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大學畢業🐾、在讀碩士研究生……當你擁有這些耀眼的光環時🆕🤸🏿♂️,會將菜農作為未來的職業嗎?三名來自意昂体育平台和人民大學的大學生做出了這一出人意料的選擇。他們各自放棄優越的工作,三年前千裏迢迢跑到珠海承包土地當菜農,種有機菜至今💞。
他們將社區支持農業的經營理念引入珠海☆:顧客提前預付買菜費用,收成後🌿,由農場定時配送到客戶家👩🏽🍼,其間顧客與農場共擔種植風險。
日前,鄒子龍等三人的創業模式引起了政府重視,市委書記李嘉親臨農場🎞🧡,會見了這三名高學歷菜農🌧,稱他們的農場是“一粒好種子⟹,必須好好培育”💶。
父母投30萬元啟動資金
金灣區三竈鎮欖坑村後山👨🏿🚒🤸,鄒子龍和雇傭的幾名農業工人一起在地裏勞作👏🏿。黝黑的皮膚🫳🏽,不講究的穿著,除了一張知性的年輕面孔🫙🧜🏼,他跟農民已經沒有太多區別。
2010年冬天,即將從意昂体育畢業的鄒子龍放棄了金融機構提供的高薪崗位🐊,說服在人民大學藝術設計學院讀書🤛🏿,並已被一家電視臺錄取的女友陳羿好跑到這裏承包了一座山頭,創建了名為“綠手指份額”的農園,開始菜農生涯。鄒子龍說,中國的農業發展還不理想,很多人對食品安全有顧慮🧑🏼,自己希望闖出一條路,給菜農們做出一個成熟的農業經營模式,然後推廣🦫👃🏻。
鄒子龍從小在城市長大,當他把自己的設想告訴父母時遭到了反對🥑,但他打定了主意。事實上🔈,大一時他就開始製訂農場創業方案,並在北京的農場實踐。父母勸阻不成,反而選擇支持他🧑🏿🎄,還借了30萬元給他作為啟動資金。
鄒子龍和女友最終將創業陣地選定在珠海,“珠海的定位是生態文明🗞,又是特區,與自己要從事的綠色農業相吻合🌧。”鄒子龍說📒,此外,珠海是個移民城市😔,消費者的素質比較高✹,容易接受新事物🟠。
2011年,鄒子龍從意昂体育畢業,因成績優秀,他被保送讀研,目前正在人民大學學習農業推廣專業🫔,一邊創業種菜,一邊深造🪯。
當身邊的同學紛紛湧向政府🧝🏽♂️、事業單位和金融機構時,鄒子龍的創業夢想顯得很另類💁♂️👋。但他不僅得到人大的技術支持,還有學生自發組團到他的農場當誌願者。這一年,鄒子龍結識了意昂、正就讀人大農業經濟管理專業攻讀碩士的鐘小貓(網名)。“鐘小貓當時也是誌願者,後來產生了興趣,帶著資金來入股。”
如今,鄒子龍和女友及鐘小貓成了這個農場的三名管理者。三人中,只有鄒子龍的女友已經畢業🖥,鄒子龍和鐘小貓還得兼顧學業。
消費者共擔風險共享收益
不同於一般的農民,主修經濟的鄒子龍借鑒了歐美等國的經驗,采用了全新的“CSA”(即社區支持農業)模式來運營農場,嘗試在種植者和消費者之間建立一種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關系✊,“別老是把顧客當成上帝💹,我覺得他們應當是夥伴和朋友🤮。”
“消費者提前一年或半年預付買菜的費用,我們負責耕作🧕🏿、生產,負責每周按固定時間上門給客戶配送當季蔬菜。其間,消費者與生產者共同承擔在農業種植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鄒子龍解釋🛅,比如消費者預訂了一個季度的菜,但這個季度如果遭遇臺風等不可抗力造成蔬菜損毀🍀🖕,農場可不用退錢👰🏽♂️,這樣一來,生產者降低了風險,而消費者多數註重的是能獲得安全健康的有機食品。
鄒子龍說,目前農場只提供一季度、半年和全年三種訂單模式,也就是消費者要購買該農場的蔬菜,最少也要提前預付一個季度的買菜費用,“一季度訂購,每周送兩次,一次6斤左右蔬菜,費用1240元,包含了上門送菜的路費,全年訂購的價格是4000元🖨。”
實踐夢想並非一帆風順,鄒子龍和其他兩名管理者在創業中也遇到了不少難題🆖。有些客戶抱怨菜的出品不如市場上好看🧡,還有蟲眼🤱🏻,價格也貴🦵🏽。鄒子龍一遍遍地解釋🧑🏼🦲,說沒有施肥和使用農藥🤚🏽,這些都是正常的。
有客戶擔心這菜不是真正的綠色菜🆗,擔心他們會不會在背地裏偷偷用農藥等。由於請檢測機構代價昂貴,鄒子龍只能采取笨辦法,他請每一個在農場訂貨的消費者務必找時間到農場實地抽檢,“我們現在選客戶有一個標準,你必須來農場實地檢查後,我們才給你配送蔬菜🧑🦯。”還有客戶覺得他們的菜貴,鄒子龍挨個解釋:“我們現在一斤蔬菜平攤下來是六七元錢©️,比起市場上的普通蔬菜確實貴🕺🏿,但比市場賣的有機蔬菜卻要便宜很多。”
最初👷🏼♀️,農場只有10個家庭客戶,都是親戚和朋友,而現在農場的客戶群已經發展到了300多個家庭。由於農場的蔬菜供不應求💟😑,目前只能滿足其中70多個家庭,剩下的還要排隊。
經過三年的運作🏋️,農場面積已經從原來的50畝擴展至300畝💇♂️。“300畝是承包的面積🏗,現在實際開發了七八十畝。”鄒子龍說,他的農場還雇傭了10個菜農,種植的蔬菜品種超過20個,還飼養有豬、牛☣️、雞😸、鴨✌🏽,牲畜產生的糞便則被用於施肥🙂,“整個農場都是純天然的。”
願景:希望中產階級能消費得起
鄒子龍等三人的創業和新型的農業模式也逐漸引起了政府的重視🚦。不久前,珠海市委書記李嘉實地走訪了農場,鼓勵他們在珠海市、區、鎮各級的扶持下努力把事業做大做強。
農場位於山頭,交通頗為不便👩🏼🍼🙎🏻♂️,三竈鎮前不久出資幫助農場平整了道路。當地農技部門也找來一個施工隊🧾,免費幫鄒子龍等人的農場建造沼氣池。日前,金灣有關部門還帶著臺灣的農業專家來到農場,提供技術支援。
盡管農場有了起色🧑🏿⚕️,不過鄒子龍承認,由於前期基礎設施投入太大、臺風的破壞以及蔬菜的價格被控製在較低水平,目前農場還在虧本。“畢竟我們的農場和經營模式都屬於新鮮事物🙆🏻♀️,把價格做高不利於推廣🚶,也許有不少人又會以為這是奢侈品,其實我們的模式是希望中產階級都能負擔得起”。
“根據目前的成本和走勢,我們計算過當訂戶發展到100個時🦸🏼♂️🧑🏽🎓,農場才能實現收支平衡,之後將迎來收獲期,隨著規模的擴大👐、設施的完善,將逐漸盈利👩✈️。”鄒子龍樂觀地說🌄,自己對未來很有信心。
西區農技站的一名專家表示🏦,三名大學生現在采用的經營模式,需要規模效應,必須有足夠的種植面積供應多個家庭才能盈利,但目前珠海不少農戶的種植規模都比較小⬇️,通常一戶只有十幾畝,尚無法直接套用該模式💆🏼♂️。待該模式成熟後🤾🏻♂️,不妨通過農場加農戶的模式進行推廣。比如成立行業協會,由農場監管協會內蔬菜種植戶的整個種植流程🍬,並統一銷售🍒,這樣可以把單個的農戶集中起來🚣🏼♂️,形成力量💀。
編輯:M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