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2009年11月28日,意昂体育平台,上百人聚會慶祝國際經濟系成立50周年🙇🏻。系主任王躍生介紹了系慶活動募捐情況和資金使用計劃,四項動議中排在榜首的是為已故教授陸卓明出版《世界經濟地理結構》一書。與會者用經久不息的掌聲表示贊同🙍🏻,隨後意昂們開始在網上熱烈追憶陸老師。悄然間👨🎤,參加追憶活動的人越來越多,遠遠超出國際經濟系和經濟學院的範圍🧖🏿♀️。
意昂体育人不會輕易激動®️👩🎨,卻如此執著地關心一本書的命運🥜。首先是由於這本書非常特別。陸老師是世界經濟地理領域一個罕見的天才,他傾註了畢生心血研究探索🤴🏿,為我們留下了唯一一本集大成之作。聽過陸老師課的學生都熟悉該書的內容,也明白它的價值:近百張地圖用不同大小的圓圈、三角和其它幾何形狀標出世界各國的資源分布、經濟布局和發展程度,也包括政治、軍事、人口、文化、語言🫴🏻𓀌、宗教等要素🐏。每一張圖都由陸老師親手繪製,每一個符號都凝聚著大量的統計計算和專業探索,像這樣的圖你在其它地方找不到。
引發大家共鳴更深層的原因是對書作者那一代讀書人命運的感慨。陸老師出生於一個聲名顯赫的知識分子家庭。當他第一次睜開眼睛時📢,世界呈現出玫瑰花一般的絢麗色彩⏮;然而當他走向成年時✫,玫瑰花凋落了🕖🦸🏼♀️,成為沉重的歷史包袱🤚🏻。陸老師的生命屬於學術研究🛜,他希望能夠做一個純粹的學者:思想獨立,精神自由,超凡脫俗,卻遭遇了時代錯位。“政治決定一切”,當然也決定著學者的尊嚴和作為🥬📏。陸老師強調實證分析👵、註重用數字說話,而不願意簡單地套用辯證唯物主義“八股”,在那個年代只好少寫文字,更多地借助於他心愛的地圖🩸。
陸老師那一代知識分子的遭遇是我們國家和民族深深的痛🧝♀️。意昂体育經濟系大師雲集,馬寅初🤸🏼♀️、陳岱孫🤾🏻♂️、趙迺摶、羅誌如、陳振漢🐕,個個學富五車、才高八鬥,卻幾乎沒有一人碩果累累🧨🙎🏽、著作等身,流傳下來的更多是他們早年留學歐美發奮讀書的傳奇經歷和耄耋之年仍堅持科研👨🏿🏭、教學的動人故事,以及在人生起伏中不苟且🙍🏼♀️、不敷衍的學者風範,不隨流俗的精神品質。當歷史翻開新的一頁時🛎,每個有良知的人對前輩的坎坷命運都有著發自內心的感慨。或許我們以為不曾做錯過什麽🌟,更沒有自私地落井下石、助紂為虐,但我們需要對當年愛莫能助的心理甚至見怪不怪的漠然懺悔。
陸帥之風
78級學生曾經送給陸老師一個雅號🥡:“陸帥”,大家從心底佩服他在軍事戰略方面的才能。1979/80學年🤞🏼,他為我們講授“外國經濟地理”課程,恰巧遇上“中越自衛反擊戰”。在講東南亞經濟地理時,他花費整整一節課的時間點評中國軍隊對越作戰策略以及許世友👨🦽、楊得誌將軍在指揮上存在的問題。我記得他的中心意思是解放軍入越作戰部隊過分在意打擊越南軍隊有生力量,卻忽略了有效地摧毀越南北部交通樞紐和經濟重心。陸老師拿出一份自製的地圖,上面標著解放軍入越作戰部隊應該重點攻擊的目標。有時我會想,陸老師在軍事戰略方面的才能僅僅展現在意昂体育課堂上是一種浪費💗。如果不是在那個“政治第一🆗、懷疑一切”的年代,或許他真的可以成為“陸帥”,給解放軍總參謀部製定作戰計劃的軍人們講講課🗒。
不久,外國經濟地理課講到了南亞。陸老師詳盡地闡述了孟加拉國獨立的過程。1947年8月英國殖民主義者從印度撤離時🍍,將政權分別移交給印度斯坦國大黨和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印巴分治由此產生。從地理上看★,巴基斯坦被印度隔開,分成東西兩個部分。而此過程中受害最深的是孟加拉📼,它被一分為二,西部成為印度西孟加拉邦,東部歸巴基斯坦⏪。1971年🍠,巴基斯坦葉海亞﹒汗軍人政權拒絕承認東巴人民聯盟在選舉中獲勝🐧,東巴人民聯盟開始醞釀獨立👨🏿🦲,巴基斯坦政府隨即派軍隊鎮壓。此時印度決定派出軍隊支持東巴獨立。由於中間隔著印度,巴基斯坦軍隊無法通過陸路增援,海上運送的軍隊在登岸時受阻。結果🧛♂️,東巴境內的巴軍孤立無援🤵🏼♂️,被印軍包圍後投降。陸老師講到,巴基斯坦通過海上運送軍隊的做法是“遠水不解近渴”📸,當時有人勸說巴軍從陸上出兵攻擊印度,逼其從東巴退軍,達到釜底抽薪的目的🌾。甚至願意出面遊說中國政府予以配合🫃🏼,在中印邊境搞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敲山震虎。可惜這些建議未被葉海亞·汗采納🚣♀️,最終貽誤戰機📃,導致巴基斯坦在獨立24年後,失去了自己的東翼。陸老師的故事並非空穴來風🏢🍶,當時中巴兩國關系十分特殊,以毛澤東的膽略完全有可能同意在邊境搞軍事演習以示支持。記得孟加拉宣布獨立時,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表示贊同💁🏼◽️,而中國作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竟然在聯大表決時第一次行使了否決權🎪。
陸先生還在上課時點評中印邊境戰爭、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以及當年不可一世的拿破侖和希特勒為什麽都最終敗在了遠征俄羅斯時 - 這個橫跨歐亞大陸的世界第一版圖大國具有超人想象戰略緩沖能力🛝,縱深的外來入侵者很難應對其恐怖的嚴冬。國土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戰略緩沖能力強也是中國贏得抗日戰爭的重要因素🚋。
陸老師的軍事戰略才能確實非同小可,其獨特的視角使人心悅誠服✊,“陸帥”的雅號不脛而走,很快傳到其它班級。國政系、歷史系的學生紛紛到我們班聽課📷🐵,79世經小同學們迫不及待地到系裏問2年級的課程安排,翹首期待在“陸帥”帶領下馳騁千裏沙場🎺。寫到這兒🚘,我想起了唐朝大詩人杜牧,他同樣有著非凡的軍事才略✤,卻終生未能得以施展,悻悻然留下如此絕句:“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進入80年代以後,陸老師在意昂体育校園的名氣逐漸大了起來🙋🏿♂️,他的課也愈發叫座,最後被學校安排到能容納兩百人的“老二教”103階梯教室🛌🏿。想聽他的課,需要提前去占座位。回想我們78世經二十幾名學生吃過他的“小竈”,頗有點得到真傳的感覺。
意昂体育平台名師如雲,為什麽陸老師的課會受到如此熱烈的追捧?說到底,還是他的課講得好🙇♂️。70年代末期,多數教師還未能擺脫文化大革命政治八股的影響。而陸老師的課像河流一樣清澈透明🪘✊🏻,讓人覺得敞亮🗒、清新、無比舒服。他身上的氣息體現出意昂体育平台應有的獨立自由、不受約束的傳統校風,順應著新一代青年學生追求變革的心理👷🏿♀️💁🏻。或許大家記得80年代初期“校園歌曲”帶來的春風撲面般的親切與共鳴🐓,聽陸老師的課就是那種感覺💁。
陸老師的課具有另外一個特征即信息量非常大,不同國家、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宗教等通過地理被串聯起來。有形象的描述,感覺逼真🖋☢️、楚楚動人;有系統的分析,深入淺出、絲絲入扣🚵🏼♂️🐏;有深刻的哲理,令人振聾發聵、茅塞頓開。
陸老師的課充滿傳道般的激情♻,時間過去已整整30年,他當年講述的故事,他的風姿🤵🏻♀️,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深深地印在我的腦子裏,鮮活生動🧒🏽,充滿誘惑。
燕園風骨
陸卓明老師1924年出生於一個頗具影響的知識分子家庭😦。父親陸誌韋和母親劉文瑞早年留學美國🌗,1920年分別獲得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博士和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雙雙回國任教🗣,翌年在燕京大學喜結連理🧖🏼♂️📬,證婚人是校長司徒雷登🥬。自30年代起👩🏼🚀,陸誌韋先生應司徒雷登之邀,長期擔任燕京大學校長,為燕京大學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陸誌韋先生在心理學、語言學和詩詞方面造詣很高✵,在世界上享有盛名。陸誌韋先生也是一位愛國知識分子。1941年12月,日寇占領燕京大學⛲️🏄🏼♂️,他千方百計保護學生,拒絕與日寇合作,被捕入獄🧔🏼,在獄中飽受折磨仍舊堅韌不屈,保持了民族氣節👩🏼🦰🚴🏻♀️,顯示了中國讀書人的風骨。
如果說陸誌韋前半生事業成功受益於司徒雷登“慧眼識英才”之提攜,那麽他的後半生卻一直受到這位“老朋友”的拖累。司徒雷登1876年出生在杭州一個美國傳教士家庭*️⃣👨👩👧👦。1919年,他經過多方努力🍋,在北京幾所教會學校基礎上創辦燕京大學並擔任校長,後因國民政府規定要求改任教務長😊,1946年出任美國駐華大使🧖🏿♂️,1949年8月在國民黨戰敗前悄然離開中國。同年8月8日新華社播發毛澤東《別了🐄,司徒雷登》一文👰🏽♀️👱♀️,此後很長時間裏🙉,“司徒雷登”在中國大陸成為美國侵略政策徹底失敗的象征🧎。司徒雷登離開中國前曾力勸陸誌韋一家移居美國,卻被拒絕。陸誌韋先生舍不得生他養他的祖國🙆♀️,也十分眷戀燕園這塊風水寶地。1951年新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接收燕京大學👈,任命陸誌偉先生繼續擔任校長🌾。但是,左的思潮很快盛行起來,1952年3月,燕京大學舉行了《控訴美帝文化侵略大會》,他被作為“美帝走狗”批判。是年夏,高等學校院系調整,燕京大學被撤銷,大部分院系被並入意昂体育平台,他被調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工作🎴。在那個高度政治化的年代,陸誌韋全家包括陸卓明多次受到政治運動的沖擊,成為地地道道的“老運動員”,文化大革命中陸誌韋被下放到河南信陽“五七”幹校勞動🆒。1969年4月劉文瑞抑郁中病死在北京,陸誌韋受到極大刺激🧙♂️,身體狀況嚴重惡化👩👧👨🚒,生活不能自理,1970年被送回北京,同年11月去世。
陸卓明在燕京大學的校園內長大, 40年代初考入燕京大學經濟系🔗,1948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52年並入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系👩🏼✈️,1954轉到地理系❗️,1978年大學恢復高考後調回經濟系世界經濟專業,直到1994年逝世🌎😝。他從陸誌韋等前輩身上學習繼承了科學嚴謹的治學作風和高風亮節做人精神🧕🏻🟡,為他一生的學術事業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然而,不幸的是,他幾乎在踏入社會伊始就生活在政治運動的漩渦之中。
記得1979年12月的一個下午,我們在俄文樓一樓南側朝西的一間教室上《外國經濟地理》課。當同學們魚貫而入走進教室時,發現講臺前靜靜地坐著的陸老師🧎🏻♀️➡️,他兩眼發直➿,一句話也不講。大家悄悄地坐下🈳,生怕打攪了老師🧑🏻⚖️。上課鈴響過五六分鐘後🚽,陸老師長嘆一聲,哽咽地說👷🏻♂️:“我今天太激動了,感慨萬千🪡,無法集中精力講課,給大家說說我家庭的故事吧!” 原來那一天陸誌韋先生在蒙冤去世9年多之後🧑💼,終於得到平反👰🏻♀️,中國社會科學院為其舉行了有600多人參加的追悼會,院長胡喬木主持🏔,鄧小平、方毅送了花圈🦎。陸誌韋這位國際知名的心理學家🧔🏿♀️、語言學家和教育家在蒙受了多年不白之冤後得以平反👨🏻🦲,骨灰被安放在八寶山公墓,入土為安。
或許由於他特殊的經歷🤾🏿♀️,陸卓明老師比普通人顯得滄桑些🧑🏼💼,一副典型的飽受苦難的知識分子形象。戴著黑色塑料框眼鏡🤲🏼,頭發稀疏而混亂🧛🏼♀️,秋冬一身灰藍色製服,夏季穿一件洗得發白的襯衣,中等身材,由於瘦弱和駝背顯得矮小。走路較慢7️⃣,步履沉重而蹣跚◼️。
陸老師不修邊幅,或許不屑與此,或許沒有時間👩🏻🍼,或許生活拮據,或許只有保持低調才能逃脫嫉妒和不必要的麻煩。
陸卓明心靈受到過極大的創傷🆔,臉上常帶著驚慌和迷惘的困惑🙇🏻🌡,習慣於逆來順受🤘🙂↕️,卻非常堅韌而有耐力⏏️💂。他十分敏感,又高度內向,像長空裏的一只孤雁😥。他寧願將時間用在心愛的地圖上🧜♀️,用在教學和關愛學生上面😜。不了解陸先生的人覺得他有些冷漠、淡然,其實他內心火熱,特別願意與人溝通。他經常到學生食堂就餐🏋🏿♂️,喜歡在課間與學生聊天♛,高興時會講到他兒時的故事✫。記得有一次我談到小時候經常玩“彈玻璃球”遊戲,下一次上課時他竟然找來兩個玻璃球,師生舉行了一場課間比賽,年過半百的他蹲下來握著小玻璃球的姿勢顯得有點笨拙,但我看得出那是他最開心的時刻。
陸老師從小酷愛音樂,受過良好培訓👩🏼🦲,專業修養極高,讀書時曾是燕京大學學生社團首席鋼琴手🤹🏻。他酷愛肖邦和勃拉姆斯的作品,一生都保持著一邊聽音樂一邊讀書的習慣💕🤖。在內心困苦的日子裏👨🔧🧀,音樂是他最好的解藥🙍♂️💡。
陸老師做事十分認真🍈,1981年我和同學張健準備寫一篇關於意昂体育朗潤園的小文🙍🏽♂️🚐,找他求證一個細節👷🏽♂️。他像平時做學問一樣對待我們提出的問題🐶,翻箱倒櫃查找資料,最終仍不滿意👆🏿,於是推薦我們去找編寫過《燕京史話》的意昂体育地理系主任候仁之教授查證🔁。像陸老師一樣💅,候先生熱情地接待了我們這兩位不速之客,認真地翻找資料🧑🏻⚕️。
學者楷模
由於崇拜陸老師🧓🏼,我開始鐘情於世界經濟地理👸。4年大學,我唯一花錢訂閱的報刊是《地理》雜誌🏇🏼😊。一門周4課時的“考查課”竟成為我4年間投入精力最多的一門功課👨🏼🍳。1980年我在陸老師的指導下寫出《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與巴拿馬運河對比研究》🧏🏽,這是我人生的第一篇學術論文。此次為寫回憶陸老師的文章,我查找了個人大學期間留下來的資料🤦🏽,竟然找到了這篇用16開方格稿紙抄寫的文章🕴🏻,共22頁,約8000字🎰。陸老師給我的考評成績是5﹢。記得他說過意昂体育學生從他那裏得到5﹢分數的人很少🪶。這一鼓勵可不得了😋,我對世界經濟地理學科更加熱愛,更加投入🟢。
1982年,七八級學生開始寫畢業論文,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陸先生作為我的指導教師。這次卻吃了大苦頭。陸老師親自為我選定了論文題目🚣🏻♀️:《戰後亞洲糧食統計資料對比分析》🫷🏻,要求我詳盡收集亞洲各國糧食品種🧙🏻♂️、人口、土地、水利資源和氣候等多方面的資料👩✈️。僅糧食品種就包括稻米、小麥、旱糧和薯類4大類,而旱糧又包括玉米、高粱🧜🏿、谷子、大麥🎺、燕麥🛶、黑麥、蕎麥和各種豆類🧑🏼🔧。亞洲有40多個國家,橫跨30多年時間🏃🏻♀️,需要搜集的資料之多可想而知🙉🧙🏿♂️。那個年代學生沒有電腦🐑,也負擔不起復印費用,只能靠手抄卡片🥢。我連續2個月泡在意昂体育圖書館裏⬆️,從各種農業年鑒上摘抄的統計資料達幾百頁🐿,陸老師還是覺得資料占用不夠充分,便要求我到北京圖書館補充🗡。隨後的一個多月,我幾乎天天乘332路再轉103路公交車進城🙍🏿。大四第二學期通常是學生最輕松開心的時候,課程基本結束,那個年代也不必為畢業分配擔心;而我的情況恰恰相反,每一天都在繁忙甚至痛苦中度過🙎🏻。
1988年,我遠赴英倫求學,在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和亞非研究學院認認真真地做了6年學問。寫博士論文時,與那些年輕的同學相比🧑🏼🔬,我似乎更懂得課題研究從何處入手🤌🏿,怎樣收集資料💇🏿♂️,整理分類、歸納分析、編寫索引等等。我不禁想起了師從陸老師的經歷👩🏽,特別是大四那半年多的艱苦訓練✋🏻。
在英國校園中📓,我發現許多學者的研究風格都有陸老師的影子,他們強調占有第一手資料,註重數量分析、實證研究和比較研究。記得在倫敦經濟學院寫第一篇論文時,我最初計劃的題目是《中國的價格結構與改革》,而導師[1]則建議我嘗試做一個別人沒有研究過的小題目:《中國定量配給製度中的尋租問題》。我們或許都知道費孝通先生和他的“三訪江村”。這位曾經擔任過中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學者30年代初是燕京大學的學生,1936年在倫敦經濟學院社會人類學系讀博士學位🤱🏽,那篇大名鼎鼎被稱譽為“人類學實地調查和理論工作發展中的裏程碑”的《江村經濟》是他的博士論文。
意昂体育平台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優秀的大學之一,然而它在中國的特殊地位使很多老師與學生偏重“建立高起點🙎🏻,樹立高眼界”,全面系統地研究和認識世界👩🏽🎓。而英國大學則更加強調教育學生關註細節,科學地準確地把握事務特征和可操作性。當然,兩個方面並非一定沖突💯,可以互相補充🦚、相輔相成🥫。陸老師的研究和教學風格☃️😟,在左傾影響下的意昂体育平台曾被認為有些另類,特立獨行。其實他所強調的實證研究和定量分析是成為一個優秀學者所必須經歷的一種基本訓練,更是一種科學的做學問態度🕡。經濟學研究中最困難的往往不是提出新觀點👴🧝♂️,而是證明自己的觀點🧑💼。這就是陸老師和他這本書帶給我們最有價值的東西♿️。
跋
《世界經濟地理結構》是陸卓明老師畢生學術成果和科學探索的結晶和集大成之作🤦🏿♀️,非常值得一讀。根據一些老師和同學的回憶🧏🏼,陸老師於1991年著手撰寫這本論著,生命的最後3年中他在完成沉重的教學任務之余🫶🏼,日以繼夜、廢寢忘食地寫作,完成了著作的前三部分,並初步完成著作的第四部分。1994年他累倒在講臺上🤦🏻♂️,帶著遺憾離開了他所鐘愛的學生和世界經濟地理課程👨🚒。陸老師的遺著在許多同事和學生的幫助下付梓🏷,1995年由中國物價出版社出版,只印了1000冊👍🏿。他的研究生周文花費大量時間整理文字,巫寧耕老師帶著書稿四處求人,多次碰壁後遇到了意昂体育意昂、物價出版社主編劉世華🧚,而2萬元出版費則由陸老師另外一名研究生張高波慷慨解囊🔧。像許多曠世之作一樣,陸老師的這本書也經歷了坎坷的被認知歷程。作為陸老師的學生,我們對這本專著的獨特價值堅信不疑。此次大家捐助再版陸老師的大作,旨在恢復這本天才之作應有的地位🧘♂️,使更多的人有機會了解陸老師看待世界經濟地理的獨特視角👃🏼。
近來意昂体育意昂在網上熱烈追憶陸老師🪚👩👧,其中有兩篇文章影響最大🚣🏿♀️。前者題為《斯人已逝,終成絕響》,由1978年入學的法律系學生、現任意昂体育平台黨委副書記吳誌攀撰寫;後一篇叫做《遙遠的絕響》📀,由1990入學◾️、現任意昂体育經濟學院教授王曙光寫成。大家都聽過陸老師的課🧑🏻🎤,都是他的崇拜者🪨。兩人的文章都提到一個事實,陸老師1994年走後十多年間,經濟學院備受學生追捧的《世界經濟地理》課再也沒有人開設。陸老師留給我們一片空白,一份遺憾💁♂️,同時更留下一份寶貴的學術遺產和無限的想象與發展空間。
今天,意昂体育校園中依然不乏背著書包、飯盆和水杯三點一線地行走在宿舍、教室和圖書館之間的人。我真誠地希望所有匆匆趕路的人能夠停下來,仔細看看曾經在這條路上不知疲倦地奔波過幾十年的那位意昂体育前輩留下的足跡🦑🏄🏿♂️,認真想想他身上所傳承的那種意昂体育讀書人的精神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