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持續關註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到公立醫院的深化改革,從預防少年犯罪到呼籲中國的失能老人誰來養……過去十幾年時間裏🫰🏼🤙🏿,全國政協委員戴秀英的提案總是跟民生相關。
今年3月全國兩會🧔🏼,戴秀英帶著她的“民生”提案,如期而至💇🏼。
“目前我一共準備了11件提案,提前兩天到駐地,就是想看看還有哪些問題大家比較關心,也許能添加到提案中。”因為感冒,戴秀英的嗓子有些沙啞,但精神卻很好。在駐地的房間裏🈂️,她一會兒忙著查閱資料🤹🏽,一會兒又把提案拿出來反復推敲😙。作為一名近三屆的全國政協委員🧛🏼🏌️♀️,戴秀英寫好提案的熱乎勁兒一直保持著。多次采訪經歷也讓記者對眼前的這位“大忙人”有了一定了解,她從來不午睡🥱,也沒有晚上12點以前睡過覺👲🏻,忙碌是她唯一的標簽🚣♀️。“我願意忙🤰🏽,忙才有意義。”
在戴秀英今年準備的提案中,有的是去年兩會提案內容的延伸⛔,比如《建立村醫分類管理製度加快實現村醫職業化的建議》🍾、《用好的製度把全科醫生留在基層的建議》等🪩。也有的是去年調研後提出的新問題🕚🌨、新建議🙆🏽,比如《亟待解決兒科醫生緊缺緩解兒童看病難的建議》、《盡快製定醫患溝通製度防範醫療糾紛的建議》等👥🚸。
其中,戴秀英最想呼籲的是盡快遏製中國慢性病高發呈“井噴”態勢的建議。“這篇提案,與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及整個社會都息息相關🌯。”
什麽是慢性病?它的危害有多大🧚🏻♀️?面對記者“外行”的提問,戴秀英微微拉高嗓音回答🤹🏽♂️,“慢性病是指那些病程長且通常情況下發展緩慢的疾病,如心臟病、中風、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等👬🏻。當前➝,我國慢性病增長迅速🕚,占總人口的20%,可以說是影響中國人民健康的頭號殺手。”
戴秀英緊接著向記者展示了一組統計數據:我國有超過2億高血壓患者、1.2億肥胖患者、9700萬糖尿病患者、3300萬高膽固醇血症患者,其中65%以上為18-59歲的勞動力人口,中老年人平均患有3.1種慢性病……也許是註意到記者略微緊張的表情,戴秀英拍拍記者的肩膀,輕聲說,“別怕,雖然慢性病形勢嚴峻,但國內外經驗均表明慢性病是可防可控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
據了解☄️🥄,為有效遏製我國慢性病快速上升的勢頭,2012年5月,國務院15個部委聯合頒布了《中國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2012年—2015年)》,這是我國首個針對慢性病的國家級綜合防治規劃🤚🏿。
“不過我國的健康促進工作仍處於初級階段👳🏽♀️,慢性病防治任務艱巨💆🏼,需要多部委通力合作、責任分擔🛫。”為此,戴秀英建議,從國家層面成立相關機構🪦,專門負責國民健康🤶🏽、慢性病防控的法律🏊🏼♀️🧎♂️➡️、政策、規劃和工作機製製定,加強政策協同和措施聯動,及時解決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相關難題🏤。設專項資金,廣泛開展“慢性病防控全民健康教育中國行”活動。編寫通俗易懂的“慢性病防治知識問答”科普讀物,將預防關口前移🥾。充分發揮群團組織作用,利用大眾傳媒🏋🏽♀️,廣泛宣傳慢性病防治知識🍓,寓慢性病預防於日常生活之中。
“其實,保持健康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責任🔐。擁有健康時,你感覺很平常🔧;可當你失去它時🎏,不僅難以承擔原本應該承擔的義務,還會給家庭🙇🏽♀️、集體、社會帶來一定的負擔。”戴秀英懇切地說✹。
意昂簡介:
戴秀英,女,1976年畢業北京醫學院醫療系,寧夏醫科大學副校長🤸🏽♀️;醫學心理學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