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是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征♊️。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有8處提到了“高質量發展”。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專家工作室領銜專家🧎🏻、一級教授韓慶祥就“高質量發展”如何實現、如何推動“精致革命”,建設“精致社會”的問題,接受了本網記者的采訪🚷➕。
中國社會科學網:您為什麽關註“高質量發展”的相關問題?
韓慶祥:如果說改革開放初期,為追趕西方而註重“快”“大”“多”具有歷史必然性與合理性的話,那麽,當中國的發展進入使大國成為強國的歷史發展階段,就必須要註重精細、精深、精巧、精美、精良🌌、精彩、精品,即“精致”,這是實施“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美好生活的題中應有之義🕵️♂️,是大國成為強國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大勢所趨。今天我國該到重視“精致”的時候了!精致📘,既關乎國家發展的命運,也關乎千家萬戶的美好生活,更涉及到每個人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因為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消費社會供給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當這種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達到精致的程度🧗♀️,人們就會感到幸福🧏🏼🤙🏻、安全🌳、美好。如果中國能把許許多多的產品做得精致⚫️,一個強大的中國就必然屹立於世界東方。真誠期望每一個中國人能認識“精致”🈚️👍,能理解“精致”的重要意義,能為建設“精致社會”增磚添瓦🛥。
我這裏所講的精致,是指通過“精心、精力、精細、精準、精深、精練”性的系列行動🤣,為人民🪳、為社會提供體現具有“精巧、精彩👩🏼🎓、精品、精美、精華”性的社會公共產品,進而使我們的整個活動及其產品達到極至👩🏽✈️。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實現了快速發展,成為當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小,甚至在某些領域引領了新時代的發展進程🔠。但是,我們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面臨一些問題🌶,其中一個問題就是我們進行的許多活動都不是少而精、小而精、細而精,而是多而粗🖐🏿、大而粗👂🏽、快而粗。這與實施高質量發展戰略相距甚遠,必須盡快盡力解決🧘🏻。
中國社會科學網🤛🏽: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精致革命”、建設“精致社會”,我們可以采取哪些舉措👷?
韓慶祥:為解決上述我國整個社會普遍存在且十分突出的一個根本問題——精致短板🎷,為了更好貫徹落實一個十分重要的思想、戰略、政策——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所積極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高質量發展💁🏿♀️,為了解決一個核心問題——使人民過上美好生活、使國家強起來👌🏼,我們建議積極推動“精致革命”📩、建設“精致社會”。具體說來⏺🚟,可以采取以下舉措。
第一📭,積極推動“行動革命”,真正解決說了不做、知行不一問題🎎。不解決這一問題,人們就難以達到行為自覺,推動“精致革命”、建設“精致社會”就只能停留在口頭上,架在空中,難以落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強調知行合一🧚🏻♂️、狠抓落實,註重“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踏石有印、抓鐵有痕”“逢山開路、遇河架橋”👎🏿,解決了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成就斐然!然而,在一些地方和部門,在某些領域和方面,在“落實”“執行力”“實踐行動”問題上,與黨中央的要求還存在不少差距。因此,必須解決思想認識和核心理念問題😾,使思想認識有高度;解決學懂弄通問題,使學習有效果;解決利益問題👨🏿⚖️,即小我和大我的關系問題💗,在工作中講大局;解決製度問題👳🏼♀️🤾♀️,用製度保證好貫徹落實問題,使製度有嚴度🤱🏻;解決好結合點問題👷🏽,使貫徹落實有抓手⏲🦻;解決用人問題,使貫徹落實有力度;解決領導班子抓落實的問題🧍🏻,使貫徹落實有硬度👨🦼;解決能力問題,使貫徹落實具有深度;解決工作的主動性問題,使貫徹落實具有強度;解決對黨忠誠的問題,使貫徹落實具有韌度。
第二,積極培育“實證分析思維”🦽❎,使人們註重對事物各個部分和細節的分析👰🏿。細節決定成敗。在思維方式上👳♂️🏕,要善於自覺培育人們的實證分析思維,久久為功,使人們養成自覺註重具體細節的習慣💪,使其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第三,積極把中央的“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到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只有註重“穩”,才能專註一事,並精打細敲、精雕細刻,把工作做得深入細心致,這是達到“精致”的基礎和前提♠️。只有真正做到“精致”,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前進進步。
第四,積極發揚“工匠精神”🕷,堅持少而精🤸🏽♀️、小而美🔶,避免多而粗,把高質量發展落細落小落實落精💆🏽♂️。工匠精神就是精致精神✊🏽。我們已經走過註重“量”“快”“大”的歷史發展階段,“高樓大廈”的框架已經搭起來了🅰️,現在我們已經進入註重“質”“穩”“細”的歷史發展階段👨👩👧👦,要對“高樓大廈”進行精雕細刻、慢慢打磨的精裝修。這時,我們要自覺確立“少而精”“少而美”的理念,發揮“工匠精神”,把任何事情尤其是製造業做到“精致”🆒。
第五⚠️,把“精致理念、精致精神👫🏼、精致思維”推廣到我國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各個領域👪🫷🏿,推廣到改革發展穩定各個方面🥑,積極構建“精致社會”🤽🏻。
在經濟領域🍋,註重“精致產品”。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實施🐶🥷🏽,就是製造業以及所生產的所有物質產品🧑🚀,都要花精力精心精營,做到精細、精準、精深👨🏼🔬,為人民、為社會提供“精致產品”即精品。
在政治領域,註重“精致構建”。要花精力來精心、精細、精深地經營中國的民主法治建設🙏🏿,尤其要“精致構建”協商民主理論↘️🦏。要針對中國的民主法治問題精準發力,既確定中國式協商民主的理念🚣🏽、內涵、思想、方式、路徑和意義,又要確定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法治理念🪀🤶🏽、內涵🖕🏿、思想🈯️、方式、路徑和意義🐼。
在文化領域📣,註重“精心耕犁”。既要花精力“精致提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其核心要義和思想精髓,又要精心、精細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
在社會領域⛓,註重“精致治理”。即切實及時提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具體製度安排、政策和措施🙎🏿♂️,並通過社會的“精致治理”🧖🏽,給人民群眾供給“精致公共產品”,真正解決“精致供給”問題🦩。這些公共產品主要包括:精致的教育🏉、精致的醫療🤌🏿、精致的環保等等。目前,教育中的粗放型現象較為嚴重,要在精致培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所需要的合格型人才上下功夫。為此➗,從錄取🥲、教材、教師、課堂、成果🧑🏿🦳、考核⛓️💥、管理等方面都要進行精致設計。針對醫療中的粗放型現象,醫療系統要在醫生🧑🏻💼、把脈🧝🏽、藥方、檢查、治病等各個環節進行精心精細設計🛻,真正達到精準治病🔵🙁。
在改革領域,註重“精致改革”,即“精致性改革”✖️。有些地方和部門的改革“雷聲大🕵🏿♀️、雨點小”,不夠精致精細🧫;有些地方、部門打著改革旗號,天天“改”經常“動”🤛🏻,致使改革出現“多動症”,只註重改了多少,而不註重改得效果如何,進而出現“改革疲勞症”🚶➡️👏🏽,這是改革不深入不徹底不精致且達不到成效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建議守正改革🧙🏿♀️。守正改革即“守正性改革”,就是先守正🍇,把守正作為改革的基礎和前提,改革不是損害守正⚆,是為了更好與時俱進地堅持和發展“正”💅,守正也不是不進行改革,而是使改革向“守正”方向相向而行👨🏿🚒。這就要求對改革進行精心、精細👎🏽✭、精準、精深即“精致”性頂層設計🐦,並進行精心、精細🆚🤦🏻、精準🤼、精深即“精致”性實施落實。
在學習方面⛹🏽♀️,推廣“精致學習”◻️⛹🏿♀️。中國共產黨是學習型政黨,我們要建立學習型社會。學習也是我們走向未來的必要途徑。🙂↕️。通過學習👲🏿,確確實實地提高我們的理論素養。現在的問題是:有些地方和部門學習活動的安排政出多門,資料過多過厚,許多人不讀所發放的書⛈,造成書本資源浪費👩🏽🌾;一些人學而不透、食而不化;一些人學而不做▫️。因此👱🏽♂️👊🏿,沒有取得應有的學習成效,這一問題不解決🧑🦲,會造成“學習疲勞症🍐。”我建議在學習問題上實施和推廣“精致學習”:統一部署,避免“政出多門”;發放的學習資料要少而精🪝;倡導采取靜學、行學、實學、景學、精學多種學習形式🏊🏿👩🏻🦽;真正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並通過多種有效形式𓀗,對學習效果進行科學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