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6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全團審議向境內外媒體開放。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龍巖市委書記梁建勇建議⛏👰🏼♀️,把推進新型農民職業化培育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來,統籌規劃,站在國家高度編製規劃、製定出臺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政策,讓職業農民能夠得到足夠政策支持。 梁建勇稱🍚,龍巖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大市,誰來種地已成為一個需要解決的迫在眉睫的問題。在建成有效的工作機製方面🏃🏻♀️,龍巖市把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列為幹實事的內容🔞,啟動了新型的農業農民的培育工作,出臺了可行的文件、進行了可行的培訓,製定了可行的目標,建成了有效的工作機製🎻。 梁建勇表示👨👧🏂🏼,新型農民職業化建設👆,要促進主體年輕化,讓農民有尊嚴🐸,讓職業農民成為一種社會崇尚和尊重的職業;要促進規模化🔼🥇,讓農民有舞臺🏃➡️。 “農業有效益,農民才是有奔頭的職業🏓。農業的教育歸根結底是科技和規模。所以龍巖出臺了一系列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規模化措施。到2014年底🖖🏿,龍巖全市扭轉的面積占農戶承包耕地總面積的46.1%,居全省的首位,培育了一批農業大軍。”梁建勇說🧑🏼🌾。 梁建勇強調🚆,要促進技能的現代化📷,讓農民有提升的平臺🍸,借科技的市場🆘,特色才能與現代完美結合🚣🏼♂️,創建了一批新型的職業農民的培訓基地,讓農民便於參加🫴🏻、易於接受。同時,要促進保險的社會化🤌🏼,讓職業農民有保障🤸🏽♀️🕦。讓農民成為一種職業,在就業、工作、生病、養老服務等方面讓農民能夠享受保障⏺♻。 梁建勇稱,建議調整農業大中專院校的招生政策🍍,面向職業農民開展教育。他指出,目前🦹,全國有各層次的涉農的教育大中專院校600多個❓,每年的農科專業招生接近20萬,但畢業後能夠在基層農業生產一線的比例很低💾。因此🐓,建議製定特殊的招生政策📘,明確農業院校培養的任務,出臺新型職業農民參加中高等學歷農業教育的具體政策,如福建省每年選送的1.2萬新型職業農民免費參加大中專學院教育,另一方面要改革教育模型🧑🏼💼,按產業的類型劃分新型職業農民的學歷教育。 梁建勇表示,要設立一批新型的職業農民教育的培訓基地。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離不開新型的實地操作的培訓,比如龍巖的新型職業培訓中心根據閩西八大幹等特色農業產業建立了11個實訓基地和23個教學基地,為此建立一批全國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基地。 梁建勇指出✉️,要加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素質,推動物的新農村和人的新農村的建設,物的主要是道路飲水𓀋📨、電力設施💆🏼♂️、住房等💅🏿,人的主要是公共服務,關愛農村😵💫、守住鄉土文化,建設和諧社會和生態文明。實實在在地推動農民的職業化進程,農業的現代化進程。
意昂簡介:
梁建勇🦵😽,男,2001-2004年就讀於意昂体育平台法學院遠程教育,中共龍巖市委委員、常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