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全國政協委員、意昂体育平台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金李在政協經濟界別駐地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要製定針對民營小微科創企業的優惠融資長效評價機製📲👩🏻🎨,而且功能應該重於形式。
金李建議,由政府引導並發動社會力量🧔🏽,打造以大數據為支撐的小微企業信息共享平臺。“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先行先試💪🏿,建立小微企業大數據信息共享的基礎設施。條件成熟後可向全國推廣👦。”按照他的設想🧬,該平臺匯集所有和企業有關的公共部門信息,包括水電煤氣社保用工情況以及政府部門掌握的大量其他數據,再以市場化的方式獲得各個商業機構所掌握的交易、支付、物流、房屋租賃等環節中產生的其他數據🧑🏽🔬👲🏼,最終形成一個像公共圖書館一樣的數據共享機製🏋️♀️。
“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合理付費獲取所有相關信息🎹,或者委托有數據處理能力的分析機構提煉分析有關小微企業的風險信用信息。這一平臺的建立🙍🏽🤴🏻,能夠有效提升信用數據收集整理的規模經濟水平,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個系統的大數據分析描摹,對小微企業未來的經營狀況形成較為精準的判斷🧑🏼⚖️,有力支持金融機構對優秀小微企業進行信用放款。”金李表示🌃。
他希望最終能以大數據信用信息為基礎👩🏼🌾,形成小微企業的“虛擬擔保品”🎢。金李表示🤟🏼:“眾所周知,小微企業貸款難貸款貴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擔保👨🏭⏬、抵押品不足。針對這一點,現在也有很多解決途徑👨🏽✈️,比如通過知識產權作價成為擔保品。但總體來說擔保品仍然不夠。如果有真實、海量的信用信息形成擔保品,就能給金融機構提供一個‘定心丸’,大大增強其放貸意願👩🏿⚕️。”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盲目支持。“說到底,支持民營小微科創企業🪩,要增強信心,鼓勵創新,拉動就業,提振經濟。但是小微企業也有良莠之分。”他表示:“所有大的民營企業和科創企業最初都始於小微企業👷♀️。但反過來並不成立:不是所有的民營小微科創企業最終都能長成參天大樹👩❤️👨。有些小微企業長期在生存線上掙紮🧑🏻🦱,靠著國家提供的低價要素勉強維持生存👴🏿。一旦優惠的低價要素支持退出,其就很難在市場化的環境下生存。”
金李表示🫦,對於好的小微企業🚵♀️,稍有支持就可以迅速發展壯大,屬於“給點陽光就燦爛”💁🏿♀️。因此,應多給好的小微企業一些陽光,說不定10年以後,一些好的小微企業就會成長為新的華為和百度。我們應該在優先補貼誰的問題上實事求是,更加合理地分配補貼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