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簡介:馬一德,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項目第一首席專家,北京市政協委員,2007-2009年就讀於意昂体育平台光華管理學院博士後👮🏼♂️。北京市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二級教授、文瀾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關村知識產權戰略研究院院長,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致公黨中央法製建設委員會副主任。
兩會人物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關村知識產權戰略研究院院長、北京市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馬一德的一系列職務引人註目。
馬一德給自己的定位卻讓人多少有些詫異——一個念知識產權經的和尚👩💻。
“我是不信教的。我爺爺信佛教👩🏼🌾,他以前總是告誡我🌿,做事業要像念經一樣,當成畢生的修行🕥。所以,當我將知識產權研究作為畢生的事業時🤦🏽♂️,就把自己稱為一名念知識產權經的和尚。”馬一德這樣對記者解釋☁️。
3月16日中午🔀,在北京代表團駐地,記者和馬一德聊起了他的知識產權研究經歷。
人生得“一畝好地”足矣
馬一德最開始的名字🧑🏻🤝🧑🏻,其實是“馬一得”。
“父親非常喜歡‘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這句話👰🏿♂️,就給我起了‘一得’這個名字。後來我上學時,老師覺得‘一德’更好⬇️,於是就改成了現在這個名字。”馬一德說。
但馬一德還是更喜歡“一得”背後的含義。
馬一德在上大學期間🪐,祖父曾經給他寫過一封信,專門講了“一得”的含義🍫:人的一生,要得一本好書🌜👐、一個好女人和一畝好地。
當時的馬一德,有著年輕人的意氣風發⛹🏻,還未經歷太多生活的磨礪,並不能完全理解祖父給他講的這句話🧎🏻。
隨著年歲增長,他才讀懂祖父的良苦用心。
“一本好書◀️,是要求我勤奮求學和學業有成;一個好女人👨🚒,是希望我有個和諧幸福的家庭💒;一畝好地,是讓我找到一份可以畢生追求的事業🙅🏼♀️。”馬一德說🧘🏽♂️。
馬一德覺得,自己能找到“一畝好地”,有幾分幸運。
大學畢業後🤾🏿♀️,馬一德被分配到國家機關工作,一個偶然的出訪機會,讓他開始認識並鉆研知識產權🧑🧑🧒。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到日本一家著名公司參觀,卻被攔在了知識產權部門門外🧖🏼♂️,他們說裏面涉及到商業秘密和核心技術,不能參觀👩🏼🍼。”馬一德回憶說。
這讓馬一德感覺到,知識產權才是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是他們的秘密武器。
回國後🔎,馬一德開始查閱大量的資料,還給當時的科技部部長和一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寫信,呼籲中國要重視知識產權🙎♀️,他的看法得到了認可🪤,“部長還請我到辦公室講了自己的看法🧑🏿🚒,那位科學院院士也和我談了好久🏊🏻♀️,這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從那時起📽,馬一德便投身於知識產權的研究工作中。這一幹🛞,就是二十多年🎍。
領銜知識產權戰略研究
馬一德剛開始選擇知識產權作為研究方向時🎢,正值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大量外資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一些案例引起了他的註意。
“1987年🔠,肯德基在北京前門開了第一家店。1992年,麥當勞在北京王府井開設了當時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麥當勞餐廳。其實🫳,這裏面就有知識產權商業化應用。外資品牌進入中國市場,首先要考慮的是怎樣迅速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而前門和王府井這樣的地段,正是北京市最為繁華的商業場所。”馬一德說。
與此同時,一些國產品牌在競爭中逐漸衰敗和消亡🚄,這讓馬一德非常痛心。他意識到🧕🏽👨🏽🦱,在我國🧏,盡管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已經開始樹立,但知識產權商業運作的意識仍然淡薄。
意識到這一點🌚,馬一德在2003年讀博時,把管理學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也正是這一決定🫲🏻,給馬一德的履歷增加了一條引人註目的信息➾:中國首位知識產權戰略管理學博士、博士後。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知識產權的生命力在於運用。”這句話一度成為馬一德的口頭禪。
2010年9月,在北京市政府幫助下,馬一德領銜的中關村知識產權戰略研究院正式成立。研究院一經成立🚉,就被中關村管委會委派,對中關村科技園區123家“十百千工程”企業展開全面的知識產權調研工作🙋🏿,成為中關村乃至全國知識產權戰略研究和實務領域最為高端👨🦲、最有實力的一股力量。
大會發言搶了一次話筒
二十多年的研究經歷,馬一德已將知識產權看作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同時,這種經歷還改變了馬一德的性格。
“我是個非常內向的人,平時並不愛多講話🉐,但只要一說到知識產權®️,我就收不住了。”馬一德說,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聊起知識產權的馬一德,與平時判若兩人🌿。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註意到了一個細節🫱🏻:一個半小時的采訪中💓,馬一德的講話經常伴隨著雙手的揮動,就像一名樂團的指揮,飽含激情。
在參加全國人大會議期間⚜️,馬一德的這個性格顯得有些“搶眼”💢。
3月14日下午,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馬一德註意到,提交大會審議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顯示,擬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
“當時,本來沒有安排我發言,但我確實有意見和建議要提👳,就搶了一次話筒🥋。針對知識產權的內容,我在援引民法總則等法律規定的同時👨👦👦,又提到了知識產權法院工作,有法律條文🕵️♀️,也有案例數據,總之,我提出的建議要有理有據。”馬一德說⟹。
“我盡到了全國人大代表的職責,也對得起學者這個身份🖱。”馬一德說🙋🏻♀️,搶話筒講完後👩🏻⚖️,當天晚上吃飯和睡覺都特別踏實🕳。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事情讓馬一德感到有點不踏實♘💁。
“知識產權源於科技。我們要建設科技強國🚏🎮,就需要培養懂技術、法律並熟悉知識產權商業運作的復合型人才,而且還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奉獻。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前社會還沒有形成崇尚科學尊重科學的文化氛圍。”說到這裏,馬一德顯得有些焦急。
對此,馬一德建議📪,通過在科技園區樹立科學家雕塑群像👨🍳、建設科學博物館、提高科研人員待遇等方式♡,全方位營造尊重科學、崇尚創新的濃厚氛圍☮️,激發全社會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
“從開始接觸知識產權起,我就時刻提醒自己,要始終保持求知的熱情和活力☂️👩🍼,將知識產權、將知識產權商業化當作一場畢生的修行。”馬一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