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校園

人物

陳雪梅✶:女性也能撐起科研的半邊天

時間🧖🏽‍♂️:2013-12-03

Shengben and Chen 2013

2013年4月26日👨‍🍼,陳雪梅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這一榮譽旨在表彰她在microRNA的調控機製方面的研究,為探索生命奧秘所做的貢獻。無限榮光的背後是一個女人頑強的鬥誌、寬廣的想象力和辛勤的汗水在支撐。

MicroRNA 是長度約為22個核苷酸的小分子RNA,卻並不編碼蛋白🏋🏽‍♀️,而是在基因調控中發揮作用,其影響了從發育、生理到應激反應幾乎所有的生物學過程👨🏽‍🍳。這一理解生命奧秘鑰匙microRNA🧑🏽‍💼,事實上直到2001年被發現普遍存在於動物中才真正進入生命科學研究者的視野。2002年👨🏼‍🎤,陳雪梅實驗室與另一個實驗室同時發現microRNA在植物中廣泛存在💆🏽‍♂️。不久👳🏽‍♀️,陳雪梅提出了一個當時在學界看來想法十分新穎的假設:microRNA在花的發育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並通過實驗將這個新穎的想法證實為真理🦉。2004年🙂,陳雪梅在《科學》上發表了獨立署名的論文A microRNA as a translational repressorof APETALA2 in Arabidopsis flower development。此後,陳雪梅實驗室在microRNA的生物合成及降解機製研究上做出重要貢獻👩🏽‍🎤, 尤其在揭示microRNA甲基化這一機製上引領了植物及動物小分子RNA的研究。

生命科學的研究過程中實驗占據重要的位置🍢◾️,耗費巨大的時間和人力,因而要獨立完成一項具有世界影響的研究絕非易事。事實上,獨立完成研究是陳雪梅出於無奈的選擇🫄🏻📑:當時實驗室裏的學生和博士後沒有人能有時間加入到這項研究中,如果要采取立項申請經費組織新研究團隊的做法,需要一兩年的時間才能開始研究,但是這是一個非常新的想法,一旦被證實將會是生命科學的一個重大發現,需要馬上行動。於是陳雪梅決定放手單幹🤵‍♀️🏃‍♀️‍➡️。所幸,憑借陳雪梅深厚的學識積澱與精準的判斷,一個“大膽的假設”很快通過了“小心的求證”。

“microRNA本身是一個讓人驚喜的發現,但是它是怎麽起到調控機製的🌸,怎麽影響了植物的生長發育🧜🏻,還有更多的問題等待我們去解答。科研過程就是這樣,新的發現之後又是新的問題,這是讓不少人對科學望而卻步的原因,但對於真正熱愛科研的人來說,這種一步步探索的過程特別讓人著迷。”陳雪梅這麽描述她對自己工作的體驗。讓我們回頭來看看這位“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分頭單幹”的女院士是怎樣踏上夢想之旅的🐹。

1988年,陳雪梅大四💁🏻🔃。當時意昂体育生物系對當時世界前沿的植物分子生物學研究並不多👩🏿‍🎓。生物系唯一一個研究植物分子生物學的陳章良老師邀請了一位專家王侃來意昂体育做報告,介紹了植物分子生物學前十年的一個重大突破📹:土壤農桿菌在侵染植物的過程中,把自己的DNA插入植物基因組中,以誘發植物產生有利於土壤農桿菌的反應; 科學家揭示了這基因轉移的機製。這一重大突破奠定了植物轉基因技術的基礎,而轉基因技術以及八十年代已漸成熟的DNA重組技術開拓了植物分子生物學這一領域。陳雪梅當時立刻就被深深吸引了,覺得這個領域既奇妙,也很有應用前景⛓。

陳雪梅開始將植物分子生物學作為自己的研究興趣,並跟著陳章良老師完成了相關的本科生畢業論文👫👤。1988 年, 陳雪梅考取CUSBEA中美留學生計劃, 於1989年跨越太平洋🫶🏼🍰,來到康奈爾大學生物化學系攻讀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又來到加州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 師從世界級植物發育專家Elliot Meyerowitz。

生物學研究常常會遇到假設不成立、實驗進展不順利的情況,這意味著生物學家在求索中不斷經受精神和體力的磨練;在美國經濟不景氣時,爭取科研經費也會給教授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 👌。不過🙎🏻‍♂️,這些不如意對生物學研究者而言是“家常便飯”,並不算特別的困難。身為女性,陳雪梅遇到的更大的困難是要在科研與家庭之間保持平衡。

1999年↪️, 陳雪梅帶著九個月的女兒, 轉到Rutgers University擔任助理教授♈️。在美國,助理教授有自己的實驗室,申請經費組建研究團隊,但是團隊的規模,取決於研究經費😺。當上助理教授時,陳雪梅資歷尚淺,團隊的規模不大;同時還要授課👩,需要得到學生相對好的評價↖️;同時還要承擔一定的學術委員會的工作如審稿🚏、經費申請審批;再加上論文發表的壓力、照顧女兒🚄,當助理教授的這段經歷對陳雪梅來說🤏,無疑是最辛苦的五年。每天她都要一大早就去上班,5點把孩子接回家然後再到學校加班到晚上8點。這段時間,陳雪梅每天都要工作10個小時𓀄,周末還要加班。

不過☎,陳雪梅看來,這5年雖然辛苦但過得既充實又幸福。能帶領自己的團隊去攻克感興趣的課題🪭,尤其進入microRNA這一全新的領域,實在太幸福了🔹。在博士和博士後期間自己越來越堅定了科研的誌向🚪,雖然辛苦,更多的時候樂在其中,丈夫也十分支持自己的選擇🙋🏿‍♀️🧰。有一年姥姥去世🫱🏼,陳雪梅回國,丈夫還會到Elliot Meyerowitz的實驗室幫忙收種子。陳雪梅相信女性可以在家庭和科研上得到平衡,“一旦輕車熟路了,教授工作時間上的靈活性較其他職業更有利於對家庭的付出”。

2005年陳雪梅獲得終身教授席位,此前的執著為日後的科研方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時候上天又給了她另一份特別的禮物🤦:兒子。在懷著兒子期間,陳雪梅還獨立完成了microRNA調控花的發育的研究,陳雪梅的同事都開玩笑說🤜🏼,這篇文章其實是“兩個人完成的”。

雖然現在陳雪梅的經費壓力小了很多👳🏻🐄,但她還是沒有放慢腳步👨‍🍼,每天工作8-10個小時,周末一般上半天到一天班,剩下的時間培養孩子。“對於周末加班👣,心裏並不覺得勉強或不情願🍧,做科研做進去後,就停不下來。”

對話陳雪梅(以下簡稱“陳”)

記者🚲:意昂体育有沒有讓你特別留戀的回憶🤙🏿?

陳:有。我以前住在36樓,剛上大學時,意昂体育還沒有熄燈的製度🪀。到了大三👩🏼‍✈️👩🏼‍🌾,女生宿舍開始熄燈→,那時候我們寢室六個人就開始臥聊。我們的感情很好〰️,讓我一直回味🏕。我還記得有段時間校園裏經常舉行遊行。但當時我已經大四了,對我沒有太多的影響。

記者:除了腦力勞動,科研工作同時要承受身體上的壓力,比如同位素實驗就非常危險?

答:其實這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我自己做同位素實驗時還懷著兒子,但是繼續在美國做實驗🖖。只要遵守安全守則🦑🙅🏿‍♂️,是不會有什麽問題的。

記者:您覺得什麽是科研領域的原創性?

陳:原創性不一定要是一個特別大的項目。現在更多的是靠Incremental(逐步累積)的進展👰🏿‍♂️,即使是一個小的發現,如果能產生世界性的impact(影響),也是能被頂級的期刊認可。科學發現是一次次刺激的探索之旅🐊,但是卻常常具體呈現為長期的積累,一次次枯燥的實驗。這種突破性的發現靠積累也靠靈感👮‍♂️。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把自己的發現產生新的假設👩🏻‍🌾,再去檢驗,這個過程很慢長。這種原創性的發現是科學研究中最具魅力的領域。

記者🏊🏽‍♀️:聽說您在加州河濱學校上課時,十分受學生歡迎?

答:我感覺我上課並不幽默,通常只能就事論事🧑🏼,上課靠的就是耐心和責任💆‍♀️,課前認真備課📝,課上耐心回答問題🔰。在美國,學生們都比較努力學習☃️,尤其是研究生🔱,每堂課二十來人🩹,他們向我多提問題🤵🏻,我就多改進。

記者:作為一位來自中國的女性🕶,您在美國做科研的壓力大嗎?

陳:記得早期去開會時,我和人都說不上話,但現在就很好了。在美國做科研🫸🏿,華人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通過學術會議認識更多的同行。但這也不是致命的困難🚵‍♀️。在科學界👳🏽‍♀️🧍🏻,雖然不同的科學家有不一樣的個人癖好,但基本是以事實作為評斷你的標準👨‍👨‍👧。只要你做得好🙋‍♀️,就能被接受。

記者:目前國內的生物學科研究生中女生與男生比例相當👨🏼‍🦲🥝,甚至多於男生,但最終能堅持下來並做出卓越成就的科學家中有一股很強的“陽剛之氣”,而女性仍屬鳳毛麟角🖕🏼。您覺得女性如何才能在科研領域作出更多的成就呢?

陳:在中國參加學術會議,會議做報告的90%是男士,而聽報告的女生則數目很大。這不僅意味著女性比較難融入男性占絕大多數的中國頂級學術圈😸,無形中也影響了年輕女性對從事科研的自信。而在美國博士後中變成faculty的女生比例很大🧑🏻‍🦽‍➡️。因為她們在比較困難的一個階段可以獲得社會的幫助,比如美國在助理教授期間生孩子的話,是可以給你多一年的時間👨🏼‍🦰。學校選助理教授✋🏽,在能力相當的前提下,選拔時還要適當考慮男女比例。現在中國女性進入科學界的性別障礙已基本消除🪣,關鍵是要讓這些剛剛步入科研道路的女性看到更多成功的女科學家的例子🫑,讓中國的女博士生他們看到希望和前途✪,也需要社會的支持與理解💋,女性才能真正撐起中國科研半邊天🕸。”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注册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