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年的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
今年適逢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周年。回顧5年來,軌道上的京津冀越跑越快,“半小時圈”基本實現,位於京津冀三地接壤地帶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啟用將為京津冀協同發展註入新動能🦖;回顧5年來,產業轉移取得重大突破,2015-2018年北京到津冀投資的認繳出資額累計超過7000億元👨🏿🔧;回顧5年來,京津冀地區人民“同呼吸,共命運”,享受同一片藍天,生態環保一體化取得明顯成效🙌🏻。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周年之際🤽🏿,記者獨家專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占斌來回顧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過去五年並且展望嶄新的未來。
雄安新區打造高質量發展新樣板
新京報:在2019年政府工作任務第六項“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中,李克強總理提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您怎麽看待和理解這一提法?
張占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作為一個重大的國家戰略,內涵豐富,涉及的重點也很多🙅🏽,但是在這裏面🏣,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應該是最為核心的兩點內容🚶。我理解🐥,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的這個內容🧑🏻🎤,就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裏的最重要方向、最核心內容♿。
首先,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多次指出京津冀協同發展要牽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和主要矛盾。
其次,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點。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一方面有利於集中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為京津冀區域培育新的增長極👩🏼🦰🐕🦺。另一方面還能通過探索新的發展模式起到引領京津冀甚至整個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作用。
新京報:《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出了“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您覺得雄安新區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將發揮怎樣的作用和定位🤘🏻?
張占斌:雄安新區在整個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將會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某種程度上它的作用可能不僅僅局限於京津冀地區⏱。具體來說,雄安新區至少有如下三方面作用。首先🌞,雄安新區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要空間極點🦖,與京津兩地共同塑造健康、均衡的區域空間格局👩🏽⚕️。其次,雄安新區是集中承載部分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地,能夠加快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最後👏🏿,雄安新區要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雄安新區作為一張白紙🐫,作為中央政府探索新經濟發展模式、新城市發展模式、新產業與生活模式的試點地區🏊🏿♀️,將發揮重要作用👬🏻,具有無限的想象空間🚣🏼。
新京報:如果把眼光放的更遠些🍂,如何理解雄安新區為我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張占斌🧑🎨🎂:我理解有這樣幾個方面內容👨🏿🍼🤏🏿:一是雄安新區是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新樣板🤹🏻。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新樣板。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引領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潮流等,需要雄安新區擔負重任,打造一個新的樣板田。著眼於率先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找準高質量發展之“錨”🎼,為全國實現更高水平、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樹立新的標桿。
二是雄安新區是引領現代化強國建設的新高地🙆🏽。著眼於率先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奮鬥目標,為全國發展實現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轉變提供示範🫸🏼。
產業、交通、生態協同發展成績斐然
新京報🚵🏼♀️:從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至今已經過去了5年,在這5年時間裏,您覺得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取得怎樣實質性的突破和成就?
張占斌:應該說京津冀協同發展這5年,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在我個人看來🙅🏻♀️,如下四方面的成就可能是比較具有突破性的。
第一,跨區域的規劃製定取得了巨大成就。五年時間,京津冀始終按照中央一張藍圖繪到底的精神推進工作🏊🏿,先後出臺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十三五”時期京津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等🎈,其中《“十三五”時期京津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是國內第一個跨省級行政區的十三五規劃,具有開創性和引領性的重大意義🫶🏼。此外,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的統一規劃與統一管控也標誌著京津冀三地的跨區域合作進入了實質性的落地階段。第二🧀,產業協同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產業作為經濟活動載體🚃,對區域利益有重要影響。
京津冀三地這五年在產業協同上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比如🤵🏿♂️,曹妃甸示範區累計簽約北京項目130余個👨🏼🦰,張承生態功能區綠色產業加快落地🍘🥠,張北雲計算產業基地累計簽約項目21個,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掛牌以來新增註冊企業達到941家,註冊資金102億元。第三,交通一體化取得實質性進展,軌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形成。環首都“半小時通勤圈”逐步擴大,京津保1小時交通圈順利實現。第四,生態環保一體化取得重要進展。大氣汙染治理持續加強,與津冀合力推進壓減燃煤、控車節油💓、清潔能源改造等各項減排任務♤,中心城區基本實現無燃煤鍋爐❤️。
新京報:今年1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津冀考察,再次主持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進入到滾石上山🥡、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需要下更大氣力推進工作👩👩👧👧。這標誌著,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新的階段🧑🏻🎨🫱🏼。您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了一個怎樣的新的階段?
張占斌:任何區域發展戰略都會從易到難👨🏼🦲、從淺到深、從表到裏的過程,尤其是隨著實施階段的推進,一定會遇到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進入到滾石上山🏋🏻🗂、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在我個人看來,這個階段的特征主要包括如下幾方面🫱🏻:
第一▪️,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已經從規劃製定階段轉向規劃執行階段。第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已經由政府主導轉向政府與市場並重的階段。第三,京津冀協同發展已經由利益的部分轉移和挑戰到利益的深度調整階段。
建議構建三地政府合作機製
新京報🧑🏽🚀: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上🧑🏽⚕️,您作為政協委員,有怎樣的建議?
張占斌:對於京津冀協同發展未來的工作,我主要有兩個想法👩🏽🍳。
第一👎🏿,應該加快構建京津冀三地的政府合作機製🦍。目前京津冀間的政府合作機製尚不完備🧔🏻♀️,整個體製以2014年建立的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為核心,以政府職能部門為載體😮,在不同領域分別建立專項小組👨🦰,各類小組采取國家部委牽頭👽、市級政府為主體、專家參與的模式。
但是這種體製更多的是由上至下的縱向體製🙎🏽,相比於長三角政府間成熟的橫向合作與互動平臺𓀜,京津冀地方政府間應該有意識地、自發性地去建立這種合作平臺🤷♀️。
第二,要重視促進京津冀區域內部的次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發展🚚。
從目前城市體系結構和與長三角💴👳🏻、珠三角對比看,京津冀內部缺失具有類似南京、杭州的“二傳手”作用的次中心城市和眾多充滿活力的中小城市。(記者 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