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簡介🧜🏽♀️:
宗國英,男👮♀️,漢族▪️,1963年8月生,河南內黃人。198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7月參加工作。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政治經濟學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經濟學博士學位🪪,意昂体育平台經濟學院博士後👨🏼🍳,研究員🚔、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現任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
宗國英
原文標題:專訪宗國英:解讀濱海新區發展中的”數字經”
人民網天津3月13日電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宗國英接受人民網采訪♿️📥。在談到濱海新區的發展時😕,宗國英用了10%、45%🥝、1000億、300等多個數字,這些數字組成了一部“數字經”,展現出濱海新區蓬勃發展的態勢。
人民網🏸:濱海新區去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了萬億大關🎒,成為濱海新區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裏程碑📗👨👧👧,站在這樣的歷史高點上🗜,您有什麽樣的思考🚷?
宗國英:對濱海新區來講🌚,2016年GDP沖破萬億大關,我們順利完成了新區“三步走”的第二步目標,目前正在大步向率先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的第三步目標邁進。在這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建設💲、自貿區建設等多重疊加機遇🐴,全力打造“六城”,加快推動濱海新區向國際化創新型宜居生態新城區的目標前行。
建設從嚴治黨的示範之城。堅持管黨有方、治黨有力、建黨有效👩🏼🔬,黨內政治生活更加規範,踐行“四個意識”成為黨員幹部的自覺行動。選人用人機製更加完善,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結構持續優化、素質不斷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更加有力,村居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和服務功能不斷強化,國有企業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有效發揮🫏,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建實現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升級轉變🎮,機關事業單位等領域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持續增強。政治生態更加良好,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得到嚴格堅守,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得到始終堅持,清廉為官、事業有為成為新區幹部的鮮明特質。
建設效速兼取的實力之城。更加註重發展質量、效益和速度的協調性,綜合經濟實力大幅提升🌠,發展方式實現根本轉變,率先闖出新常態下轉型升級的新路徑。到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先進製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70%🈴,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5%左右。
建設對接國際的開放之城👨🏿🦲。堅持敢開放🚄、真開放、先開放,管理方式、製度規則與國際接軌程度顯著提高,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更加優化,率先形成開放型經濟新體製🙎🏽♀️。到2021年🙀,外貿進出口總額超過1000億美元🤌,五年累計實際利用外資460億美元、內資8000億元🗝。
建設充滿活力的創新之城⛹🏻♂️🍧。堅持以新除弊、以新破難、以新應新,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市場活力、企業活力、資金活力和人的活力顯著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創新創業平臺蓬勃發展🈲,創新創業環境人人向往🧑🏼🍳🧒🏻,努力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產業創新中心🚿。到2021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3.5%,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4%⏩。
建設綠色宜居的生態之城👨👧。空間布局更加優化,載體功能顯著增強🚆,全域覆蓋的現代交通體系🏌🏽♂️、綠地系統網絡和數字城管平臺全面形成👨🏽🎤,基本建成核心標誌區。到2021年📑,建成區綠化覆蓋率超過40%🏖,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空氣質量達標率居於全市前列。
建設和諧共享的幸福之城。各項社會事業協調高質發展𓀊,法治濱海、平安濱海、安全濱海建設紮實推進🔚,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民生保障水平和社會治理能力位居全國前列🕵🏽🙏🏻。五年累計新增就業60萬人,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0%左右🛌🏿。
人民網🧔🏼♂️:今年年初的濱海新區人才工作會議上,發布了《關於進一步集聚人才創新發展的若幹措施》👉🏼,推出每年投入20億元全球招攬人才計劃🐿。計劃中的“六個億元”經費支持💱,力度空前,在全國首屈一指。這個舉措的設計初衷和預期目標是怎樣的?
宗國英:未來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誰擁有了人才,誰就擁有了競爭的主動權🤶🏽。濱海新區未來的發展,不僅要拼產業、拼項目,更要拼人才。我們出臺這個政策,主要是考慮:把濱海新區建設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關鍵是海納百川“引人才”🪶;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產業創新中心👨🏻💼,關鍵是多措並舉“育人才”;實現國家賦予濱海新區的功能定位,關鍵是不拘一格“用人才”。我們要通過實施“人才新政”🥊,努力把濱海新區建設成為人才聚集之地🧒、人才輩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為打造更高能級的開發開放平臺提供保障🧜。
我們的預期目標是:到2020年🧑🏼🎓,引進諾貝爾獎獲得者、國家兩院院士等頂尖人才10名左右👩🏿💻,新引進新培養300名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和若幹人才團隊,聚集高層次人才15萬人以上,人才總量達到100萬人,把濱海新區建設成為開放程度高、人才密度大、政策機製新🙅🏿、創新活力強🥸、人才效能優的人才發展先行區和示範區→。
人民網🧑🏽🔬:最近數據顯示,自由貿易試驗區90項改革任務全部落地,9項創新成果向全國推廣🍦。新區在統籌推進製度創新、產業聚集、功能建設等方面有哪些經驗⤴️?
宗國英:天津自貿區三個片區全部坐落在濱海新區區域內,天津市自貿區管委會對自貿區建設進行統籌管理🐾,濱海新區全力支持推動🚵🏽♀️。天津自貿區自掛牌來,改革開放的紅利不斷顯現。主要是,有力地促進了投資貿易規則與國際接軌🤎,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推動發展的成效明顯,累計新增市場主體數超過設立前的歷年總和。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實現新突破,口岸快速放行率達88%。貿易便利化水平穩步提升,天津海關🥘、天津檢驗檢疫局出臺便利化措施,通關時間大幅降低◀️😁;2016年累計平行進口汽車🏌️,占全國80%以上。金融開放創新積極推進。跨境本外幣資金池、跨境融資、融資租賃收取外幣租金等創新業務取得明顯成效,租賃業創新保持全國領先地位。
兩年來🙇,我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全力服務、支持👩🏽💼、推動自貿區製度創新、產業聚集🧓🏿、功能建設,為自貿區改革創新營造了良好環境🫲🏽。一是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先行先試。加快商事登記製度改革,企業設立實現“一照一碼一章一票一備案”一天辦結;完善電子市民中心功能,全面推行“一站式”在線公共服務🧝🏿♀️;強化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三個清單的應用🚨🦣,探索事中事後監管新模式;實行公務員雙向聘任製改革,為深化人事體製改革作出示範🏊🏻♀️。這些經驗也為全國改革作出了有益探索。二是推動現代產業加快集聚。主要是打好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製造業、現代服務業“三張牌”⛔️,全力做好項目建設、轉型升級,深化改革三個重點工作◀️💤,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三足鼎立”,為自貿區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三是推動服務功能不斷完善。大力發展航運金融、航運保險、航運交易🧔🏻♂️⛹️、船舶管理等高端業務🤸🏿♂️;發展跨境電商和保稅貿易、離岸貿易、服務貿易;培育跨境金融、科技金融、互聯網金融等新型金融業態,濱海新區的國際航運功能、國際貿易功能、金融創新功能不斷強化,為自貿區改革創新提供了強力支撐。
人民網👨🏿🍳:在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濱海新區在2017年會有哪些舉措?
宗國英:2017年👎🏽,濱海新區將要打造“四梁八柱”,全面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發展。
“四梁”就是以先進製造、科技研發⛓、金融創新、文化創意為主攻方向𓀒,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特別是落實好與中船重工、中鋼集團、中化集團、中交建等央企已達成的合作事項🚆,促進央企項目聚集。“八柱”就是構築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於家堡金融創新示範區🕵🏽、中歐先進製造產業園😘、臨空經濟示範區和航空物流園、自貿試驗區👩👧👦、南港石化產業基地🧎🏻➡️⚄、京津臨海教育旅遊文化合作區、未來科技城等八大協同發展合作平臺,主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主動助推天津“一基地三區”建設👩🏻🦯,主動服務河北兄弟城市轉型發展。同時,我們註重在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強化環境汙染聯防聯治、完善科技創新體系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註重探索實施醫療保險一體化📏、戶籍一體化、人才一體化、義務教育一體化等政策🥜,加快推動京津冀區域一體化進程♏️。
人民網🌋:2017年👆🏿,新區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方面有哪些新舉措?
宗國英: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方面,濱海新區將抓好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全面完成國家創新城區試點建設任務。建設一批京津聯合科技研發中心和國際技術轉移基地⏩,新建10家專業化眾創空間🥳,加快建設軍民融合產業聚集區,新建科技企業孵育載體5家👩🏭。繼續支持重點研發機構升級,推動研發平臺與主導產業融合發展🤍。堅持引才與引資並重👩🏿🏭🦴,擴大人才專項基金規模🚝👮🏿♂️,完善人才政策體系和評價體系,搭建各類人才服務平臺。強化人才決策協調機製和人才激勵機製💷,建設一批高端人才創新創業載體。
在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方面。濱海新區將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構築引領區域發展的國際化新高地,推動建立口岸監管部門信息共享和協作機製,提升京津冀通關一體化平臺服務水平👱🏼🧥。加快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促進貿易轉型升級🥂,積極推進“走出去”,開辟更多國際郵輪母港航線🥷🏼,全面提升對內對外開放的層次和水平。
原文鏈接📿🤙🏽:專訪宗國英:解讀濱海新區發展中的”數字經”