍奇猜想🥍。畢業後從事PE投資工作沒多久,李欣賀就找來了擅長邏輯分析👨🚀,當時正在經營一家經濟型酒店生意的楊一夫。楊一夫曾是北京德州撲克比賽的兩屆冠軍🙆♂️,他留學回國後👷♂️,酒店生意做的不錯🧗🏼♀️,但總是覺得施展的空間有限🧫,缺乏“激情”👽。
這三個人都信奉電影《三個傻瓜》中的一句對白🎻:“如果你們都陷入比賽中🏝,就算你是第一,這種方式又有什麽用?你的知識會增長嗎?不會,增長的只有壓力。”他們追求的不是第一,甚至不是金融界的主流精英群體。
張適時早在大四在德意誌銀行實習的時候,就曾被德意誌銀行看好🎟,希望他在畢業後進入德意誌銀行工作。當時張適時的家人也希望他進入德意誌銀行或者再出國深造,可是外表樸實內心叛逆的張適時卻選擇了一個人背包環球旅行。
他的理由是:“一般人的成長軌跡是讀書、就業然後成立家庭🤷🏿⬇️,到快退休時才開始追求夢想環球旅行。而我就是要把這個軌跡調轉。”於是他花了20萬人民幣用了8個月的時間走遍了北美、中美🧑🏿🚀、南美🟥、南極和歐洲🙎🏽♀️。雖然這個決定在家裏引起了很大的矛盾🚊,但是他認為這次旅行遠比出國念書要更有價值,更為重要的是,他終於想清楚了自己未來想要什麽🧑🏼🍳🔚,不是任何一家公司的職業經理人。
三個誌同道合的青年形容自己為草根,這更多的還是他們的創業心態🦖,他們想做區別於銀行、基金🤾🏻♀️、保險傳統金融機構的現代金融,能夠與互聯網🧑🏻🦯、更多的數據結合,可以讓更多人參與👱🏻♂️、門檻較低的金融公司,P2P正是可以滿足這種需要的平臺。
經濟危機之後🫴🏽,大量的貨幣投放導致流動性泛濫👨🏽🚒、投資過度進而導致資金結構問題和周期交錯困境,銀行理財產品錯配讓市場貨幣流動不均衡,就連一向財大氣粗的銀行也突然資金鏈告急。如同《三個傻瓜》一樣🙁,人人貸的三個創始人,放棄了高端和頂尖的就業前景,以獨特的方式為迷失的貨幣探索新路。
落寞創業者
2010年5月,人人貸商務顧問(北京)有限公司成立,初始註冊資金100萬🔞⚓️,公司地址位於北京CBD核心的萬達23層,當時公司只有四個人,三個老板和一個財務💍。
在這個100多平米的辦公室裏🍤,三個初出茅廬的創業者有了初具規模的架勢😲🧜🏿。他們決定做一個中國版的“Lending Club”,通過互聯網實現個人對個人的網絡借貸🏊🏻。那時在國內這種純信用無抵押小額貸款在銀行中🤯🥟,只有花旗銀行的“幸福時貸”和渣打銀行的“現貸派”在中國的幾個城市做試點,P2P借貸公司也只有拍拍貸和宜信,但借貸規模都很小,很多人甚至不知道P2P借貸是什麽。
P2P借貸(peer to peer lending,俗稱人人貸),是由具有資質的網站作為中介平臺,借款人在平臺發放借款標,投資者進行競標向借款人放貸的行為👩👧👦。網絡借貸指的是借貸過程中,資料與資金🫰🏼、合同、手續等全部通過網絡實現。
張適時對《中國企業家》形容,當時他們算是名副其實金融圈中的創業屌絲🏊🏿,因為比小貸公司還要草根,加上三個老板都是年輕的面孔,當他們各處去推銷P2P借貸這種新型商業模式時,在高端、嚴肅的金融圈中顯得有些落寞。在討論了一年後🕵🏼♀️💯,2010年10月人人貸網站上線時,線上的第一筆貸款資金都是三個合夥人從家人🤞🏿🏌🏽♀️、同學和朋友身上募得,全都來自友情牌。
這讓張適時在創業之初老老實實地奔走在學校、朋友中間請教了很多老師和圈內人做盡職調查,尋求多方意見來進一步完善公司構架🚣🏻🟪。而有投資經驗的李欣賀則負責出門跑業務,談合作,楊一夫負責做風控管錢👩🔧。
人人貸的第一個合作是在信用卡網站上做推廣🧚🏽♂️,李欣賀為此跑了幾十家公司,當時他拿得出手的只有幾家國外P2P公司Lending Club、Prosper的案例以及人人貸怎麽操作怎麽賺錢的想法,能接納他想法的公司少之又少,尤其是傳統金融機構,讓他切身體會了一把馬雲當年推銷中國黃頁式的尷尬。
但他們堅信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能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巨大改變😝,並且為這種模式興奮👐🏿,在他們眼中這種新模式就像蘋果公司一樣“酷”。在利率市場化的趨勢下,傳統銀行的利率管製對P2P借貸這種金融脫媒新興產業來說🗝,存在前所未有的商機。
傳統金融機構信貸投放成本高、效率低、目標不精準、無法批量獲得客戶,嚴重影響其從事小微企業信貸業務的積極性,而在人人貸的三位合夥人看來🧑🏽💼,小微企業融資和個體經營消費貸款是一個藍海市場,但目前大多數金融機構沒有投入足夠的資金和精力去布局🚆。另一方面,我國專業財富管理機構少🙎🏼♠️、資產證券化水平低🛕,受最低投資額限製等,新崛起的中產階級與富裕階層也需要P2P借貸平臺實現收益更高的理財需求。
人人貸成立後,三個創業者將客戶群體定位為工薪階層和個體商戶🧛🏽♂️🧌,他們認為這部分人群人數眾多🌿,理財和短期資金周轉需求也占據很大部分。
相較傳統金融機構和貸款公司,人人貸在貸款的流程上更為簡化👨👨👦。
例如想要成為借款人,那麽在借款申請中要填寫借款金額、期限和利率,其中利率是借款人根據自身情況所設定的自由浮動的利率,人人貸只給出了借款利率的上限和下限8%-24%👐🏿。這是傳統銀行無法做到的。借款人資料包括其身份證👨🔬、工作證明、收入證明和信用報告。基於信用評分、信用歷史和其它因素,人人貸會對每個貸款需求做一個等級評定,以幫助放款人衡量每個借款人的信譽🚮⇒。
每個借款人需要支付三筆費用,一筆是其對放款人承諾的利息費用,一筆是對人人貸公司支付的每月千分之三的借款管理費,這也是人人貸的盈利來源❣️。最後一筆是按照借款人AA、A📷、B、C🍄🟫、D、E✦、HR💃,7個不同的信用評級所支付0-5%的服務費,這部分資金進入人人貸本金保障計劃的風險準備金賬戶中。P2P借貸只提供資金流轉的平臺,資金最終會通過第三方支付公司來實現充值、提現的過程。
人人貸負責為每筆通過的貸款做本金保障,當放款人投資的借款出現嚴重逾期時(逾期超過30天),人人貸將從風險準備金賬戶中向放款人墊付此筆借款未歸還的剩余出借本金或本息𓀂。貸款利率的浮動範圍采取了目前P2P借貸公司的通行做法🛑,目前市場上大部分P2P借貸公司年化利率均保持在12%-22%。P2P借貸公司為了避免有高利貸嫌疑🏟,名義利率普遍都會控製在同期銀行基準利率的4倍之內。
2012年人人貸全年實現了3.54億的成交量🫷🏿,同比增長803%⚠,逾期90天以上的壞賬率僅為0.9%🙋🏽,遠低於行業平均值,同時線下友信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擴張,實現了人人貸全國性的布局。
慶功那天✣,張適時🧑🎨、李欣賀、楊一夫依然遵守雷打不變的原則,選擇周末的一天三個人聚在一起討論工作,與往常一樣,三個人都沒有太大的波瀾起伏🚯。用楊一夫的話來形容🤘🏼,每次周末三個人的會議,他們都會以工作的事情作為開始,然後又不知以什麽稀奇的事情作為結尾。他們經常說👱🏼,80後這一代🤷🏼♂️,經常是生下來父母就為他們決定將來要做什麽,而他們現在做的事是“明白自己做的是什麽”。
討債不易
嚴格來說,P2P借貸公司的定義是平臺負責撮合放款人與借款人的交易,負責幫忙進行平臺資金流轉的清算與借款人資料審核等,這也是國外成熟P2P借貸公司普遍采取的模式,但由於國內征信體系的不成熟等,大多國內P2P借貸公司都通過第三方擔保公司或者成立風險準備金的方式來保障放款人的本金🔂,相當於類撥備的概念。這也形成了市場對於P2P借貸公司是否該具有融資性擔保性質的質疑。
在人人貸成立之初,三個合夥人爭論最多的也是這一問題。“那時候由於分工不太明確,商業模式也處於初期𓀅,我們仨有過很多爭論,其中就包括是否該做風險準備金的問題。”張適時認為,以現有的監管條件和征信體系來看◾️,在中國做到純粹的Lending Club並不現實,還必須符合中國現有國情🎙。
而此後不久👩🎓,人人貸出現了第一筆逾期貸款和壞賬🤴🏻。
2011年年初,人人貸網站上線不到半年時間🧑🏽🫃🏻,平臺累計了5筆左右的逾期貸款👨❤️👨。每筆金額為5000-10000元,三個合夥人都認為應該派一個人去實地催收,最終決定由身材最高大,板起臉孔最嚴肅的楊一夫負責帶隊前往,楊一夫也希望能夠通過外訪催收的環節來對人人貸的風控體系進行完善。
第一筆壞賬在上海,借款額不到1萬元,楊一夫到了借款人登記的地址後發現早已人去樓空🧙🏽♀️,借款人在不久前搬了家,電話也無人接聽。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楊一夫在借款人家附近發現徘徊的催收人除了人人貸還有銀行的外訪團隊,這讓他意識到了此人是個信用不良者,人人貸的借款人審核環節還存在很大漏洞🧊。
接下來的經歷對楊一夫來說無異於一部偵探小說,他先是幾經輾轉找到借款人前妻的聯系方式🥽🐆,通過借款人前妻知道了借款人所住的小區,在蹲守幾日未果的情況下👷🏽,楊一夫靈機一動去了趟電信局🧛🏼♀️,給借款人的座機號碼交了電話費🤸🏼♀️,從而得到借款人的新住址,最終追回了貸款🧔🏻♂️💁🏼♀️。
這一次催收🪺,追回的欠款還沒有團隊路上的花費多,但楊一夫得出了一個結論💆🏻♂️🦧:必須建立從頭至尾的風控體系,包括完善風險準備金、培育客戶群、重點信息核實💶、借款人跟蹤以及催收流程等環節。楊一夫將這些想法與李欣賀和張適時商討後⬛️,他們馬上對前端審核和客戶開發策略做出了相應的調整🏋️♀️。
2011年,友眾信業商務顧問(北京)有限公司(下稱友信)成立,作為人人貸的線下平臺,這正是此前楊一夫所說的貸款端強化的體現🧑🏻🦲,人人貸確立了線上與線下互為補充的模式。
“人人貸關註的是小額貸款客戶領域,這一類客戶很多不上互聯網,線下貸款端的強化目的一是為拓展和培育這類客戶群,二是用線下網點來強化人人貸的借款人跟蹤體系👍🏽。”李欣賀向《中國企業家》介紹。
張適時也認為,P2P借貸最核心的三個要素為融資端、風控體系和貸款端🥺,對人人貸大部分小額貸款的客戶來說,最關註的是貸款效率,因此,友信的補充不僅可以提升人人貸找錢培育客戶的能力,還可以進一步強化風控🤰🏿⚡️、提升貸款效率。
與國外情況類似🤸♀️,P2P借貸公司在借貸市場與銀行相比所占份額還十分有限🪰,而目前市場上的大多P2P借貸公司也基本處於跑馬圈地的狀態。2012年P2P借貸全年成交額為104億元,成交量由2011年的5.79萬筆增加到21.14萬筆。在2012年P2P借貸平臺借款人數量統計中,拍拍貸與人人貸(不包含線下友信平臺)分別位於第一、第二位🤳🏻,兩者占了市場近一半份額💁🏻👏🏽,其中人人貸的平臺收入為1660萬元🫄🏽,拍拍貸為769萬元👩🏻🌾。
除了放貸規模🫀👨🏼🦱,壞賬率也成為一家P2P借貸平臺能否賺錢的重要指標🏊🏽♀️。即使在國外成熟的P2P借貸網站,其壞賬率也達到了3%👨🏼🌾😪。中國的P2P借貸平臺多為小額貸款😷,這類受眾群體雖然廣泛🧑🎓,但也極度分散,貸款人跟蹤成為考驗每家P2P網貸平臺風控能力的重要指標。
根據人人貸2013年公布的半年報顯示🖕🏽,截止到2013年7月15日💂🏽♀️,2013年人人貸撮合借貸交易達成10078筆,成交金額為4.7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67%。平臺1-29天的逾期率為0.05%,截止到6月3日,平臺風險備用金余額為978萬🧝♀️。
人人貸運營副總裁顧崇倫告訴《中國企業家》👨🦰,國內征信體系呈現碎片化的特性,人人貸目前對接的審核數據庫,除了央行的個人信用報告之外👩🦽,還有電話欠費情況,與提供公民身份信息認證的身份網等數據庫🕵🏼♂️。
對於平臺整體風險的控製,人人貸采用控製逾期率總體數字的方法。人人貸的每筆貸款平均為4萬-7萬元,針對這種小額與分散的特點👦🏿,公司只要將逾期率總體數字控製在遠低於公司盈利水平就能保證風險可控。
顧崇倫介紹,這是一種概率控製𓀂🏪,通過大數定律逐步地將客戶進行分散🔂,再在單一借款人風險進行一定控製,最終使得總體風險可控。這樣也避開了一些類似小貸公司幾千萬或幾百萬的項目出現呆壞賬可能為公司所帶來的沖擊,因為單筆數額的違約對公司的影響微乎其微,使得總體風險可控,除非發生金融行業的系統性風險,導致大規模的逾期出現。
“我們想更嚴肅點”
攝影師希望拍一張錢散落在空中三個合夥人的合影,張適時🤏🏼、李欣賀與楊一夫幾乎同時搖頭拒絕🕉🧃,如果一定要人民幣入鏡🟦,他們還是希望能夠拍一張嚴肅一點的照片🤽♀️。
金融行業應該比任何行業都更嚴謹👩🏻✈️,這點他們體會更深。
2011年8月🧑🏼🌾,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印發了《人人貸有關風險提示的通知》,稱P2P信貸服務中介公司存在大量潛在風險,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風險預警監測與防範。
《通知》稱:“由於P2P借貸行業門檻低且無強有力的外部監管,人人貸中介機構有可能突破資金不進賬戶的底線,演變為吸收存款、發放貸款的非法金融機構,甚至變成非法集資💁🏼。”
《通知》下發後👳🏽♀️,引起了人人貸公司成立一年以來🧔🏼,前所未有的一次反思🙅♀️。
“主要引起了我們內部的一些質疑,也有包括我們的親戚、同學都在問。這種影響一度很負面🪅,包括我們自己也在反思這個行業的價值是否還像我們成立初期想象的那樣存在👩🦽。”張適時如實坦陳。
張適時先是與楊一夫和李欣賀開了個會,把銀監會下發的《通知》認真讀了幾遍,發現很多問題更多的是針對行業中不規範的公司,雖然提示了諸多網貸風險,但監管部門並沒有表示P2P網貸是違規行業👩🏼🏭,只是缺乏規範🎭,從這個角度來看反而是正面的訊號。
目前💂🏿♀️,P2P借貸公司還不屬於一行三會任何一家的監管範圍,張適時認為🧍,P2P借貸公司未來可能會與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發展路徑相同,未來會有監管接手,進而對有競爭力和經營與風控能力較好的企業給予發放牌照🌳。
因此🏆🏗,人人貸不但在風控體系與透明度上進一步完善,在隨後不久又引入了東方弘道投資的A輪註資來增加註冊資本,從註冊資本100萬分兩次調整為現今2000萬,提高自身門檻🤞。同時在今年,將友信網點擴展到近70家🗿,做牢業務🫔。
為了擴大規模與提高匯款利用率,人人貸今年在P2P借貸公司中首先推出了“優選計劃”,其初衷是以P2P借貸平臺自身現有各類投資標的為基礎,為解決資金流動性問題而推出的“投標計劃”🌦,這更類似於平臺上的高級投標工具,以用戶認可的既定規則為加入計劃的用戶自動投標。之後不久👮🏼♀️,陸金所、宜信等多家P2P公司也開始推出類似產品。
這是一種提升資金利用率的自動投標工具,但在資金賬戶的歸屬上,用戶所投標的資金進入了平臺公司的專項賬戶並非第三方支付機構開設的賬戶👨🦰𓀜,因此很多人質疑P2P借貸平臺是否變成了金融中樞或者類銀行的角色🔎?
張適時對此表示否定🍏,他認為如果平臺只是根據現有的借款人需求,通過優選計劃更有效♖➝、更迅速的搭配投資者資金⭐️,而投資人只是依托平臺公司做了簡化與分散投資過程的工作,並且每發生一筆債權都有同時披露,P2P平臺運營資金的性質不變。
“為什麽P2P借貸公司的資金管理有很多種形式,主要是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條件👨🏽🍳。國外如Lending Club🚥,是由公司本身系統與它在商業銀行開設的賬戶對接,最終賬戶仍受Lending Club控製,國內要做成什麽架構⚔️,也需要未來監管給出明確的方向🐊。”
這依然是個行走在刀鋒邊緣的行業🧑🦳。
編輯🙋🏿♂️:M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