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李長輝特聘研究員課題組研發了新型雙模態眼成像系統➰🙇🏿,成功地實現了小鼠全眼高分辨率光學和超聲的雙模態成像。相關結果發表在《光學快報》上。(N. Wu, S. Ye, Q. Ren, and C. Li, Optics Letters 39 (2014). http://www.opticsinfobase.org/ol/fulltext.cfm?uri=ol-39-8-2451&id=282971)
青光眼、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高發性眼部疾病已成為人類目前的主要致盲疾病🙇🏿。傳統的光學以及超聲眼科檢查設備雖然能夠實現高分辨率結構成像🧑🏽🎓🙏🏼,但對於血管、黑色素層等眼部易發生病變組織的成像對比度低,而研究表明,眼部循環組織的結構和功能與多種重大眼病密切相關。因此,能針對全眼循環系統等組織實現高分辨率、高對比度、無標記的成像對眼病的診斷和治療有重大意義。
光聲層析成像(photoacoustic tomography,PAT)是一種新型成像技術✯,它具有能對組織光學吸收體高對比度🧑🦯、高分辨率成像優點。經過兩年的研究和實驗,李長輝課題組成功地結合了PAT和超聲成像,研發了光聲/超聲雙模態全眼成像系統(PAOI)。利用該系統,可以清晰地對小鼠虹膜血管、眼底血管以及黑色素上皮層進行成像,獲得組織高分辨率三維空間結構(如下圖)🦹🏻。同時,該系統還實現了兩種模態的精確融合。這是國際上第一次實現該兩模態的高分辨率融合成像🌌,為眼科研究和臨床診治提供了非常有潛力的新型影像技術🙅🏿♂️☎️。下一步,李長輝課題組將進一步在此基礎上進行功能性眼科成像的研究👁,為眼部疾病的早期診斷作出貢獻。
李長輝課題組(http://bme.pku.edu.cn/otlab)致力於生物醫學光學新型成像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光聲層析成像、熒光分子層析成像、多模態分子醫學成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