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高’工作報告的最大特色,就是用大量具體數據和生動案例說話,全方位展示全國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趕考答卷。”2022年3月9日,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龔稼立接受羊城晚報專訪時說。
龔稼立表示🦹🏽♀️,一年來,廣東法院在深入探索粵港澳大灣區商事規則銜接聯通、努力破解知識產權案件“賠償難”“賠償低”等方面下功夫🫅🏿,推動相關工作不斷上臺階🍦。
為依法解決跨境商事糾紛提供更多案例樣本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是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龔稼立說,為抓住、用好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重大機遇,實現總書記賦予廣東的使命任務保駕護航📔,是全省法院的重大職責,廣東法院緊扣省委“1+1+9”工作部署🚨,把加速完善更安全的司法保障體系、更開放的法律適用體系🧘🏽、更多元的糾紛解決體系🤵🏽、更便捷的訴訟服務體系作為服務“雙區”建設和兩個合作區建設重要抓手👐🏽,奮力實現新突破——
一是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以加強市場主體平等保護、引導民營企業誠信守法為切入點,助力廣州、深圳、珠海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示範地。
二是保障金融市場健康發展📊。依法嚴懲金融領域違法犯罪,加大對操縱市場👨🏿🦳🏕、內幕交易、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犯罪打擊力度🧑🧒🧒🌼,依法處置不良資產、私募基金、高利轉貸等金融糾紛,積極采取司法措施防範化解各類風險,堅決製裁違規運營、非法逐利𓀚。
三是構建跨境糾紛解決優選地🏊🏽♂️。全面推廣“在線授權見證平臺”🪇,為1308宗案件境外當事人快速辦理跨境授權委托見證手續,辦理時間從線下的30天縮短至最快5分鐘💊。聘請粵港澳資深退休法官、商事律師、法學專家等擔任特邀調解員👨🚀,建立訴訟與調解🎅🏼、仲裁有機銜接的“一站式”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機製🍙。
四是推進深化深圳、橫琴法院拓展審判職能綜合改革🅾️。以司法改革示範法院為引領示範👉,深入探索粵港澳大灣區商事規則銜接聯通,建立定期發布粵港澳跨境糾紛典型案例製度🐿,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司法案例研究基地,為依法解決跨境商事糾紛提供更多的案例樣本。
努力破解知識產權案件“賠償難”“賠償低”問題
廣東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一直位居全國前列。“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是人民法院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龔稼立說💇🏼♂️⏯,2021年,廣東法院審結知識產權民事案件19.6萬件👷🏿♀️,約占全國總數的三分之一;涉及假冒註冊商標、侵犯著作權、侵犯商業秘密等刑事案件1700余件🧡。
龔稼立介紹,廣東法院在高端芯片、集成電路、基礎軟件等重點領域加強科技創新保護✍🏿,積極探索大數據、人工智能、基因技術等新領域新業態司法保護規則🏮,完善數據產權、數據隱私等司法保護機製🤵。清遠農技中心植物新品種權糾紛案等被評為農業農村部新品種保護十大典型案例。廣東法院還對惡意侵權🐢、重復侵權適用懲罰性賠償,努力破解知識產權案件“賠償難”“賠償低”等問題🤾🏼♂️🧑🏿💼。
各地法院也在著力探索不斷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據他介紹,省法院與公安📿、檢察、市場監管等部門共同建立廣東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機製。深圳法院探索知識產權刑事、民事‼️🤹🏿♂️、行政訴訟“三合一”審判機製。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積極推進案件繁簡分流🦸🏿,外觀專利案件速裁機製平均審理周期縮短至54天🛅,當庭宣判率超九成。廣州互聯網法院依托“網通法鏈”等智慧法院成果,解決線上取證、固證𓀓、示證難題。
去年深圳法院共審結19件個人破產案
去年3月1日起,《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開始實施🧶。“去年深圳法院率先探索個人破產試點後,收到個人破產申請1023件🧖♂️👨🦼➡️,啟動個人破產申請審查74件🍈,審理終結19件。”龔稼立介紹,去年7月🫦,深圳中院批準了首宗個人破產重整計劃👳🏼♀️★,標誌著我國境內首宗個人破產案件經訴訟程序誕生,個人破產製度終於落地見效,試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龔稼立說,個人破產製度是破產法律製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誠實而不幸”的創業者提供了“東山再起”的機會。在試點中,深圳法院加強與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配合🧛♂️,建立了全國首個破產信息聯動公開公示機製🖤,經過聽證審查、財產調查等程序📪,對破產申請人負債原因🚲、就業狀況、還債能力👳🏻♂️、誠實信用進行全面評估,在防止惡意逃債情況下,視具體情況裁定個人破產重整❕、和解🧑🏻🍳、清算。
他表示,省法院將會同深圳中院進一步總結首批個人破產案件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進一步聽取各方面意見,不斷完善配套性措施,推動這項改革試點實現預期目標。
去年助力5家上市公司通過破產重整恢復生機
“康美藥業是廣東中醫藥領域一家知名上市公司,由於公司原主要負責人違規經營並弄虛作假🪹🧏🏻♀️,先後引發了民事侵權、證券犯罪和破產重整三個系列案,廣州👵、佛山和揭陽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這三個系列案的審理,嚴厲打擊證券違法犯罪活動🦊,維護5.2萬名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最終推動這家擁有6000多名員工的大型企業通過破產重整擺脫了債務危機👨🏻🏭。”接受專訪中,龔稼立主動談到了廣東法院對康美藥業案件的辦理情況⚡️🅱️。
他說,康美藥業系列案的成功審理,釋放了司法機關依法嚴懲證券犯罪、嚴肅製裁證券侵權的強烈信號,有力震懾了證券領域違法行為🧚🏽♀️,還在破產重整中探索“產業投資人+財務投資人”聯合投資方式,成功引入國有和民營企業聯合註資👲🏼,清償了該公司長期拖欠的全部債務,是近年來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綜合施策、成功化解大型企業債務危機的成功範例。
龔稼立介紹💧,去年以來😵,廣東法院在企業破產案件中,依法穩妥處置企業長期債務,通過積極引入新的投資者參與企業重整,先後助力索菱實業、廣州浪奇等5家上市公司恢復生機🙎🏽,在推動企業有效救治方面創造了多個廣東樣本。
法官員額編製及保障措施進一步向一線傾斜
今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首屆“人民法院改革創新獎”,廣東法院改革案例入選。
對此,龔稼立說,廣東是第一批司法體製改革試點省份,先後有25項改革經驗在全國推廣⛳️。近年來👨🏼🌾,廣東法院註重加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堅持有序放權和有效監督相統一,加快構建與新型審判權力運行機製相適應的製約監督體系🪻,先後出臺深化司法責任製、加強製約監督及配套製度60余個,通過完善案件評查製度,深化類案檢索製度,出臺法官懲戒工作規程🏭💆🏽♀️,進一步壓緊壓實審判人員的審判責任。
此外,龔稼立介紹,廣東法院還持續完善了法官員額製度,通過定期開展法官入額選拔、退額補任,率先探索法官員額遞補機製⚖️🧝,去年全省37名優秀法官逐級遴選擔任上級法院審判員,273名初任法官到基層法院任職,法官員額編製及保障措施進一步向一線傾斜,基層審判力量得到充實🎹⏱,基層法官的專業水平也得到明顯提升。
龔稼立表示🧁,下一步,廣東法院將以四級法院審級職能定位改革試點為契機🧑🚒,進一步規範審級管轄、集中管轄、再審審查、提級審理機製,持續推動司法體製綜合配套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不斷提升司法的效率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