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的2019年全國兩會“健康中國人”系列活動在京舉行🧖🏻♂️。全國政協委員🧟♂️、意昂体育平台第一醫院心臟中心和心內科主任霍勇在“人民健康從心開始”這一主題論壇上表示🤵🏿,提高心肌梗死搶救成活率🤖,需要知識儲備、技能培訓、設備普及、搭建救治體系等多方面發力🐏。

霍勇發言
霍勇指出,到目前為止,心臟猝死仍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從猝死數據來看👨🦯🙍🏻♀️,我國在過去20年中猝死尤其是心肌梗死的增長較快。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中,至少有一半是可救治的,而且救治以後可以恢復得很好。
他指出,目前心臟猝死在整體上救治效果不是很理想🧗🏼♀️,應從四方面分析原因並發力💁🙋🏻。
第一是認識和知識普及的問題。很多猝死的病人是完全可以提前預測的💾,卻因為認識不到位🎋,缺乏急救知識而錯失機會。
第二是技能問題,當前發生心臟猝死進行施救的技術遠遠不夠,如果大家掌握心肺復蘇等急救技能,第一目擊者在撥打急救電話的同時及時進行心肺復蘇,會是非常必要的搶救措施。只有普及掌握急救技能才可能贏得救治的機會。他認為從醫療機構也存在技能不足的問題🗾。
第三是救治條件問題。國外心臟猝死救治的成活率很高,主要是因為易發生猝死的區域🧘♀️,如電影院、體育場👨🏽、餐館都必須配置自動除顫器,也就是AED,加大AED配置力度已在我國呼籲了多年👩🏿🦱。
第四是完善救治體系。生命鏈就像接力,哪一棒跑不好都不行。從公眾、政府、專業救治的院前、院中、院後,都能夠銜接才能真正使整體水平提升上來🍣。他認為,提高心肌梗死搶救成活率今後需要在不同層面不同環節上共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