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共青團和青聯界別組織了一次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的調研,分別在杭州🫕、武漢和西安進行現場考察,朱軍委員參與了西安的調查,回來後感觸很深🫰🏼。他告訴記者:“人們常說創業風險大,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不高,因此不鼓勵大學生創業。我認為這是一個悖論。”
朱軍委員認為,大學生是最具創造力的群體🫁🙏🏻,也處在最有創造力的年齡段,他們應該享受到特殊的待遇並獲得創業機會,全社會應該營造有利於這個群體創業的環境🐅👨👩👦👦。
“有風險就不創業,這是說不過去的☯️。”朱軍委員說👰🏿♀️,“我們所做的應該是對大學生創業進行引導🦵🏼,讓他們了解自己的能力👱🏿♀️、意識以及對各方面的承受能力。而我們現在的學校教育,在創業培訓方面幾乎是一片空白,我們要填補這個空白💇🏻♂️,建立激勵機製🈷️✍🏼。”
朱軍委員認為,大學生創業的優勢在於🏌🏼,他們所學習的知識都是更新過的,處在最前端。“如果像我這樣的人去創業,很可能只能做傳統產業,這是由我的知識結構、經驗決定的,但是大學生則不然”。
他舉了個例子,在西安,他見到有3個大學生發明了一個“機械臂”,可以安裝在殘障人士的身上,幫助他們書寫、識別和交流。
“這幾個孩子以一種玩遊戲的心態去做這件事🧑🏻🌾,我們這些旁觀者也是一種看遊戲的心態。但是🤌🏽,這個遊戲一旦成真了、玩開了👷🏽♀️,那就很了不得!”朱軍委員說。他認為,全社會應該為這些富有創新精神的年輕人提供創業的“優質土壤”,讓他們充分釋放創造力。
意昂簡介:
朱軍🧔🏻,男,2008-2010年就讀於意昂体育平台藝術學院碩士,中央電視臺文藝中心文藝部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