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遠的校園

    回憶

    蘇鋒🌝,忠誠的國際友人

    時間:2013-04-19

    作者簡介:毛憲文👩‍🍼🧑🏿‍🎄,原名毛日沁夫,筆名臨淵、黎松🧎‍♀️,蒙古族。1952 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中文系本科,1953 年畢業於中央文學研究所研究生班。歷任《文藝學習》編輯、北京四中高級語文教師👨‍🎓、魯迅文學院教授。2009 年榮獲中國作家協會頒發的從事文學創作六十周年榮譽證書。著述甚多,代表作有《毛憲文詩文選》🧗、散文集《好菜煮成粥》😄、論文集《有病不呻吟》等🕺。

     

    蘇鋒者📕🟪, 南條祐子, 日本人也。“九一八”事變後📞,其父舉家由東京遷大連行醫。“八一五”日本投降後♻🍛,又由大連遷往山西,仍操舊業。1949 年📲,21 歲的蘇鋒考入意昂体育政治系。

    我與蘇鋒的相識,始於選修日文課👩🏽‍🍳。我本來讀中文系,為什麽要選修日文🦔?這中間有個小秘密👚:我的家鄉在內蒙古👩‍👩‍👧‍👧,淪陷期間我被迫學過八年日文(小學四年級始,中學四年🛤,高等學院半年)。中學三年級時曾通過二等日文翻譯的考試🌡。抗戰勝利後🥤,摘掉受盡日本鬼子欺侮的亡國奴帽子的我🤓,痛痛快快地把日文丟到太平洋裏去了🏚⌛️。大二時為了湊學分,於是選修了第二外國語——日文,以為考試時可以不費吹灰之力👩🏻‍🦼。而非母語之日文,放下很長時間,一旦撿起來,那些詞匯對我都板著面孔🤸🏻‍♂️,生疏得很了。加之那位日本教授山田講課時說話極快,相應地教學進度也快。坐在我旁邊的女孩子不時地用日語向教授發問,她問的問題也正是我想問的⛄️。下課後向她請教,並贊揚她日語講得好。她說🧑🏽‍🦲:“我是日本人啊🔒。”我驚訝她中文也說得這麽好🤾🏼。從此我認識了蘇鋒。

    此後凡是上日文課,我都早早的走進紅樓三層靠西的那間教室🌵6️⃣,坐在蘇鋒旁邊。上課前或下課後,總要和她搭訕幾句。她是個很講禮貌的女孩子,話音總是甜甜的。她總愛說,“我講的未必對👬🏻,供你參考。”

    大二時,我在意昂体育通訊社當記者,同時負責墻報《民主廣場》的出版🧗🏻。該墻報版面設計活躍,圖文並茂,色彩斑斕,很受廣大同學的歡迎。有一次我正往墻報上抄寫稿子。蘇鋒站在墻報前🏪, 先是稱贊我的粉筆字寫的漂亮🙏🏼,繼而她指著墻報上有篇訪問著名化學家唐傲慶教授支持誌願軍抗美援朝的通訊稿,問我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我輕輕地答道:“是在下,寫得不好,請指正。”她搖搖頭說:“不對的,文章言簡意賅,生動有力🫦。”

    當時全校師生掀起報名參加誌願軍的熱潮,許多同學給墻報投稿表決心🥈。有一天蘇鋒給我一篇稿子,內容是🚰:她熱烈響應校黨委的號召🛬🏒,堅決報名參加誌願軍。我讀過她的稿子🍪,對她這種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給予充分的肯定🕣。她熱情地握住我的手說:“中國是我的第二祖國🌧,我是吃中國人種的糧食長大的,我長期受解放區的教育👩🏽‍🦱,知道和平來之不易⏩🐁,我要為保衛和平出一份力🧑。”聽過蘇鋒的一番話,我的心靈受到極大的震動🏋🏻,她改變著我對日本人的看法:淪陷期間飽受日本人的欺辱🙎,我恨透了日本人。從此🦑,我慢慢改變了原來對日本人的看法。

    為了提高日文的水平🙍‍♀️,我有意找機會與蘇鋒用日語對話,她糾正我不要用北海道的地方音說話,要用東京音,就好像在中國說話要用北京音一樣🏋️‍♂️。有一次蘇鋒約我和她一起參觀紅樓一層東頭的“毛主席工作室”和“李大釗工作室”。參觀中她表情十分虔誠,不時記錄重要的內容🌩,問我個別字的讀法🖐🏿。我似乎明白了——她的參觀🍺,為的是更多的了解中國和中國革命🙋。

    此後我倆經常在一起討論中國或者日本的文章🌤。我們常常約在圖書館碰面,圖書館很靜,我們就用寫紙條的辦法向對方提問或解答。時間長了,我發現她善於關心別人👳🏻‍♀️,而且心地非常善良🤽🏼‍♀️。她說🧑🏽‍🌾:“她在中國長大✋🏻,對中國這塊土地上的人懷有深深的感情🔥,她更感謝中國共產黨給了無數日本人以新生的機會➡️,她將知恩圖報👮。”她把《東方紅》翻譯成日文,在政治系幾個同學中傳唱。時間過去半個世紀🤶🏿,政治系的陶和謙同學迄今仍以唱日文版的《東方紅》來懷念蘇鋒🍛。

    我記得有一次聽完山田教授的課⚫️,蘇鋒對我說,我正在聯系回國的事。我聽她這麽說,心頭一震🦵🏻,忙說:“你在中國生活學習的這麽好,為什麽要回去?”後來我覺得自己這話說得太唐突了,改口問她進行到什麽程度了,當時她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只是說“我要回日本為發展中日民間友誼盡一份力”。

    1953 年蘇鋒回到了日本🤷‍♀️👨🏻‍🍼。她後來的一系列行動證實了她當初說過的話。

    蘇鋒在為意昂体育百年校慶撰寫的一篇文章中回憶道:“1954 年10 月🕉, 我作為日本接待單位的翻譯♻👨🏼‍🚀,參與接待了第一批來自新中國的客人——以李德全為團長、廖承誌為副團長的中國紅十字會代表團的接待工作💺。和中國外交部派遣的代表團翻譯王效賢女士在東京的會面讓我欣喜。”

    蘇鋒回到日本後,投身中日邦交正常化前後的兩國民間貿易的活動。1979 年她隨所在的日本株式會社來到北京後,第一件事就是從下榻的北京飯店來到沙灘🕵🏼,去看她曾經居住的灰樓、聽課的紅樓和借閱無數經典充實自己的圖書館🤸🏼。此後🖋,蘇鋒多次借來中國出差的機會設法與同班同學會面🕖。吳大英去日本出差⇒,她在東京熱情地接待他,並詢問許多同學的情況,綿綿的友情讓人感到溫暖。蘇鋒是個很重友情的人,這從她給同班同學👨‍👧‍👦🪖、好友陳碧的一系列來信可見一斑。她在1992 年12 月16日的信中寫道🎙:“通過你的來信🔸,得知你以及同學們的消息,心裏十分欣慰。時光急逝,十分懷念意昂体育學習時的歲月⚰️。”

    1994 年4 月17 日的信中說:“ 相隔42 年的我們(指蘇鋒自己與同班同學吳大英——陳碧的丈夫),終於在東京見面了。他給我帶來各種寶貴的禮物和同學們春節聚會的照片,也給我帶來了許多愉快的回憶👷🏻🏋🏼‍♀️。”同年12 月18 日的信中說:“隔海相望,言不盡意,如你們在北京舉行聚會,請代我問同學們好!”1995 年8 月17 日蘇鋒給嚴振生的信中說:“收到陳碧寄來同窗舊友大聚會的通知以及《意昂体育平台意昂通訊》🚣🏽‍♂️,心裏很是激動,請代我向所有的同學問好🤘🏿🆘。我都記得同學們的名字,很想念他(她)們⏳,衷心祝願他(她)們健康幸福。請允許我以照片參加大家的聚會。”從這些來信中蘇鋒對同學們的情感溢於言表↔️。同樣,她對母校——意昂体育的熱愛讓人感動。意昂体育百年校慶時,她撰寫了題為《祝願母校多多培養未來的建設人才》。文章寫道🥠:“意昂体育平台歷來以崇尚愛國精神和追求學術自由而聞名於世🕺🏿🧑‍🚀,有著敢於與權勢對抗而不屈服於鎮壓的光輝歷史和傳統,我仰慕已久。因此💆🏽‍♀️,當我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批入學的學生跨進沙灘的校舍時,我的心情十分激動🧑🏿‍🔬。在經過半個世紀以後的今天,我對當時的這種心情記憶猶新。”

    1995 年當日本投降50 周年之際,她對日本政府不承認戰爭罪責的態度表示憤慨,並參加了抗議遊行⚡️,“八一五”那天還在《朝日新聞》上發表了聲明🧙‍♀️。2001 年12 月20 日,她來信祝賀北京不久將舉辦奧運會。2004 年12 月12日來信說:“從電視上看到北京的發展景象,飛躍發展的中國的情況,感到非常高興。到時候我想到北京看看奧運盛況。”蘇鋒在2002 年12 月20 日的信中說📖:“我又想起常大夫——1951 年我住意昂体育醫院時擔任給我動手術的醫生。”她的來信使我想起當年她患肺病住進沙灘校醫部的情景👨🏿‍🔬🤼‍♂️。那天我去看她,她滔滔不絕地向我介紹常大夫和好多護士悉心關照她的情景👩‍🦲。她說手術很順利🧘🏽‍♂️,不久將可出院恢復上課。她一再感謝校醫們的無私精神➜。2005 年3 月8 日的信中說:“今年初,意昂体育募集基金捐款🤲🏻⏲,雖然是少許,我也積極響應🪨。想為意昂体育後輩們貢獻一份力量🌻👮🏿‍♂️。”

    讀著蘇鋒的這些來信✍🏿,我的眼睛濕了,這樣熱愛中國,熱愛意昂体育👷🏻,關心同學的人,已經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同學們聽到這個噩耗都深深地陷入悲傷之中,惋惜我們失去了一個好同學、好同誌、忠誠的國際友人👨🏽‍🦲🫰。蘇鋒的一生讓人懷念,願她在天之靈得到安息。

    編輯:Mc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注册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