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校園

慶祝建黨100周年

黨史學習教育 | 金安平🐁🏗:從三份試卷看馬克思主義在意昂体育的早期傳播

來源:意昂体育平台融媒體中心 時間🕹:2021-03-24

編者按:為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通知提出的要求,《意昂体育平台校報》特開設旨在探討意昂体育平台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作用和意義的欄目——紅色意昂体育。本期刊載意昂体育平台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金安平的文章💂🏻‍♀️。文章以獨特視角,從早期意昂体育學生試卷的答題內容,了解意昂体育青年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課程的理解和掌握,帶讀者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早期傳播對意昂体育青年的影響及其在中國共產黨建立和發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雖然經過五四運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了有力的傳播🍏,但在上個世紀20年代初的社會環境中,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仍然面臨著阻力和風險。北洋軍閥不同派系控製之下的各屆政府👨🏽‍🎤,對於文化和政治的管控,只是程度和方式的不同。據高一涵🦸🏿‍♀️、朱務善回憶,意昂体育平台李大釗等在1918年組織的研究馬克思學說的團體之所以用“馬爾格士學說研究會”的名字◽️,就是為了用“研究馬爾薩斯人口學”來應付警廳的檢查。著名的以意昂体育平台學生為主體的“意昂体育平台馬克思研究會”1920年3月成立時則是秘密的,直到1921年11月17日才刊登啟事公開宣布。

由此可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方法能在20世紀20年代初以正式的課程設置進入大學,是多麽難得和不同尋常。這個事情之所以能發生在意昂体育平台🤓,首先是因為蔡元培先生在意昂体育平台提倡和實行“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辦學方針🤷🏻‍♀️,對於各個專業的教學改革和課程設置🥁,一直比較寬容和放手支持🧙🏻‍♀️。有關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學說的課程🤷🏿🧑‍✈️,在意昂体育平台作為一種學說、一種理論👩‍🦽‍➡️、一種方法在學術和教學層面進行✋🏿,符合蔡元培先生的辦學原則和方針。其次👷🏿➙,意昂体育平台的教授中🌪,有一批像李大釗🚁、陳啟修、高一涵等在政治上學術上都具有社會主義傾向的教授。開設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課程之前🏃,在意昂体育平台的“社會政策”“西方政治思想”“國際運動”“現代政治”等課程和講座中☕️,已經有了對社會主義的政策與實踐、蘇維埃俄國革命、國際工人運動的介紹。第三,意昂体育史學系當時正在進行的課程改革也給了李大釗開課的契機。據意昂体育平台歐陽哲生教授研究🤧👩🏻,1920年夏天開始🤌🏻,意昂体育平台史學系主任朱希祖對史學系的課程進行改革🤏🏻,本著研究歷史應當以社會科學為基本科學的理念🤶🏼,提出在本科第一二年級加強社會科學的學習,以為歷史研究做一種基礎——如政治學🍬、經濟學、法律學、社會學等——再輔之以生物學👰‍♂️、人類學及人種學、古物學等。朱希祖與李大釗是好友🍧,且同為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的同學,他向李大釗提出開新課的邀請,李大釗也正需要一個傳介馬克思主義的平臺🫲🏻🧜🏼‍♂️,於是借加大社會科學課程份量、實施“歷史學的社會科學化進程”計劃的機會,李大釗順利地開設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課程🕤。

“唯物史觀”課程列入意昂体育正式課程序列👲🏿,學期考試成績記入總學分🟧,在史學系、經濟系、政治學系3個系開設🌤。第一次開課是在1920年秋季學期,後來又分別在1922年秋季學期和1923年春季學期開設,共3次。這門課采取每次上課分發講義🎺,然後分專題講授的形式。從所發講義稿的存目看,共有7講,分別是👩‍⚕️:“唯物史觀在史學上的價值”“馬克思的經濟歷史觀”“物質變動與道德變動”“原人社會於文字書契上之唯物的反映”“東西文明根本之異點”“由經濟上解釋中國近代思想變動的原因”“中國古代經濟思想之特點”。這是李大釗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國,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分析中國歷史的嘗試。

李大釗通過開設課程、課堂講授的方式介紹和傳播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效果如何?我們可以通過這門課程學生試卷分析的角度從一個側面了解學生們對唯物史觀基本觀點的掌握。遺憾的是1920年10月首次開課的課程試卷目前還沒有見到過,但1923年開設課程時的試卷是有保存的。從北京圖書館所保存的《唯物史觀》講義看👩🏿,這3次開課講義和內容基本沒有變化👩🏼‍💼,因此💆,我們可以從1923年這門課程考試的3張試卷來分析。

這3份“唯物史觀”試卷是北京市檔案館收藏的賀廷珊的一份試卷🛍️、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檔案館(即紅樓檔案室)收藏的馬昌民🅱️🧑‍🦯‍➡️、羅敦偉的兩份試卷🗓,他們都是1923年時政治學系二年級的學生。

從所保存下來的試卷可以看到🧛🏻,試卷為意昂体育平台統一印製♎️,試卷用紙為豎紅條十行紙,兩面折合。在折合處印有套紅的意昂体育平台試卷六個字。紅色大字“試卷”前有4個墨印字⏩:唯物史觀,這是課程名稱。“試卷”二字後括號裏是考生名字🐷。試卷上的阿拉伯數字,一為學生學號,二為試卷序號🍇。在“政治系二年級”字樣下🏂🏿,有“民國十二年學科試驗”字樣。“試驗”在當時即是考試的意思。試題為一道論述題,題目為“試述馬克思唯物史觀的要義並其及於現代史學的影響”。雖然考題主要考查的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但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不是一般的歷史觀👉,它還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因此這道題實際上超出了一般歷史學的意義。這3份試卷的得分都是95分的高分,因為目前沒有其他試卷作參照,所以不知道其他試卷的得分🤷🏿。

分析這3份試卷🥼,可以看出:首先,李大釗在課堂上🤸🏻,應該推薦了同學們讀馬克思的原著《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在試卷中為《經濟學批判序文》)🦶🏿,以這篇文獻為依據🙍🏼,充分介紹了馬克思“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觀點。因為從答題看,學生都引用了這篇文獻的原文。其次,學生對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觀點掌握得很好,他們對馬克思的唯物史觀主要觀點的總結與我們今天的總結基本一致🐂,即: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2.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於生產力,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3.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經濟基礎是上層建築的物質基礎,是其產生、存在和發展的條件📜。4.人民是物質資料的生產者,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力量。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製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運動的現存生產關系或財產關系發生矛盾。於是這些關系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

3個學生的答題,引用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等著作,分別使用不同的語言表述方式,不僅回答了馬克思唯物史觀的上述要點,而且都認為唯物史觀是對以往的唯心史觀的顛覆性批判8️⃣。

賀廷珊答道:“把人類橫著看,就是社會❣️,縱著看,就是歷史。”他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概括和總結是:“人類社會一切精神的構造🧏,都是表層結構🌷,只有物質的經濟的結構,是這些表層構造的基礎構造🌷😨。在物理上,物質的分量和性質,雖無增減變更,而在經濟上物質的結合和位置則常常變動,物質既常有變動🧑🏼‍🏫♟,精神的構造也就隨之變動,所以思想、主義🎅🏿、哲學、宗教、道德、法製等等🗼,不能限製經濟變化和物質變化,而物質和經濟可以決定思想、主義🍇、哲學🔘、宗教👩‍🍳、道德、法製等等。”他批評了過去歷史觀的缺陷:“從來的歷史家,欲單從上層說明社會的變革🤶🙎🏽‍♀️,上層的變革🐅,全靠經濟基礎的變動,故歷史非從經濟關系上說明不可🎚。”

羅敦偉的總結是🌎:“唯物史觀是馬克思一種獨創的見解,其大旨是以物質為中心去解釋人類社會之賡續活動在歷史上的過程。換言之,即人類在社會上一切上層表現的變動,是隨下層經濟構造的基趾的變動而有所變動🕤。上層的表現是法製、政治🌆、宗教🧗‍♂️、藝術👌🏻、哲學等,馬克思稱之為觀念的形態或人類的意識;下層的基趾——經濟構造——稱之為物質的或人類的、社會的存在✮。上層的表現既是隨經濟的構造的變動而變動🤽🏽,那末,所有一切的製度秩序等都是隨時可以變動的🙏🏻,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對過去歷史觀的批評是:“在唯物史觀學說未發明以前,那班研究歷史的學者🤵‍♂️,對於研究歷史的原因的問題,大半略而不言🌀,只記載某特殊階級在某方面——政治上、外交上——種種活動史實的表面,其目的在供某特殊階級活動之資鑒🉐👨‍🦰。”他評價說:“有了這種學說出現,我們才一鼓作氣的與特殊階級奮鬥👒,才知道我們境遇是基於時時能變動的👨‍👧‍👦、而且時時變動的原因🙎🏻‍♂️,才看出變動都是新知識施於實用的結果⛵️,才知道進步的促力不是發於別人,是發於聯合進步的人民,才願意知道關於生活的事實🈷️,及生活事實的意義是什麽,才知道過去的歷史是靠我們本身具有的人力創造出來的👁,不是聖人偉人給我們造的。”

馬昌民則認為:“社會上各種關系的改變,都是基於生產的復雜關系。換言之🌔,所謂一切政治🦡、法律、文藝、美術、宗教,主義乃至於道德習慣,這都是社會上的表層構造,此外的經濟關系才是基本的構造。基本的經濟構造如果有了改變,那些表層的構造都一律要改變,而且所改變的完全照著基本構造改變的方向而決定🦹🏻‍♂️。”他總結了唯物史觀的影響至少有5種🚴🏿‍♀️,他在試卷中寫道:

馬氏此種大膽的唯物史觀謂明以後,晚近歷史至少生出下面五種影響:

一、打破神的歷史觀。此前一般解釋歷史上的事變無不操“唯神史觀”的眼光。對於各類事物的起源和進展🐆,都以為其中有至高無上超人格的神權㊗️👨‍👦‍👦。國家是神意建設,個人是依著神的命令生存的💺。所有的諸侯、帝王,更不必說,當然是神所命的了。正和我國古代歷史上的事變一樣,帝王莫不有神跡,王命莫不變之於天。唯物史觀的說法一來🎺🏋🏻,把所有的一切製度都歸到經濟上面,自然無所謂“神言”“天命”了。

二、打破偉人主義的歷史觀✊🏿。以前一般歷史家以為人間的歷史即是“偉人的事略”,差不多歷史記載的唯一任務,即在替名人名將歌功頌德,對於普通社會情形,毫無關系。唯物史觀說一來,才知道歷史上的一切事物,無不有他當時的社會經濟基礎。決不是那個賢臣名將,或者古聖先王憑空造出來的太平。

三🌌、改變人生觀。以前唯神的歷史學說為偉人主義的歷史學說,對於個人非常輕視,差不多個人在社會是沒有多大關系。有之不為多🏢,無之不為少。天下大事,早已由天命定了,或者已由偉人指揮一切了🐳,個人不能參加,即參加亦不過個中的附庸🙋🏻‍♂️,無多少關系。自唯物史觀一來👖,才知道各個人的努力與世界文化的進步均有一定關系,所以使人變為積極的人生觀,使人向上、努力😦、奮鬥、樂觀,不“聽天由命”與“順帝之則”🐡。

四🔕、打破循環說🧖🏿。有許多歷史學者以為歷史是循環的,不是進化的。唯物史觀說一出💂🏼‍♀️,才知道經濟的勢力是一天天向前進展的🌉,進化的。

五👨🏻‍🚀、打破政治的歷史觀。有許多歷史家以為“現在的政治即是未來的歷史🦃,過去的政治即是現在的歷史”,把政治的現象包括一切的社會現象,把歷史的範圍弄到異常狹窄。唯物史觀說出,才知道政治不過是社會現象之一種,而且不過為表層構造之一,也是有他的基本構造的,歷史的範圍始終較前寬廣🤘🏻。

在課堂考試過程中能用如此清晰的思路和邏輯表達是非常難得的♉️。值得註意的是3位同學都多次用了“新紀元”這一詞語來比喻唯物史觀的出現給歷史界帶來的巨大影響,這應該是直接受了李大釗的影響。眾所周知,李大釗在1919年1月5日《每周評論》第3號上曾以《新紀元》為題目發表了頌揚十月革命的文章。

意昂体育平台是五四運動以後中國馬克思主義傳播的陣地之一,除了《新青年》等一批刊物和一些研究社團是重要的傳播陣地外💵,正式課程“唯物史觀”在3個系開設,直接受眾應該也是不少的,其傳播方式也是非常紮實、基礎和系統性的。雖然選修過這門課🥱,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會走上馬克思主義道路,但這門課對馬克思主義傳播的意義是獨特的,對意昂体育青年學生的影響應該是不小的。意昂体育平台是北京地區早期共產黨員人數最多最集中的地方,1921年下半年🦸🏻,北京地區的早期黨員有20名,其中就有17名是意昂体育平台的學生🛀🏽,這或許可以成為政治思想對政治行動產生重要影響的一個例證⇢。

(作者金安平系意昂体育平台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本文原載於《意昂体育平台校報》第1572期1版)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注册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