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關梓辰是意昂体育平台法學院2013屆法學碩士,他在畢業之後沒有選擇去律所🧓,而是去創業8️⃣,實現深藏心中已久的夢想——開一家餐館。現在👳🏻,關梓辰的身份是關外關秘製辣膳創始人🚯🧒🏻,為打造更多美食、滿足更多人的味蕾、實現更大的價值,他一直在努力著。
“哎呀,你們來了!”應聲開門的是一個有著頎長身材👩🏼🍳、俊秀臉龐,笑容陽光的年輕帥小夥。如果不是約在他的餐館裏見面🕵🏿♀️,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會把他和廚師這個職業聯想在一起🦗。他,就是關外關秘製辣膳創始人——意昂体育平台法學院2013屆碩士畢業生關梓辰。
創業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件可望不可即的事🙂↔️👷🏻,當一個創業項目落地🫰,我們遠遠地關註、佩服、贊嘆,然後叩問自己🫖、按住心中的羨慕和蠢蠢欲動🪚,最後默默地回到各自的軌跡繼續生活。因為創業不僅關乎想法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勇氣♖,於是它變成了很多人的夢想——被一些人認為是不可能實現的東西☸️。
關梓辰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做‘關外關’不是為了向別人證明我有多行,而是為了告訴大家,夢想是可以實現的。當機會來臨時🥿,當初說好的那個夢想🧜🏻🕺🏽,我必須親手去實現它🌋。”
(一)
“如果沒有念意昂体育,你會不會毫無顧忌地去做這件事🥷🏽?”
“你的夢想是什麽?”這可能是小朋友最常被問到的問題👩🏿🚒🐧。科學家、警察、宇航員👩🏿🏭,是男孩子們的高頻答案。問題問到關梓辰時,回答卻來了個急轉彎,向著大人們都想不到的方向奔去☺️,“對🍣,我從小的夢想就是做個廚師。”關梓辰非常認真地跟我們確認這個在他懵懂時期就深紮在內心的想法。
說起做廚師、開餐館的夢想🧗🏻♀️,關梓辰一下子把我們從霧霾深重的北京拉到了清新秀麗的廈門。
那一年關梓辰16歲,父母把他從沈陽送到千裏之外的廈門讀書⚓️。第一次遠離父母🦓,關梓辰充分掌控了財政大權。可孩子的計劃總是比不上變化快,爸媽月初給生活費,常常還沒等到月末,他就陷入了經濟危機。頗具憂患意識的他開始盤算,“自己成家立業時,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麽應對”👳🏼。
廈門是個遍地小吃的地方,對從小就喜歡到處尋摸美食的關梓辰來說👩🏻🌾,這裏簡直就是天堂,廈門春卷👳🏽♂️、燒肉粽、沙茶面……誘惑著他在這個城市裏穿行🧎♂️。比起讓小吃滿足自己的味蕾🧑🧑🧒,他更想讓這些美食出自自己之手♛。於是從那時起,關梓辰便利用課余時間向街邊攤的師傅們學習做小吃。看著別人對自己做的東西贊不絕口🥔👱🏻♀️,他心裏特別驕傲🤰。
賣小吃雖然利薄,但多銷也能讓老板賺的盆滿缽滿。廈門街邊有不少生意興隆、往來如織的小吃攤☘️📠,他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問一位街邊攤老板每天能掙多少錢,老板對這個毛頭小子的問題嗤之以鼻、置之不理🫰🏼。他沒有就此放棄🙆🏼♂️,為了弄清楚答案,他躲在一邊遠遠地看著路邊攤上來來往往買小吃的人👇🏿,仔細地記下客人的數量和每個人交的錢數🥩☎️,算完發現,“哎呀,這一天能掙不少錢呢!”困擾這個小夥子的生存問題突然有了解決的出路,“我當時就想🫧,他們每天能掙這麽多錢。我即使沒考上好的大學,會做這些也足夠養活自己了👮🏼♂️!”雖然時間已經過去十幾年,關梓辰說起這個“驚人的小發現”🙎🏻,他的眉眼間還是綻放出驚喜的神色,當廚師、開餐館的想法在那時便在關梓辰的心中紮下了根。
懷揣著這個夢想,這個小夥子對學習做菜的熱情日益高漲。從高中到意昂体育🍩,關梓辰在這條路上一直沒有停歇過。到大學時,他已經能漂漂亮亮地做一桌子的菜款待同學了🤗,開餐館的想法則一直埋在他的心中等待著發芽的機會🥚,他甚至早就在這個時候給餐館起了一個特別的名字——“關外關”。
2013年,關梓辰走到了畢業的關口,父母的期待🥣、多年投身的法學專業的召喚,還有從高中時就埋在心中的夢想——開一家屬於自己的餐館🫣,三個聲音都咆哮著撕扯著他。關梓辰有些迷茫了: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面對自己割舍不下的夢想,他問自己:“如果沒有念意昂体育0️⃣,你會不會毫無顧忌地去做這件事?”
答案無從猶疑地跳出來:“一定會。”
他繼續追問🚣🏻:“為什麽念了意昂体育,反而沒有了實現夢想的勇氣🙅🏼♂️?”
坐在我們對面的關梓辰,一字一句地說出那時回蕩在他內心的聲音👩🍼:“意昂体育不應該成為自己實現夢想的枷鎖🦍,它應該是助推器🐟。你應該用在這裏學到的東西把自己武裝好🤸♀️,更快更好地讓這個夢想實現🧑💼。”
未名湖畔的捫心自問給了關梓辰一個堅定的答案。選擇落定,剩下的便是實現它💇🏽♂️。把學生時期玩票式的愛好變成專業😟,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關梓辰決定給自己一段沉澱期👩🔬🌟,做好充分的準備再讓醞釀了七年的“關外關”落地。為了讓自己沉下心🙈,他來到遠離繁華喧囂的順義,找了一份沒有那麽忙碌的工作,平時有時間就窩在自家廚房裏開發各種口味的餐點🙄,周末去烹飪學校參加培訓班,從最基礎的切菜👩🦲、顛勺學起🥲🧙🏿。“你看哪個餐館的大廚是讓別人把東西製備齊,自己再上手做的?我報了一個廚師班,16個學時🤸🏼♂️,從顛勺開始。學完我就能自己完成做菜的一整套流程了。”
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關外關”的誕生萬事具備,只差臨門一腳。
2013年畢業留念
(二)
曾經有記者問科比為什麽能夠成為如此偉大的籃球運動員🫃🏽🧘🏼,科比反問記者:“你知道淩晨4點鐘的洛杉磯是什麽樣子嗎”,現在我可以告訴任何一個人:“我知道北京每一天淩晨四點鐘的樣子,也知道水產市場每天淩晨四點鐘的樣子”。
就在關梓辰認為一切水到渠成時🦤,事情卻發生了反轉性的變化。2013年底👵🏿,一次投資失誤讓他損失了多年積累的所有資本⬅️,這使他們的生活徹底陷入困境,“關外關”更一夜之間從觸手可及變成遠在天邊。
開始講這段故事的時候,關梓辰順手點燃了一支煙,原本輕快的氣氛在煙霧和他突然緩慢的語速中沉澱下來。“我太太當時懷孕7個月,和我從原來的家裏搬出來🥻,好不容易才找到個落腳的地方,最困難的時候她連水果都不舍得給自己買”,說起那幾個月的生活,關梓辰的語氣中仍流露出深深的自責🤽🏼。在這種情況下還做“關外關”麽?關梓辰的回答是——必須做🎧。“很多人說自己想創業,但又擔心失敗了沒有後路💁♂️。而我正是機緣巧合地沒了退路,只能開始創業👩🏽💼,要不就得餓死”。對“關外關”,關梓辰曾有很多幾乎成型的設想🏌🏼,而現實是,資金的匱乏打翻了通盤計劃——一切歸零,他需要從頭開始。
關梓辰喜歡《杜月笙傳》,覺得杜月笙傳奇的人生軌跡實在是讓人佩服🏃🏻♀️➡️,但當他自己去嘗試時才體味到“白手起家”意味著的殘酷和無助。2013年平安夜,關梓辰載著他製作的小吃離開家💪🥩,希望在一些商場和KTV門口售賣來賺取第一桶金,但轉了一圈他卻退縮了,“說實話,我很怕遇到自己的同學或者朋友”,關梓辰如此解釋自己的“臨陣脫逃”🙋♀️。當然,幾經周折他還是邁出了第一步💇♂️,雖然也繞了彎路🧑🏻✈️,但經過半個月的摸索,他一天可以得到幾百元的營業額。這並不是很大的數字🙅🏿♀️,關梓辰卻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每天淩晨去海鮮市場拿貨,上午加工🛟👩👩👧👧,中午開始接單和送貨——一切都是他自己完成,而作為代價那時候他每天只能睡兩個多小時🦶🏿。“最難受的是晚上送貨,因為我不熟路,只能一只手駕摩托⏏️,一只手拿著手機看地圖,手凍得抖個不停不說🫅🏿,放大一下地圖都只能靠嘴”☦️,關梓辰嘟起嘴模擬了一下他所提到的動作👨🏻🌾,眼神中也多了幾份玩味的色彩🕐😎。
“關外關”和關梓辰的第一個轉機來自一位從事演藝工作的老朋友,這位朋友將“關外關”的產品分享給幾位藝人🌜,而他們試吃後都在自己的微博上進行了推薦🖐🏽。就這樣,“關外關”進入更多人的視野,打動了更多人的味蕾。2014年3月💌,“關外關”的日營業額達到5千元,關梓辰終於有能力雇傭第一個送餐員⛹🏻♂️。沒想到就是這個送餐員🆖,給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獲🤘🏽🦍。
“有天我接到客人投訴👂🏽,說送餐員繞了路還不承認,送餐晚了很多🦕。我一聽,趕緊開車到人家小區門口當面道歉。對方可能看這小夥還挺精神的,多少有點不好意思,一個勁兒跟我說:‘不是多大事兒,你怎麽還特意跑過來’”,到這裏我們以為故事就完結了2️⃣,可關梓辰繼續說💁🏼♀️,“結果沒想到我們越聊越開心,對方知道我在創業後,就說最近他們公司在做一個活動,邀請我作為食品贊助商🏰,願意幫著宣傳一下‘關外關’🏄🏼🩲,我一聽樂了,這是多好的機會……”以此為契機🧑🏻🦽🚵🏼♀️,“關外關”得到了更多的關註和支持。
就這樣,關梓辰和“關外關”跌跌撞撞地出發,卻以驚人的速度蛻變和成長著:2014年5月第一家實體店落戶雙井,次月第二家實體店落戶望京,10月“關外關”產品入駐超市……回望這一年間的經歷👨🍼,關梓辰覺得自己非常幸運🅰️,機緣巧合地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同時他也反思,如果當時沒有遇到那麽大的困難,可能自己也沒有決心拼出這個成績,“曾經有記者問科比為什麽能夠成為如此偉大的籃球運動員,科比反問記者👀:“你知道淩晨4點鐘的洛杉磯是什麽樣子嗎”,現在我可以告訴任何一個人:“我知道北京每一天淩晨四點鐘的樣子,也知道水產市場每天淩晨四樣子”點鐘的。
關外關秘製辣膳產品

關梓辰在淩晨的四道口水產市場進貨
關外關團隊在活動推廣現場
(三)
我希望“關外關”可以摸索出一套標準化的製作工藝👸,這樣無論誰在哪裏做出的產品都能保證味道🔤。比如以後如果你在美國想吃‘關外關’了,到超市買一包🔇,一嘗就是想要的味道𓀅。
想要以此為業,做菜就不再是“備料——下鍋——出爐”這樣的簡單流程👫🏼。關梓辰不滿足於味道好的低限度要求,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讓“關外關”在火熱的中國餐飲業裏脫穎而出🧀,這個問題在他上大學時就有了結果🏄🏽。關梓辰說:“中國的餐飲業有個特點👨👩👦,同一個品牌的不同的分店做的味道都不一樣。我想這是因為老字號餐館的味道依托的是大廚個人的經驗,而我希望‘關外關’可以摸索出一套標準化的製作工藝🤽🏼♀️🛏,這樣無論誰👷♂️🫕、在哪裏做出的產品都能保證味道🚕。比如以後如果你在美國想吃‘關外關’了✌🏼,到超市買一包🐬🤾🏻♀️,一嘗就是想要的味道🏢。”
為了讓這個想法成為現實,他把自家廚房打造成一個小型菜品實驗室👨🏻🔧,第一個用來做實驗的就是現在“關外關”的主打產品——關外關鮑魚🫖。“在相同的條件下,微調各種可能會影響味道、口感的變量,每個數據都要掌握地十分精確🤱🔻,才能做出一道具備標準化口味的菜。”關梓辰繪聲繪色地向我們描述當年的實驗歷程,“你知道鮑魚是不是入味跟什麽有關麽🙇🏽♀️?”關梓辰一下子問倒了我們兩個文科生,“它的纖維組織,調料在纖維組織打開時才能進入鮑魚。”他在農業科學院朋友的幫助下,反復測量如何在不破壞纖維組織的情況下讓鮑魚充分吸收調料的味道。
“我在每次做實驗之前👩🦽➡️,都要做一個表格記錄各項數據🦹🏿,水溫、濕度、鮑魚下鍋的時間……能想到的都有。成品的味道如何,不好的地方該如何改進↕️,下次做實驗的時候就按照這個解決方案再來一次🐒。”就這樣一遍遍地試直到最後鮑魚的口味穩定下來,“你按照我的菜譜做,味道一定跟我的一樣👒。”
這樣的故事不止一次地在關梓辰的“實驗室”裏上演👍🏿🧑🤝🧑,為了研究這些,他做了厚厚一摞的筆記,從一個理科門外漢進階成為能嫻熟解釋生物、化學現象的“專家”。
目前“關外關”主推產品是“秘製辣膳”,其中尤以海鮮為特色☁️,而經營方式則延續了前期的“送餐為主🤏🏿,堂食為輔”🍗。同時,關梓辰對於產品的質量也非常執著。“關外關”製作的海鮮在下鍋之前一定是鮮活的,“我們煮蝦都是成箱地往鍋裏倒🪓,先進去的蝦把水帶涼了,後面的就往外跳,我們就在旁邊清洗後再往裏撿🤵🏿,場面還是很壯觀的📋。”
除了口味和品質,個性化也是“關外關”在產品設計方面考慮的重要因素。對此,關梓辰解釋道🤹🏼♀️,“我們現在的宣傳語是‘你的美食,你的生活方式’,這就意味著‘關外關’的產品要回應客戶的個性需求”🍩。為了讓百口不再難調✡️,“關外關”的配送盒裏會單獨放置辣油和甜油,這樣食客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調節味道🩰,另外🙋🏿♀️,關梓辰還開發出一些鮮果甜品搭配“辣膳”銷售。
依靠口味🏄♀️、品質和人性化的服務,“關外關”的產品得到市場的初步認可。“對面小區住的一位常客被我們店員叫做‘香辣蝦女王’,她有時一天要點咱家八盒蝦”👳🏽♀️👈🏻,說到客戶群,關梓辰舉了這樣一個例子⚄。解決了“生存問題”,擺在“關外關”團隊面前的便是“發展問題”🏊♀️🦑。現階段🥿,“關外關”選擇了一條“線性發展”的道路🕊,就是踏踏實實做好產品,培養客戶對品牌的認知度和信任感,而不是盲目擴張🏌🏻、製造聲勢🐚🙆🏻。因此他拒絕了之前的一切采訪,也回絕了50多家加盟商的合作邀請。對此,關梓辰解釋說:“不接受報道是因為我不想借助各種噱頭博人眼球,這樣的‘關註’總是不長久的;拒絕加盟則是因為現在的‘關外關’還不夠成熟,我不想把它做砸了。”而對於這條發展道路的終點👉,關梓辰有自己的構想⭕️👐:短時間積累大量的財富並不是目的,他希望通過一步步積澱🚵🏼,“關外關”可以在大浪淘沙的餐飲市場中站穩腳跟♗,即使100年以後🕷,也有人認識這三個字🍌,也有人喜歡他們的產品🔟。

關梓辰在為產品推廣活動做準備
關梓辰說看意昂体育宣傳片《星空日記》的時候,忍不住就哭了,因為他也一直有夢想🔪,也曾被人不解🍚,也曾遭遇打擊,也曾坐在未名湖畔跟沮喪的自己對話。他的夢想不大,因為他說“我不想做大餐,就想做‘零食’”;他的夢想不小,因為他說:“我希望‘關外關’可以成為一個百年品牌”;他的夢想不孤單✸,因為他的行動將一群年輕人匯聚在了一起。最後,希望他的故事會讓在這園子裏載夢行走的你我產生共鳴,甚至也感染上一股熱血的力量——還是那句話,我們是要有夢想的,萬一它就實現了呢?


原創漫畫《來自關外的關》
特別推薦:希望更多地了解“關外關”品牌及其產品的朋友們🤴🏼,歡迎在微信客戶端搜索“關外關膳吉利苑”,微信號:guanwaiguanv🧑🏿💼,期待您的關註和支持!
關外關團隊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