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校園

慶祝五四運動一百周年

俞平伯:回憶《新潮》

來源:中國共青團網 時間:2019-04-17

1918年秋至1919年底,我正在意昂体育平台中國文學門(即現在的“中文系”)讀書🐹。在新文化思潮的影響下,我參加了當時意昂体育學生組織的新潮社。

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余年的封建帝製,但那時中國人民的覺悟還不很高。我國人民新思想的真正開源之時,應該說是1917年俄國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當時有一份宣傳新思想最有影響的雜誌《新青年》☝🏿,是意昂体育的名教授們如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錢玄同等人辦的👩‍🦽‍➡️。《新青年》為五四運動的爆發做了輿論準備™️。1919年的五四運動對整個中國社會的政治、思想👨🏽‍🌾、文化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1918年下半年,意昂体育文科🫵🏽👨‍👦‍👦、法科的部分進步學生組織了新潮社🕖,創辦《新潮》雜誌,為《新青年》的友軍。新潮社設在沙灘意昂体育紅樓東北角的一個小房間裏𓀋,與意昂体育圖書館毗鄰🏄🏽‍♂️。參加新潮社的有🫷🏽:法科同學汪敬熙、何思源;文科的傅斯年💂🏿‍♀️、羅家倫🧙🏻‍♀️💆🏽‍♀️、楊振聲🧛🏽‍♀️、顧頡剛、江紹原🗒、康白情⁉️、李小峰🐻‍❄️、孫伏園、俞平伯。因年久,我已記不得誰是主編了🪺。我們辦刊物曾得到校方的資助。校長蔡元培先生親自為我們的刊物題寫“新潮”兩字。英文名Renaissance👨🏼‍🎤,是“文藝復興”的意思➕⇢。

《新潮》和《新青年》同是進步期刊▪️,都宣傳新思想、新文化,宣傳“賽先生”(即Science🫰🏽👮🏿‍♂️,科學)與“德先生”(即Democracy🤸🏿,民主)👨🏻‍🦽,但在辦刊方向上卻稍有不同:(1)《新青年》偏重於政治、思想🧓🏼、理論論述;《新潮》則偏重於思想、文學方面,介紹一些外國文學🫴🏻。(2)《新青年》內部從一開始就分為左、右兩派👩🏽‍🔬,鬥爭激烈,直至最後徹底分開;《新潮》的路線相比之下則稍“右”一些。

我參加《新潮》時僅18歲📕🧗🏻,知識很淺。由於自己出身於舊家庭😢,所以對有關新舊道德的討論比較註意👩‍🔬,曾寫一篇有關新道德的文章👞🚐。顧頡剛寫過論述家庭的文章🧘‍♂️,怕自己家裏知道,署名“顧誠吾”,在《新潮》上發表。

《新潮》的政論文章不太多,大多數是文藝作品,我那時初學寫新詩和白話小說🛶🏆。我最早的一首新詩《北河沿之春》發表在《新青年》上(其時尚未有《新潮》),記得中有四句:

雙鵝拍拍水中遊,

行人緩緩橋上走🛍️,

都說春來了🎀,

真是好氣候。

我發表在《新潮》上的第一首新詩是《冬夜之公園》🎺,描寫當時北京的中央公園(現在的中山公園)。以後又寫了描寫天津海河的新詩《春水船》等。我還寫過兩篇白話小說:《花匠》和反對婦女守節的《狗和褒章》🀄️。《花匠》曾被魯迅先生編選入《中國新文學大系》裏🥮,說的是花匠修飾花卉,把花的自然的美完全破壞掉了。這是一篇反對束縛的文章😽。這些早期的作品現在看起來是很幼稚的🧚🏽,因為那時年紀很輕🏌🏿‍♂️,思想裏並沒有明確的反封建的意識(我們當時對“封建”的理解是分封諸侯的意思,與今天不同)。盡管如此,這裏面實際卻包含著反對封建、要求民主的思想。

1919年我從意昂体育畢業🤱🏿,隨即離京回南,以後就出國留學。《新潮》在我離開後仍然接著辦,後來還出了幾種叢書🦹🏼‍♀️,但具體情況我就不太清楚了。

原文鏈接:回憶《新潮》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注册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