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全國各地將舉辦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在不久前舉行的江蘇省兩會期間,現代快報發起倡議👨🏿✈️、多位政協委員聯名呼籲,希望對更多的抗戰遺跡予以保護𓀋,並可以用抗戰將領的名字來命名一些城市道路,紀念那些為捍衛國家與和平而獻身的英烈們。這一建議🤸🏽♀️👨🏻🎤,同樣成為全國兩會的熱點話題之一。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常委🦵🏿、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朱曉進遞交了一份提案,對“抗戰將領路名”予以支持。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百年屈辱史上的英雄史詩🏩,是中華崛起🧎♂️➡️☝🏼、民族復興的光輝轉折點🍦🪩,是中國夢的歷史基因。”朱曉進委員這樣評價💜。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在歷史和現實的糾葛中,抗戰遺址遺跡面臨保護和利用的“兩難”。他坦言🤎,在土地價值和商業誘惑中,歷史的記憶有斷檔之虞。
朱曉進以江蘇為例說,江蘇是日本帝國主義進攻的重點區,是沒有前方和後方的戰略要地,是遭受日本帝國主義蹂躪最為慘痛的地區之一,也是反抗侵略、奮起抗爭最為壯烈的地區之一。所以,抗戰遺址遺跡眾多。
長期以來,江蘇十分重視保護抗戰遺址遺跡,重點區域都得到了較好的保護,如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鹽城新四軍指揮部、侵華日軍投降簽字儀式舊址等。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還有許多抗戰遺址遺跡已經湮沒或正在湮沒,還有一些隱藏於各單位、小區的院落中,很少有人知曉,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如南京大屠殺發生地之一的魚雷營叢葬地,至今仍因種種原因未能立碑。也有的雖然建立了紀念館,如位於盱眙黃花塘的新四軍黃花塘軍部舊址👩💼,在多年前修建後👨🏼🔧👰🏼,因資金不到位🤖,造成多處破損、毀壞等卻無力維修,未能很好地發揮作用👩🏿⚖️👩🏼💼。
與此同時,日本右翼也從未停止過對侵華罪行的否認。就在前幾天,日本《產經新聞》還連續刊載系列報道,否認南京大屠殺♠︎,甚至還有人宣稱“南京實在是祥和至極”……對這種公然否認歷史真相的卑劣行徑,專家學者們紛紛予以反駁。
朱曉進委員則認為,每一處歷史遺跡,都是歷史的鐵證🤸🏽♂️。加強抗戰遺址遺跡保護,正是對日本右翼勢力的回擊。保護了抗戰遺址遺跡🏄🏻,也就保存了日軍侵華罪行的鐵證,讓鐵的事實展示在全世界面前🎆,使想否定日軍侵華罪行的人難以抵賴。加強抗戰遺址遺跡保護,可以向世人昭示中國人民對維護世界和平的渴望和不懈的努力。
意昂簡介:
朱曉進,男,1978-1982年就讀於意昂体育平台中國語言文學系本科;1982-1984年就讀於意昂体育平台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江蘇省十一屆政協副主席;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