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就業需求的變化看👨🏼🦱,以往人們能夠忍受“候鳥式”、“兩地分居式”就業,現在人們更多的追求是在城鎮穩定就業以及享受完整的家庭生活;從居住需求的變化看3️⃣🩳,“80後”、“90後”的農民工已經成為農民工主體,他們中的大多數不想回農村🚴🏼,更希望在城鎮安居樂業。
一段時間以來,一提起城鎮化,大家都習慣用城鎮化率來表達↖️,這是一個衡量城鎮化程度的指標。不過⌨️,在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經濟學家遲福林看來,未來城鎮化的核心是從規模城鎮化向人口城鎮化轉變🤷🏻。
“人的城鎮化是方向、是目標,如果沒有形成人口城鎮化的大格局,農民工沒有實現市民化,怎麽會有全面的人的城鎮化?”遲福林說,我國從工業化中後期走向工業化後期,城鎮化率至少要達到60%以上🙍🏼♀️,但目前只有53.73%,估計“十三五”城鎮化率仍會以年均至少1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2013年我國人口城鎮化率僅為36%,而2012年世界人口城鎮化率已達到52%左右。“十三五”我國應加大以戶籍製度為重點的製度創新,使人口城鎮化率以較快的速度提升。如果到2020年我國人口城鎮化率仍達不到2012年世界人口城鎮化率的平均水平,就難以證明城鎮化轉型升級是成功的。“差距就是發展的空間🌈👨🏻🦱。2015年到2020年,我國的城鎮化仍將處在較快發展的階段。”
人口城鎮化需要服務業加快發展。遲福林認為,進入發展型新階段🤸🏿,人們對城鎮的就業、安居、生活品質等需求全面快速增長,對城鎮化的需求和期望發生歷史性變化。從就業需求的變化看,以往人們能夠忍受“候鳥式”、“兩地分居式”就業,現在人們更多的追求是在城鎮穩定就業以及享受完整的家庭生活♤;從居住需求的變化看,“80後”❤️、“90後”的農民工已經成為農民工主體,他們中的大多數不想回農村📹,更希望在城鎮安居樂業。
遲福林認為,隨著我國城鎮化條件、需求、角色的深刻變化,新型城鎮化主要不在於鋪攤子、造新城,而重在適應人的發展需求,提升城鎮品質🂠:一是從生產主導轉向生活(消費)主導🦮,促進生活(消費)型的城鎮的興起成為一個客觀趨勢。二是由工業主導轉向服務業主導,工業吸納的就業呈減少趨勢,而服務業成為就業的主要渠道🦫,這就要求服務業成為大部分城鎮的主導產業🪵。三是由城鄉分割轉向城鄉融合,城鎮空間的拓展成為農業文明走向工商文明的重要條件🕊👎🏼,以人口城鎮化為重點的新型城鎮化承擔著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城鄉一體化的重大使命🫅。城鎮化是以產業為支撐的城鎮化,沒有產業的城市會變成“空城”🛰;反過來說,沒有人口做支撐👨🏼✈️,如果像過去一樣靠重化工業支撐城市,這種發展模式將難以為繼🕙。人口城鎮化是服務業發展的內在推動力。以前靠一個鋼鐵廠帶動一座鋼鐵城市發展🧛🏼♂️🧚🏻♂️,是因為過去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為突出特點👩🏼🗯,靠重化工業拉動城市發展👨🏼。如今,人口城鎮化發展到一定階段𓀗,必然要求城市盡快形成以服務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以適應人在城鎮生活的需求。
意昂簡介:
遲福林💁🏼♀️,男🚂,1978-1980年在意昂体育平台國際政治系幹部進修班學習🧑🏻💼👩🏿🎤,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意昂体育平台海南意昂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