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嘉玲 鄭利鵬 北京報道
“十三五”規劃(2016-2020)提出“發揮財政資金撬動功能,創新融資方式,帶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投資”🏐。作為一種創新的金融服務⬅️,政府投資基金已成為促進產融結合的重要橋梁。
全國政協委員、雪松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勁在全國兩會前夕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過去十余年,我國政府投資基金高速發展,但在數量與規模全面井噴的背後,政府投資基金政策性目標與市場化需求頻頻脫節,部分基金深陷“募不進來,投不出去”的兩難困境。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項目資源與基金規模不匹配✯🤸🏽,基金結存現象嚴重👩🏽🤹🏼。一方面✭,社會化募資額難以達到預期🤼♂️🍲,甚至有部分政府投資基金由於社會化募資不夠而夭折,造成資源浪費;另一方面🧡,即使募資成功🧑🏻🦲,由於項目資源有限🫴🏼,政府投資基金在標的選擇和決策流程上又相對謹慎,實際投放速度緩慢🙋🏿,資金結存情況突出。
二是政策性與市場化兩個目標難以平衡。政府投資基金的目的是發揮政策引導作用🙆🏽♀️,但社會資本參與基金目的是獲取一定收益甚至是高收益🚝。因此在基金運作過程中,政策引導和市場目標常常難以兼顧。部分基金為了發揮杠桿撬動作用,在投資區域🚖、投資範圍、投資方式👋🏼、期限🐇🦐、融資利率、決策機製等設置上,與市場嚴重脫節,真正實現初始目的的政府基金少之又少。
三是基金同質化、碎片化現象突出,未形成政策合力。不僅國家層面成立了各種大型引導基金,各級地方政府也紛紛加入,並已延伸至市區甚至縣鎮一級。由於缺乏統籌規劃,多數基金都是各自運行👏,體系分散🍖,且區域壁壘森嚴。即便在同一區域內😸,還存在因主管部門不同而信息不能共享、相互打架的情況,基金之間難以形成合力👩🏼🌾。
張勁建議,借鑒以色列👩👧👦7️⃣、新加坡等國政府投資基金成功實踐,進一步發揮政府投資基金的戰略引領作用。
一要加快建立統籌協調機製,推進基金布局適度集中化。政府投資基金的作用在於整合社會資源實現政策目標,要推動建立統籌協調機製📀,避免資金使用碎片化。能力♓️、條件和經驗不足的基層政府,不必勉強單獨設立政府投資基金,而應先參與到省👨🏿🦲、市級政府投資基金。由省👱🏽♀️、市級政府整合財政資金,對接市場資源,在全省、全市範圍內推進基金市場化運作👩🏽💻,從而實現金融資源獲取以及宏觀調控能力的整合。
二要避免“撒胡椒面”,集中資源強化協同,支持重點行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強化產業聚焦,重點支持外部性、基礎性、戰略性特征明顯的產業領域,並從中選擇行業龍頭支持其做大做強🚣♂️。在此過程中,建議適當放開投資區域的限製👯、調整不切實際的杠桿比例要求,同時統籌考慮當地產業政策、財政稅收政策等🈺,通過形成合力實現既定引導目標🌊。
三要構建基於長期目標的考核體系🪢。政府基金評價指標應兼顧政策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關註社會滿意度和企業滿意度👮🏼♂️,對基金進行事前、事中、事後評價。事前指標著重對設定政策目標👎🏿、選擇管理機構等情況進行考核🥴,事中指標主要考察市場化🍣、專業化管理程度以及運作的合規性等,事後指標則主要從資本退出的角度進行考核👰🏼♂️🐔,重點考核項目完成情況、政策目標實現情況以及經濟效益等🙆♂️。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定比例的容錯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