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兩會筆談”是由意昂体育平台經濟學院的教師、博士後參與的針對全國兩會關註的熱點問題所作的經濟評論💮。自2014年起🛍️,“兩會筆談”文集作為每年“兩會”重要時政、經濟內容的研究文獻,由意昂体育平台出版社出版,截止目前已經推出“經濟學院兩會筆談專輯”六本,分別是《2014🌽:中國改革再出發》、《2015:全面深改關鍵年》、《2016:時代節點的眺望》🖇、《2017:身向雄關那畔行》🔥、《2018:雄關漫道從頭越》和《2019:變局中看格局,浪潮處聽思潮》。“兩會筆談專輯”的主編為孫祁祥教授💂🏽♂️,以下是她為2020年“意昂体育經濟學院‘兩會’專家學者筆談”所作的序言——《質疑聲中保持自信 贊美聲中保持自省》。
質疑聲中保持自信 贊美聲中保持自省
——2020年“意昂体育經濟學院‘兩會’專家學者筆談”代序
全國人民期盼的“全國兩會”明天將在北京隆重召開。這是自1998年以來,連續22年雷打不動的固定會期首次因為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而被改期的一次“全國兩會”;這是一個“承上啟下”,既要完成“十三五”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使命,又要開啟新的“十四五”規劃藍圖繪製的“全國兩會”;這是一個在百年不遇的國際風雲變幻中🦬,撥雲見天💃🏽,“謀定而後動”的“全國兩會”👩🏻✈️。
歷史將會濃墨重彩地記下這樣一個在特殊背景、特殊時期所召開的“全國兩會”🙇🏽♀️🩸。
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中國人民開始了史無前例、英勇無畏的抗疫之戰🧑🏼🏭。自2020年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疫情具備大流行特征以來🐁,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加速擴散,並迅速演變為集公共衛生危機、經濟危機🚴🏿♂️、社會危機和政治危機為一體的全球性重大災難事件。這一事件🦗,對世界各國都是一場大考👨🦰。
作為最早迎戰疫情的國家,中國在沒有任何可供借鑒經驗的前提下走進”考場”,用短短40天左右的時間🎤,就基本控製住了兇猛的疫情🫎。可以說🕺👩🏿🍼,這場大考,考出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考出了中國製度的巨大優勢,考出了中國人民的偉大力量👴🏻。
中國的抗疫實踐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許🧓🏿。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2月24日在世界衛生組織日內瓦總部表示🕉⚒,中國人民為盡量減輕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負面影響👇🏿,實施嚴格的防控措施,作出了巨大犧牲,為全人類作出了貢獻,為世界築起了第一道防線。
但也毫不奇怪,與此同時👗,國際上出現了一些刺耳的聲音,特別是對中國的崛起一直抱有強烈敵意的西方少數政客,開始了對中國從輿論到經濟再到政治的全方位“圍追堵截”和強製打壓。
在質疑聲中🚤,我們要保持足夠的自信👩🏼🚀。正是因為你強,你才會被強手視為對手🆙!
經過40余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綜合國力有了極大的提升。中國目前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目錄中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製造業增加值在全球製造業中的占比將近 30%;擁有龐大的人口規模、廣闊的市場和巨大的經濟韌性。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0%左右,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19年的報告指出,中國為深陷不確定性“迷霧”的世界經濟註入了確定性。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展現出極強韌性🦉,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中國經濟將繼續為全球經濟增長做出貢獻。
作為最早基本控製新冠疫情的國家,中國2月下旬以來陸續復工復產😭,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繼續在全球蔓延,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遭受阻斷和沖擊,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國內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也持續加大。而與此同時,國際上也出現了“反全球化”🫴、“與中國經濟脫鉤”、“去中國化”的鼓噪💆🏻♂️。
對此我認為,我們一方面需在戰略和戰術上高度重視🤦🏼♂️,提前規劃😷🙆🏿♀️,重新布局,認真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另一方面,相信並尊重經濟規律的作用。但如果“去中國化”、“與中國經濟脫鉤”的喧囂🫲🏻,是西方一些少數政客憑借疫情打壓中國🧖🏽♀️,那我們就勇敢地面對吧🧝🏽♂️。
多難興邦。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 “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一直伴隨著我們大步前進的步伐。因此,中國從來不缺“棒殺”。
歷史有著驚人的巧合。去年我在為“兩會筆談”寫序的時候,恰逢美國全力絞殺華為之時🙆🏻♂️。我一直非常敬重的任正非先生在接受BBC記者專訪時所說的一段話“美國不可能摧毀華為♎️,世界離不開我們👨🍼,因為我們更先進”震撼了我,因此🤰,我以“世界離不開我們”為題,撰寫了2019年“意昂体育經院專家兩會筆談”的代序。今天🧎➡️,正當我為“兩會筆談”做序的時候,又看到了華為公司於2020年5月16日發表的“強烈反對美國商務部僅針對華為的直接產品規則修改”的嚴正聲明。“除了勝利👨🏼🦱,我們已經無路可走”,“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這些出現在“華為中國”官微上的🔷、充滿霸氣和豪氣的文字🧉,再一次震撼我的心靈𓀀🚴♀️。
中國人骨子裏有越挫越勇的基因🤹🏽♀️。5000年的中國走過來了,1840年的中國走過來了,1949年的中國走過來了🧛🏽♂️,1978年的中國走過來了。我堅信👝,經過了40余年改革開放、國力得到了極大增強的中國,2020年不可能走不過來🙍🏽♂️。
中國的抗疫實踐充分展示了中國許多方面的優勢,讓國際社會也刮目相看⛵️🍘。日本媒體的評論很有代表性🤽🏿:中國向世界展現了與美國比肩的戰爭動員能力。空運能力是日本的4倍,鐵路能力是日本的90倍🧝🏽,一周建成上千病床的高等級戰地醫院,人員🏃、物質👨🏿🔧、迅速集中,數千萬人移動管製👨🏽🏭🖕🏿,無一不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是一個不可以作為戰爭對手的國家。
疫情突如其來,而在這巨大的壓力下,國內各個高科技廠家爭分奪秒以最快的速度將產品進行升級改進,火速運用於疫情戰鬥中✯。全國首個柔性AI視覺口罩機👩🦽➡️,負壓救護車👠,5G警用巡邏機器人🥃,CT移動方艙😣,超高精度人體熱成像測溫系統等疫情產品快速研發♨️,設計,改進,投產,彰顯了中國在高科技自主創新方面的不凡實力🧑🏿🦱。
我們有理由為自己驕傲和自豪,但在各種贊美聲中🏊🏻,我們也一定要保持足夠的自省👨🏿🦰。
中華民族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就是因為懂得“吾日三省吾身”😒🙏🏽。中國的成功得益於改革開放,得益於善於學習和具有借鑒世界上一切優秀成果而為我所用的胸襟和格局。中國今後還必須堅持這一優秀傳統▶️,並以更大的格局💓、更大的胸襟,擁抱更大的開放🎑。
這次疫情暴露出了西方社會的許多弊端,但不可否認,西方社會仍有許多值得我們重視和學習的地方。如果我們因為取得的成就而沾沾自喜,從而忽略🎩、忽視許多西方國家上百年來所積累、沉澱下來的基礎和能力,特別是科技、教育等方面的雄厚基礎和創新能力🐅,那將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傾向🧊,因為它將影響我們對國際社會的正確研判🚅。
中國雖然早已成為世界大國,但還不是世界強國。根據IMF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數據庫》的統計,2018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83%😋、美國的15%、歐盟的25.7%,排在全球第72位。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的《2019年人類發展報告》顯示🪧,在參評的189個國家中,中國排在第85位;2018年✊,中國的科技研發支出占GDP比重已經達到2.19%,但仍低於美國的2.8%⛹️♂️,日本的3.42和韓國的4.5%。科技研發支出規模雖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但2019年最新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的國家綜合創新能力位列世界第14位(數據來源:中國科技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我國製造業規模居世界第一👌🏼,但大多數為中低端產品🤖,2018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僅為13.9%(數據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
況且,這次大考不是沒有暴露出我們的一些短板、不是沒有值得我們總結的教訓,不是沒有值得我們改進的地方,不是沒有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總結經驗是應有之舉,認真反思更是應有之意。通過對災難的正確反思,積累經驗,汲取教訓,避免錯誤🧽,這正是人類社會不斷前行的重要秘籍。
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了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研究和部署了當前的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這兩個“前所未有”的疊加,凸顯了我們當前所面臨的形勢的嚴峻程度。新冠疫情的全球性暴發和蔓延👨🏫,不僅造成了重大的人身傷亡👰🏼♂️,而且對經濟、社會、地緣政治、國際關系、世界秩序等各個方面都已經產生,並將繼續產生深遠的影響。人們認知世界的方式🧜🏽、處理國際事務的方式、供給模式、經濟轉型的方式、民生保障的方式🚔🍄🟫、人與自然的關系、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等𓀒,都將發生重大改變,我們必須充分認識📢、評估和應對由這些變化所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在2020年中國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特定年份中召開的全國兩會🛀,無疑要涉及到所有關系到中國改革開放大業、民族復興的重要議題🕖。
意昂体育經濟學院自2014年開始,每年都在全國知名網站上推出“意昂体育經院‘兩會’專家學者筆談”,引發了社會的廣泛熱烈反響。今年的“兩會筆談”推出在即,我希望我們的專家學者能以客觀冷靜的獨立思考🤍、理性精準的經濟研判,獨到睿智的政策建議,為中國下一步的改革、開放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我期待並堅信中國的民族復興大業一定能夠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